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飛
急性腎損傷合并消化道出血危險因素分析
姜立飛
目的 分析急性腎損傷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危險因素。方法 選取512例急性腎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消化道發生出血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引起其死亡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結果 512例急性腎損傷患者中,有53例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42例患者為上消化道出血,11例患者為臨床嚴重消化道出血。引起患者發生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為中樞神經衰竭、臨床嚴重消化道出血、血小板減少、機械通氣、心功能衰竭、肝硬化。急性腎損傷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為52.8%,未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急性腎損傷患者的死亡率為22.2%,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明顯更高(P<0.05)。結論 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腎損傷合并癥,以上消化道發生出血為主。消化道發生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明顯增高,急性腎損傷患者的死亡率與消化道出血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急性腎損傷;消化道出血;危險因素;死亡率
近年來,急性腎損傷的治療取得了重大進步,但目前急性腎損傷的死亡率仍然較高[1]。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腎損傷合并癥[2],有關資料表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急性腎損傷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未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消化道出血對急性腎損傷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消化道出血中,以上消化道出血為主[4],占消化道出血發生比例的8%~36.8%[5],但目前國內仍未有研究報道證實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腎損傷患者死亡率的關系[6]。本文選取512例急性腎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消化道發生出血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引起其死亡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為急性腎損傷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上饒縣中醫院收治的512例急性腎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急性腎損傷。對這512例患者進行觀察,并對其中出現消化道出血臨床特征的患者進行統計分析。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標準為:患者發生嘔血,患者的胃管引流液中有血性液體,胃液檢查發現出現紅細胞,出現血便、柏油樣便,便常規檢測為陽性。
1.2 方法 對512例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觀察,并對其中被確診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進行嚴密的觀察。觀察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并對其進行血常規檢測,分析引起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觀察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和未出現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分析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
1.3 統計學方法 將各項研究數據錄入到SPSS17.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使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使用“x±s”表示。對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及引發患者死亡的因素進行Logistic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情況 512例急性腎損傷患者中,有53例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42例患者為上消化道出血,11例患者為臨床嚴重消化道出血。急性腎損傷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為52.8%,未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急性腎損傷患者的死亡率為22.2%,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明顯比未出現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更高(P<0.05)。
2.2 消化道出血引發因素 引發消化道出血的危險因素主要有血小板過少、心功能不全、慢性肝病、慢性腎病、血Cr值過高、嚴重低氧血癥。見表1。

表1 急性腎損傷患者發生消化道出血的因素
2.3 引發死亡的危險因素 引起患者發生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為中樞神經衰竭、臨床嚴重消化道出血、血小板減少、機械通氣、心功能衰竭、肝硬化。見表2。

表2 急性腎損傷患者發生死亡的危險因素
急性腎損傷是一種常見的臨床危重疾病,涉及多學科、多科室[7],在ICU病房的發病率為22%~67%[8],其病死率高達60.3%[9]。有關資料表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急性腎損傷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未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消化道出血對急性腎損傷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對急性腎損傷的研究予以重視,利用有效措施對其消化道出血進行預防,能夠有效減少急性腎損傷患者的死亡率,這也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次研究中,選取512例急性腎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中被確診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進行嚴密的觀察,對其消化道發生出血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引起急性腎損傷患者發生死亡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512例急性腎損傷患者中,有53例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42例患者為上消化道出血,11例患者為臨床嚴重消化道出血。引起患者發生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為中樞神經衰竭、臨床嚴重消化道出血、血小板減少、機械通氣、心功能衰竭、肝硬化。急性腎損傷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為52.8%,未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急性腎損傷患者的死亡率為22.2%,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明顯更高(P<0.05)。
綜上所述,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腎損傷合并癥,以上消化道發生出血為主。消化道發生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明顯增高,急性腎損傷患者的死亡率與消化道出血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1] 文濤,羅琰琨,劉高紅,等.急性腎損傷合并消化道出血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3,22(2):176-179.
[2] 富小紅,楊繼紅,賈靜,等.高齡老年患者急性腎損傷致病誘因及治療轉歸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11):1137-1140.
[3] 宋磊,劉佳.急性腎損傷相關危險因素及預后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2,18(11):1605-1607.
[4] 何桂琴,馬紅珍.慢性腎臟病基礎上急性腎損傷常見病因及預后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6):46-48.
[5] 陸任華,方燕,高嘉元,等.住院患者急性腎損傷發病情況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1,23(7):413-417.
[6] 蔣芬,陳源漢,梁馨苓,等.急性腎損傷RIFLE與AKIN標準在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的應用比較[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1,23(12):759-762.
[7] 陸任華,方燕,高嘉元,等.住院患者急性腎損傷的發病及預后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2,28(3):194-200.
[8] 韓穎敏,吳鑫洪,肖達平,等.急性腎損傷患者病因及其危險因素的臨床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32):3696-3698.
[9] 段紹斌,劉慶,潘鵬,等.RIFLE和AKIN標準在評價住院急性腎損傷患者病死率及其相關危險因素中的應用[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6(12):1243-12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2.013
江西 334000 上饒縣中醫院 (姜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