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忠
加味補中益氣湯在腹股溝疝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胡學忠
目的 探討在腹股溝疝患者的圍手術期應用加味補中益氣湯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接受手術治療的74例腹股溝疝患者隨機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n=37),實驗組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加味益中補氣湯,對照組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頭孢唑林鈉。觀察比較2組患者的綜合治療效果以及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腸通氣恢復時間以及感染性指標白細胞(WBC)計數和中性粒細胞(NEU)百分比。結果 經過治療,實驗組綜合治療的優良率為97.30%,對照組綜合治療的優良率為78.38%,實驗組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腸通氣恢復時間、WBC計數和NEU百分比等觀測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腹股溝疝患者的圍手術期給予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效果理想,能夠有效預防圍手術期感染,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加味補中益氣湯;腹股溝疝;圍手術期;效果
修補術是臨床上治療腹股溝疝的最主要方法,隨著對腹股溝疝認識和研究的不斷深入,腹股溝疝手術也經歷了從傳統的疝修補術、補片修補術到微創修補術的發展變遷[1]。醫療材料的發展使疝手術變得更加簡單、操作更加方便、療效也不斷得到提升,但由于補片等因素經常導致在疝修補術圍手術期出現感染以及其他并發癥,影響患者預后[2]。因此,探尋一種安全有效、能夠改善腹股溝患者術后情況的治療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對腹股溝疝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取得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所有74例研究對象均來源于2012年1月~2014年6月湖北省陽新縣排市鎮衛生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男70例,女4例,患者年齡52~77歲,平均年齡(68.3±7.6)歲,病程1個月~3年,平均病程(18.2±4.7)個月。其中腹股溝斜疝57例、腹股溝直疝17例,腹股溝單側疝59例、腹股溝雙側疝15例。隨機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n=37),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病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均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術前麻醉方式相同,術中使用同等規格補片。實驗組患者給予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并根據兼癥不同加味相應中藥,于術前服用1d、術后連續服用3d,水煎服,1劑/d。加味補中益氣湯方藥:黃芪、黨參各30g,焦柏木、當歸、升麻、柴胡、連翹、金銀花、板藍根各15g,炙甘草10g,大棗5枚。伴有兼夾癥型的患者加味小茴香、肉桂各15g,川楝子、相符、橘核、木香各10g或者加味橘核、荔枝核各15g,川楝子、木香、路路通各10g。對照組患者給予注射用頭孢唑林鈉,術前0.5~2h內給藥1次,術后24h內每8h給藥1次,0.5g/次,頭孢唑林鈉先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然后用統一溶媒稀釋至100mL,靜脈滴注,0.5~1h內滴完。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的綜合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并以優、良、中、差表示[3]。觀察記錄2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腸通氣時間、白細胞(WBC)計數和中性粒細胞(NEU)百分比。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綜合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綜合治療效果優29例、良7例,優良率為97.30%;對照組綜合治療效果優20例、良9例,優良率為78.38%,實驗組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綜合治療效果比較[n(%)]
2.2 2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和腸通氣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感染性指標白細胞(WBC)計數、中性粒細胞(NEU)百分比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x±s)
腹股溝位于身體前外下腹壁,是一個三角形區域,發生在這個區域的腹外疝則成為腹股溝疝,有直疝和斜疝之分。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疝是由于內臟突出或者因為寒襲而導致的引痛之類的一類疾病,主張用具有疏肝理氣功效的導氣湯或補中益氣湯治療,兒童時期發病可通過服藥和加疝氣帶治療,而成人發病則需要在確診后盡快進行手術修補術[4]。基于現代仿生材料的快速發展,腹股溝修補術也經歷了巨大的發展。無張力疝修補術借助人工生物材料作為補片,以加強腹股溝管后壁的厚度,降低了對正常組織結構的干擾,且修補術后組織無張力,術后疼痛小,患者的活動也不受限制。但是手術中異物材料的使用,增大了患者術后感染的風險,因此,在圍手術期對腹股溝患者進行相應的抗感染治療十分必要[5]。
補中益氣湯具有改善手術損傷、降低手術氣血消耗、改善因中氣不足導致的機體功能紊亂、縮短術后恢復時間和加快術后生理平衡回復的功效[6]。加味補中益氣湯方藥是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板藍根、連翹和金銀花組成的。方中黃芪為君藥,黨參、炙甘草、白術為臣藥,合用則有補益中氣的藥效,補以其他中藥可以協助君藥以升提下陷之中氣。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補中益氣湯中的多味中藥還具有促進誘生病毒干擾素、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制細菌繁殖、保護新功能等作用[7-8]。
本研究中,圍手術期給予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的實驗組患者,其綜合治療的優良率97.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38%(P<0.05);實驗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腸通氣恢復時間以及感染性指標WBC和NEU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加味補中益氣湯在腹股溝疝圍手術期應用,具有較好的綜合療效和預防感染的作用,加快了患者術后恢復。
[1] 莊哲宏,劉嘉林,余小舫.腹股溝疝的手術治療進展[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0,4(2):182-185.
[2] 鄭彬,張華杰,蔡世榮.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腹股溝疝中的應用評價[J].江西醫藥,2009,44(6):585-586.
[3] 譚銀歡.腹股溝疝手術臨床路徑的圍手術期護理[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16(19):2422-2425.
[4] 孫根勝.用補中益氣湯治療疝氣2例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4):293.
[5] 李潤銘,曾隆桂,陳瓊駒.無張力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3):100-101.
[6] 匡微,李建軍.補中益氣湯臨床應用進展[J].浙江中醫雜志, 2009,44(2):149-151.
[7] 高艷秋.補中益氣湯方證相應性研究[D].南京中醫藥大學,2009.
[8] 胡兵,安紅梅,沈克平.補中益氣湯抗感染,抗腫瘤與免疫藥理學研究[J].中南藥學,2008,6(6):731-73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106
湖北 435245 湖北省陽新縣排市鎮衛生院(胡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