毛曉明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職院校特殊群體中常見的一些心理問題,闡述了在當前形勢下,加強高職院校特殊群體保護的重要性,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一些特殊心理表現進行研究,最終為構建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方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心理解析
在目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教育的重要內容。“特殊群體”主要是指在經濟上較貧困、學習上較落后,日常生活中較散漫,家庭、生理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從而呈現出某種不良共同心理特征的非正式的大學生群體。該群體中的大部分學生都具有某些相近的心理和個性傾向,表現為多疑、敏感、自卑感強,因而性格孤僻、思想保守,對事物的認識偏激,對集體活動不感興趣,承受壓力的能力差,個別學生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本文針對這些特殊群體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解析,提供科學的方案,為解決這些特殊群體心理健康問題,幫助學生自覺關心身心健康,在教師和學校的幫助下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為實現高職院校健康良性發展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據。
一、 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心理表現
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特殊群體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出現焦慮、強迫癥等不良心理癥狀,女生心理健康問題要高于男生;農村學生的心理問題較城市學生要嚴重,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輟學等,影響今后的生活及學習。這些心理問題的特點是:由于部分學生存在自卑或者是自負,缺乏學習動力,不能對自己的專業、興趣以及就業等全面分析;學生盲目或者是盲目觀念影響心理健康。在高職院校中,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造成學生缺乏自信,在遇到問題時不能正確判斷和分析,盲目跟隨大流。對生活陷入一塌糊涂之中,甚至產生極端現象的發生。
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學生自我意識方面存在的心理問題
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中,學生非常重視自己在集體中的角色和地位,因此對他人或者是教師的言行和態度十分敏感,這就使得學生的自尊心容易受傷害,出現了焦慮和恐懼等不正常心理表現。另外由于學生自我調控能力比較差,高職學生受到知識的局限性以及思維水平的限制,在學習以及生活中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認識來選擇自己的行為方式,或者是盲目跟從,在學習中缺乏堅持和吃苦的精神。
2、 學生學習方面的心理問題
入校以來,學校在教學內容或者是教學模式上都發生了變化,逐漸讓學生打破了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以全新的自主學習開始了高職專業學習,這就使得部分學生在過程中,盲目,沒有合理的學習方法,學習動機不明確等現象,出現了學習焦慮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表現。根據試驗調查表明: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只有7.39%學生能夠以積極向上的心態來對待學習和生活。38.51%的學生在學習階段出現了怠慢或者其他不良狀況,這些比例超出總人數的1/3以上。
3、 學生在人際關系方面存在的心理問題
據調查發現:學生在受到高考成績的影響,在人際關系方面出現了問題,造成心理病態或者是人際關系失調。部分學生在新環境中容易產生自卑或者是自負的心理,使得性格孤僻,這些不良心理表現不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構建。另外,學生在校期間,不良情緒會造成自我認識等不同程度的影響,使得心理壓力越來越大。
4、 擇業求職存在的心理問題
在當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加劇,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形勢,使得學生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在受到自身技能水平以及成績不理想之下,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常常限于理想過高或者是現實沖突之中,嚴重者甚至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
二、 心理行為分析
現階段,我國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投入有限,各方面還在逐步提升階段,因此在教育教學體系中存在很多偏見。學生入校以來,在受到一些負面影響之后,自身的情緒就會出現不良癥狀,再加上學習以及就業壓力等問題,學生的身心和學習受到影響,嚴重的行為會出現行為障礙或者是人格缺陷等,因此學校針對特殊群體要結合實際情況以及學生自身的各方面因素,要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培養,解決學生在校期間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全面培養學生的心理教育,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三、 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問題解決對策
針對以上特殊群體心理問題,展開具體探究,因此學校要制定相應的對策,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為學生制定具體的健康教育模式,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要制定細致化以及針對性的方案,具體表現在:(1)建立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課堂上為學生傳授心理基礎教育知識,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制定適合的調適方法,讓學生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塑造健全的心理狀態。(2)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學校設置專門的機構,為學生解析各種心理問題,及時糾正學生不良的心理表現。(3)關注學生就業問題。院校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引導學生正確就業,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增強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克服不良心理表現,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4)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式,構建文明和諧環境。根絕特殊群體存在的心理特點,設計各類心理健康活動,如心理情景劇、趣味運動會、心理小游戲等,鼓勵這部分學生從陰影中走出來,建立自信。
四、 總結
綜上所述,針對以上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問題及對策進行探究,另外還需要關注高職院校中貧困生以及學習或行為障礙的學生,學校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輔導,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問題,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及其他問題,克服學生自備、自負或者是其他不良身心表現,讓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都積極的融入到集體中去,以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應對學校和就業。學校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群體性教育模式,避免發生各種不良心理問題造成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佳麗,劉勇,何二坤,李萍.重慶市高職院校特殊人群群體教育的制約因素研究[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2013(08).
[2]胡菲菲,吳美華,蔡春燕,張恒.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對策的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2013(29).
[3]李建榮,高婷.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學生管理探究[J].機械職業教育,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