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李中,馬紅麗,朱亞君
(紹興市人民醫院,浙江紹興 312000)
消毒供應中心作為無菌物品周轉的物流中心,是控制醫院感染,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重要保障。2009年國家衛生部頒布了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三個強制性行業標準[1],專業化、集中化、信息化成為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發展趨勢。區域化消毒供應中心是指具備對所在區域內多家醫療機構的可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進行集中清洗、消毒、滅菌功能的消毒供應場所[2]。2013年紹興市衛生局以“優質資源共享,降低醫療成本”為目標,決定以本院消毒供應中心為服務中心,建立紹興市消毒供應共享中心,即區域消毒供應中心。經過一系列準備,2014年9月開始本中心對市直及越城區18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復用醫療器械包逐步進行集中回收處理,統一配送。實施近一年后,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背景資料 2013年11月由紹興市衛生局組織相關人員對我市18家基層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供應室從建筑布局、基本配置、組織管理、質量管理、滅菌監測等方面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這些單位普遍存在供應室區域劃分不清、設備陳舊落后、清洗理念不強、物品清洗不徹底、包裝不規范、消毒滅菌效果監測缺乏及工作人員缺乏知識培訓、質量意識淡薄等現象,安全隱患較大。本院是一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08年新建消毒供應中心,建筑面積約1 600m2,配置全套進口清洗、消毒、滅菌設備,對無菌物品實現條形碼信息追溯,并擁有一批經過專業培訓的護士和工人。市衛生局經過調查、分析和論證,決定利用本院消毒供應中心的優質資源,為區域內的基層醫院提供專業化的消毒供應服務,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享。
1.2 建立過程
1.2.1 成立專項小組 由紹興市衛生局局長總負責,醫政處處長負責具體協調工作,各醫院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人為小組成員。
1.2.2 調研并設計建設方案 由本院護理部和消毒供應中心人員設計調研表,在醫政處的協調下,到各基層醫院調查實際使用需求情況,調研數據盡可能采集得細致、真實,為制定方案和后續步驟打下良好基礎。根據調研結果制定建設方案,并以實際進展和需求及時予以必要的修訂。
1.2.3 協調與溝通 由市衛生局醫政處組織,數次對各基層醫院和本院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人進行動員、協調、溝通,使各方在思想上重視,行動上目標一致。
1.2.4 確定運營模式 根據現實情況,結合其他地區的經驗,決定采用政府投資運行模式。以本院消毒供應中心為服務中心,負責對轄區內18家基層醫院的復用器械包集中回收、清洗、消毒、包裝、滅菌、發放及統一配送等工作。日常運行與管理由本院負責,消毒供應中心與各配送基層醫院之間的協調工作由衛生局負責,服務費用由政府以財政補貼支付給本院,基層醫院免費使用無菌器械包。
1.2.5 物資及人員的準備和管理 根據各基層醫院使用需求的調查結果,確定統一的常規器械物品包,統一手術器械包及治療包的品種、包內物品。對紗布、棉球等無菌敷料統一采購小包裝成品。購置周轉和備用器械,各基層醫院不再添置器械,按照各基層醫院平時使用量配備備用基數的品種和數量以供周轉。消毒供應中心對新入工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組織學習醫院感染、自身防護及清洗、消毒等相關知識,學習各個崗位的工作要求、質量標準,規范服務用語和行為。建立詳細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標準及完善的物品轉運交接流程。明確具體要求,強調各基層醫院使用復用器械包后必須及時做好器械預處理,用流動水及時沖洗血污,待器械干燥后放置在污物密閉箱內。
1.2.6 信息聯網 消毒供應中心與各基層醫院信息聯網,實現電子申領器械物品。中心將每一個提供的無菌包納入專業的電子追溯系統,每一步回收、清洗、消毒、滅菌、發放環節都能追溯到記錄和動態。
1.2.7 完善物流設施 消毒供應中心購置專業的運輸廂式車1 輛,把車廂有效、密閉地分隔成2個區域,每一區域從不同的車門進入,不互通,分別放置無菌物品箱和污染物品箱。定制堅固、耐用、密封的塑料周轉箱,下收下送專用不銹鋼推車等。使用后的車輛和轉運箱做好規范的清潔、消毒、干燥。
1.2.8 工作流程 消毒供應中心實行分區分時下收下送,每日1次,雙休日不配送。各基層醫院以醫院為單位分別在下班前通過系統完成電子申領(品種、數量),接到信息后,消毒供應中心準備器械包,核對物品品種、數量后裝箱,于次日使用專用車輛送至規定地點。下收下送人員與基層醫院指定人員雙方清點無誤后在物品交換單上簽字確認,并回收污染器械包,污染器械送中心清洗、消毒、包裝、滅菌,運送車輛及密閉箱清洗、消毒。對外來、特殊器械的處理,由基層醫院提前通過QQ 或專用電話聯系,消毒供應中心在配送時進行回收,處理后下送。對應急物品的需求,消毒供應中心首先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保證基層醫院有足夠的備用周轉量。對突發事件所致的急診用包,由基層醫院通過專用電話及時聯系區域消毒供應中心,消毒供應中心做好最近調配和必要時的專車專物下送。
1.2.9 質量控制 由衛生局醫政處負責總的管理、考核。紹興市區域消毒供應中心嚴格執行行業標準,規范操作,各基層醫院嚴格做好使用后器械物品的預處理和調換物品的規范操作等。本院護理部、院感處等相關職能部門定期督查,及時糾偏。
1.3 效果評價
