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冰玉
關于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討
歐陽冰玉
目的 分析研究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并探討相應的防范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手術室收治的236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n=136)采用常規的手術室護理,觀察組(n=100)患者接受風險評估管理護理模式,分析評估手術室護理危險因素。結果 手術室護理差錯發生的主要原因為器械因素、技術因素、手術室感染因素、院內感染、管理因素,實施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危險因素(器械因素1例,管理因素2例,院內感染1例)顯著少于對照組(器械因素14例,技術因素2例,手術室感染因素4例,院內感染5例,管理因素11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加強醫護人員的護理水平的培訓,減少護理差錯發生,可顯著提高護理水平。
手術室;護理;安全;因素;防范
手術室為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收治的患者病種繁多,人員流動量較大,工作量大,工作環境比較封閉,極易發生意外,導致護患糾紛甚至是醫療事故[1]。本院在手術室護理中采用風險管理評估模式,護理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分析安福人民醫院從2013年1月~2013年12月手術科室收治的236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n=136),男87例,女49例,年齡20~64歲,平均年齡(42.5±8.5)歲;觀察組(n=100),男62例,女38例,年齡17~61歲,平均年齡(40.5±9.0)歲。2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手術室護理管理模式,對患者實施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采用風險評估模式實施護理,具體內容為。
1.2.1 在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時,首先核對患者的個人信息,防止發生接錯失誤,并注意在接送過程中,將患者放置于合適體位,做好相應的陪護,防止接送過程護理差錯發生。
1.2.2在手術實施過程中,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術前檢查器械、病房環境、患者身體情況,嚴格做好病房的消毒處理,并注意在手術器械傳遞過程中要嚴格謹慎,避免發生差錯,術后要做好嚴格的查對制度。
1.2.3 手術用藥管理中,要認真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并在醫囑要求下給予患者用藥治療,術中需要輸注血液制品患者,要認真仔細進行輸血操作,防止失誤發生。
1.2.4 在手術操作中談論內容不涉及手術相關情況,并注意仔細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一旦有負面不良情緒,要及時安撫,注意溝通技巧,盡量保持患者積極樂觀情緒,有利于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資料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室護理差錯發生的主要原因為器械因素、技術因素、手術室感染因素、院內感染、管理因素,實施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危險因素明顯少于對照組,比較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分析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室護理危險因素[n(%)]
3.1 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
3.1.1 器械因素 在手術操作前以及操作過程中,醫護人員負擔著術前準備查對,以及術中傳遞器械任務,在術中若醫護人員工作不夠認真,未認真查對手術器械,或術前未對器械的使用情況進行認真檢查,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嚴重者會導致醫療事故發生[2]。
3.1.2 技術因素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手術室開始應用各種先進的大型設備,各專科也隨之不斷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多器官聯合移植以及腔鏡手術開展獲得成功,增加了手術室護理工作難度,同時提高了對護理技術的要求。因此若在實施過程中,醫護人員并不熟悉業務知識,缺乏器械操作經驗,醫護溝通不暢,與醫生配合不佳,手術中極易導致差錯發作,這樣極易誘發醫療事故以及護理缺陷發生[3]。
3.1.3 感染因素 醫院或醫護人員未嚴格按照要求,對醫院以及手術室實施嚴格的消毒處理,手術室以及病房人員流動量過大,一些醫護人員在操作時,未嚴格按照消毒處理規范,嚴格執行洗手以及消毒處理。
3.1.4 人為因素 隨著衛生制度的不斷改革發展以及當前管理者不斷增強的經濟意識,為了節省人力資源,同時提高經濟效益,應盡力進行人事改編,改變冗雜的人事制度。但受傳統重醫輕護觀念影響,醫院首先會對護理人員進行裁減,護理人員不足,導致醫護人員不得不加班,工作量繁重,極易發生身心疲憊情況。相關研究表明,醫護資源不足也可能會導致院內感染情況增加,不利于患者身體健康的早日恢復[4]。
3.1.5 管理因素 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高速發展,越來越多高精尖技術被應用在臨床治療中,手術治療應用范圍不斷擴展。但因醫院未建立規范的規章制度,不能適應現代手術室的管理要求,導致管理制度不完善,質量監控不佳,這些都會形成護理不安全因素。
3.2 護理安全防范措施
3.2.1 加強醫護人員的專業理論以及技術培訓,努力提高醫護人員的業務素質水平。當前醫護人員的配合手術方法已不是之前的隨意性參與,而轉變為全面參與專科性定人參與,這適應當前不斷發展的外科技術水平。因此這要求醫護人員不僅要精通醫護基礎理論,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設備操作以及保養,同時還應明確手術治療相關的知識,有利于更好的配合醫生實施手術治療,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減少差錯發生[5]。科室應挑選富有經驗的醫護人員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教學,通過與醫生商討制定詳細的醫護人員的培訓技術,鼓勵醫護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歷水平,提高專業的素質水平。醫護人員心理上也應高度重視手術室護理安全的重要性,嚴格要求自我認真從事護理操作,減少不安全因素發生。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實施后器械因素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無技術因素、手術室感染因素,1例院內感染因素,均少于對照組(P<0.05)。
3.2.2 護理安排人力資源,減輕醫護人員過重的工作負荷量。在有限人力資源情況下,制定彈性排班制度,并安排副班制,必須保證隨叫隨到,保證醫護人員工作量適度。并根據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時間,制定對應的勞資制度,有利于調動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6]。
3.2.3 制定護理操作的規章制度,加強醫護安全管理。制定醫護操作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工作程度,并要求醫護人員嚴格規范自身行為,分析明確當期那手術室現存的問題以及潛在的問題,同時需嚴格執行查對,最少要查對2次[7]。靜脈輸液前,術前2次進行查對,控制輸液速度,洗手護理人員要認真核對手術器械,并保證器械完好可正常工作,減少以及消除手術室操作的不安全因素[8]。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管理危險因素2例,對照組管理危險因素11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實施,可有效保證手術室的安全。
3.2.4 培養醫護人員工作良好合作以及協調性。手術室護理服務對象年齡跨度較大,疾病種類比較復雜,這樣繁重的工作,僅靠一人是無法順利進行的,因此,在每臺手術操作時,不僅要明確劃分護理人員的職責,同時還要做好相互之間的協調。手術室醫護人員在護理時,應保證高效及時,安全可靠,并憑借相互之間良好的合作協調,有利于及時處理術中意外情況,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減少醫患糾紛發生。
3.2.5 成立質控小組,持續改進手術室護理質量。科室挑選醫護人員組成質控小組,護士長擔任組長,每個月對護理過程以及環節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隱患,分析發生的原因,并經研討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提高護理服務水平以及質量。
綜上所述,針對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對應提出護理措施,可有效保證手術治療以及護理的安全,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
[1] 葉慧.影響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措施[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2):210-211.
[2] 蔡紅梅,楊永梅.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措施探討[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4):3357-3358.
[3] 曾嶸,張軍.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其防范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8):300-301.
[4] 李云珍.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32): 122-123.
[5] 李純,劉芳.注重無痛護理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J].當代醫學,2011,17(18):111-112.
[6] 高保兵,唐春艷.安全文化在手術室安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8):1697.
[7] 潘俊蓉,張雪花.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舒適護理的開展及臨床效果[J].吉林醫學,2015,36(8):1715.
[8] 龐舜如.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及對策[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6):208-2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065
江西 343200 安福人民醫院(歐陽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