1.3.1 清洗包裝滅菌質量 區域消毒供應中心建成前,對各家醫院按比例抽取無菌物品進行清洗質量、包裝質量、器械質量和滅菌質量檢查,區域消毒供應服務后再次抽查無菌物品的清洗質量、包裝質量、器械質量及滅菌質量。清洗質量: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包裝質量:包裝材料、方法符合標準,滅菌包重量、體積符合要求[3]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器械質量:器械功能完好,無損毀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滅菌質量:按標準要求進行物理、化學、生物監測,滅菌參數正常,包外、包內指示卡變色[4]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1.3.2 運營成本 對1家基層醫院進行區域化服務和自建供應室1年消毒供應運營成本進行比較,運營成本包括房屋、設備、水電、人工和清洗滅菌材料消耗等費用。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SPS 12.0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施區域化消毒供應服務前后無菌物品清洗包裝滅菌質量的比較 見表1。

表1 實施區域化消毒供應服務前后無菌物品清洗包裝滅菌質量比較 件
2.2 1家基層醫院進行區域化服務和自建供應室運營成本比較 實施區域化消毒供應服務1年成本約23萬元(支付給區域消毒供應中心的費用,包括設備折舊費5萬元,水電、房屋折舊費2萬元,清洗、包裝、滅菌材料消耗8萬元,人工費用5萬元,車輛費用3萬元等),自建消毒供應室運營成本約為60萬元(設備投入折舊費25萬元,水電、房屋折舊費等5萬元,人工費用15萬元,清洗、包裝、滅菌材料消耗15萬元)。
3.1 區域消毒供應中心提高了器械物品的清洗包裝滅菌質量 區域消毒供應中心配備了完善的清洗、包裝、消毒滅菌、運送設備及質量追溯管理系統,工作人員都經過專業的培訓并持證上崗,各項工作嚴格按照規范化、標準化流程進行,并進行科學監控。信息追溯管理系統是保證無菌醫療質量、控制醫院感染、保證患者就醫安全、實現醫療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5]。自實施區域消毒供應中心以來,每一只無菌包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即條形碼,記錄器械在消毒供應中心從回收、清洗、消毒、檢查包裝、滅菌到發放、使用的整個過程。通過系統軟件,可以跟蹤、監控到每一只無菌包的每個操作流程,包括所屬批次、操作人員和程序監測結果等,從而保證了器械物品的清洗、包裝、滅菌質量。
3.2 實施區域消毒供應中心節約運營成本 基層醫院的處理量不大,按標準要求建一個現代化的消毒供應中心是不現實的,會造成設備使用率不高,實際利用率低。開展區域化消毒供應服務的供應中心1年平均運營成本為23萬元,自建消毒供應中心平均每年運營成本為60萬元。區域化消毒供應中心的建立,使醫療資源能夠在各家醫院共享,避免了重復投資建設,保障了有限醫療資源的充分利用,降低了各家醫院的醫療成本,節約了人力和物力資源。
3.3 區域消毒供應中心提高重點環節管理質量可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消毒供應中心衛生行業標準要求:必須定期對消毒供應中心的清潔劑、消毒劑、潤滑劑、包裝材料進行質量檢查,對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效果進行監測,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監測檢測器械和物品的滅菌質量并有記錄。通過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可以提高醫用物品的滅菌質量,避免了鄉鎮衛生院因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不規范造成的醫院感染[6]。
3.4 區域消毒供應中心運行中所碰到的問題
3.4.1 器械包包裝材料的選擇和無菌包的正確儲存使用 使用棉布包裝材料成本高,有效期短,在基層醫院,有些無菌包使用頻率較低;包布回收率低,且經常有遺失現象。因此,本中心選擇使用成本低、有效期長的無紡布和紙塑包裝材料,器械多的無菌包選用無紡布,而單件小器械包選用紙塑包裝。但無論何種包裝材料,無菌物品保存期限與工作人員的觸摸頻率和儲存環境有直接關系,故在區域化供應過程中要不斷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和宣教,保證無菌物品的使用效果。
3.4.2 醫療器械的銹蝕和缺失 區域化供應的對象是基層醫院,分布較散,且路途遙遠(最遠來回達50多公里),基層醫院有時需將無菌包拿到下屬站點使用,致器械不能及時回收,也容易因環節多,導致包內器械的銹蝕和缺失。本中心定期進行相應培訓和隨時的提醒糾偏,對使用后器械沒有做正確預處理者提醒警告,不糾正者予以拒收,并告知相關負責人,必要時上報衛生局。每季度到各基層醫院進行備用器械數量的清點,對缺失的器械要求相應賠償。
3.4.3 備用周轉器械數量較大 區域化供應的特性決定著器械的回收-處理-配送供應的周期較長,不可能像在本院內回收處理供應及時;對一些特殊、昂貴的器械,因沒有足夠的備用周轉量,在處理供應上會有些緊張。因此相應地要求備用周轉器械數量要多。
[1]衛生部醫院感染控制標準專業委員會.WS310-2009[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9.
[2]章敏,王國美.建立縣級區域化消毒供應中心的實踐體會[J].護理與康復,2014,13(6):577-578.
[3]俞曉陽,陳丹莉,周朦潔.基層醫院消毒供應室實施集中管理的實踐與體會[J].護理與康復,2013,12(6):580-582.
[4]衛生部醫院感染控制標準專業委員會.WS310.3-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9.
[5]林霞.區域化消毒供應中心建設與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1:12(11):75-76.
[6]孟愛珍,王志棣,華卓君.醫院感染控制方案在區域化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0):4328-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