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劉偉春+林鐵軍+李棟華+林峰
摘 要:《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的理論性強、計算公式復雜,是一門教學難度較大的專業基礎課程。隨著電子通信技術的發展,電磁場與電磁波的教學也應隨需求而變化。根據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的特點,對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作業方式和考試模式提出了改進方法,提倡以幽默的方式授課,以活躍課堂氣氛,將課堂交給學生,并闡述了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電磁場;電磁波;教學改革;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O4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5.132
文章編號:2095-6835(2015)15-0132-02
《電磁場與電磁波》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以庫侖定律、安培定律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2個基本假說(有旋電場和位移電流)為基礎,得出麥克斯韋方程,并討論靜態電磁場、時諧電磁場與電磁波的傳播和輻射特性。該課程是電子類和電信類課程的基礎,也是遙測的基礎,更是通信專業基礎課之一。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尺度從納米到千米、電壓從微伏到兆伏、功率從微瓦到億瓦、頻率從直流到光頻等。由此可見,該課程在電類專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由于該課程理論性很強,對數學的要求較高,一些概念抽象不容易被理解,學生會感到煩瑣、枯燥、難以理解,漸漸地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每節課逐漸衍變成教師的復習而不是學生的學習。因此,《電磁場與電磁波》的教學也應隨需求而產生變化,對該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進迫在眉睫,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1 教學方式的改進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由此可見,興趣對學生學習好《電磁場與電磁波》這門課程有極大的導向作用。課堂上,教師應與學生多互動,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對這門課充滿興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良好的情緒狀態下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解決問題迅速;在情緒低迷和郁悶時思路阻塞、動作遲鈍、無創造性。因此,教學技巧,特別是幽默技巧在課堂上的運用,將對學生產生極強的情緒感染力,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易接受知識。德國著名的演說家海因?雷曼麥也講過,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接了當地提出更能為之接受。因此,在課堂上適當的幽默是很有必要的。
雖然《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的理論性很強,但在教學中通過引入故事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可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有國外學者研究表明,如果在講解抽象概念后舉與此概念相關的幽默例子,然后再解釋概念,學生的記憶會非常深刻。因此,當敘述公式或定理時,可先講述與這個公式或定理有關的事例,也可以列舉一些與此相關的前沿科技成果,使學生對此產生興趣。比如,1784年,庫侖提出了金屬絲的扭力定律,給出了一種新的方法測量極小力。同年,他還設計出了一種新型測力工具——扭秤。在扭秤的幫助下,發現了電學中的庫侖定律。1788
年,庫侖將同樣的結果應用到了兩個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中,這標志著電學和磁學研究從定性研究進入了定量研究,意義重大。用短短的幾分鐘講述1個事例的課堂,遠遠比全程講述公式、推理的教學效果要好很多,甚至可以使學生有所啟發。
2 教學內容的改進
電磁場的基本理論由麥克斯韋建立,至今已有150多年,很多科學家,比如安培、比奧、歐姆和法拉弟等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才完成了麥克斯韋方程組。在這150多年中,曾采用多種方法破解這個方程組。方程組本身沒有大的改變,通過不斷探索破解方程組的新方法和新途徑,不斷發現了該方程組新的應用場合,并基于該方程組發明設計了很多產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的電子產品不斷出現,它們越來越需要考慮電磁干擾和兼容性等問題,因此,學生也要相應地掌握新的電磁知識和技能。要獲得這些新的知識和技能,就必須對教材內容進行改革。隨著科技的發展,可視化軟件不斷出現,使電磁場可直觀表示,這有利于學生的理解,但同樣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改革。因此,應編撰教材,有針對性地選取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電磁場與電磁波》的授課內容中,不同專業的教學要求是不一樣的,通信工程專業的側重點是電磁波的傳播;電子信息和電子科學專業的重點是電磁兼容、電磁干擾和電磁輻射等。一般而言,各高校中此課程的課時數普遍偏少,但內容很多,因此,應根據本專業自身的特點和要求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與本專業關聯性不強的內容,可根據課時的安排,有選擇性地講解、介紹或讓學生自學。在課堂教學時,盡可能地結合生活和工作中電磁波的具體例子講解,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抽象的、看不見的、摸不著的的電磁波具體化,從而促進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對抽象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比如,在講授“平面電磁波的極化”、各種極化平面波的特性時,可舉例水平極化天線的應用。如果電視機的收視效果較差時,則可調整天線與地面水平的吻合情況;當垂直極化時,與收音機的收聽效果、天線是否垂直地面有關。通過實例的講述,可使學生對這些理論的理解更加深刻。
3 作業方式的改進
作業環節不容忽視,做好該環節學習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認知規律上看,知識的學習要經歷新知識的獲得、知識的轉化和評價。作業的目的是進一步消化、理解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從而達到鞏固課堂知識的目的。因此,寫作業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布置作業方面,可一分為二:①作業題目要“少而精”。因材施教是關鍵,對于學習這門課程比較吃力的學生,可以降低題目難度。②將課堂交給學生。可提前2 d給定章節,并以2或3個學生為一組查閱資料;多人協調后選1個學生上講臺,在一堂課的前20 min講授這一章節的主要內容;講授完后,由聽課的學生或教師向講述該章節的團隊提問;最后20 min交給教師。在前面的25 min內,教師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上講臺講課,這本身需要學生對該章節有關知識的全面了解,同時,是對學生能力的一種鍛煉。在完成該課程的課時中,爭取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上講臺的機會,并根據他們在講臺上的表現評定,以此作為評價該課程成績的依據之一。
完成論文重要的前提是學生必須閱讀大量的相關書籍。對于學習課程還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推薦一些文章,指導他們寫論文。對于寫得好的學生,可適當加分。
4 課程考試的改進
為了評估、檢測和督促學生的學習,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必須舉行考試,考試是課程建設和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測量和評價教學效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但考試的方式有很多種,考試內容也有重點。對于《電磁場與電磁波》這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而言,檢驗其應用能力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檢驗學生正確理解這門課程內容和掌握課程的重點才是關鍵,而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對電磁場與電磁涌的考試方式值得借鑒:學生考試時可攜帶1張紙進入考場,紙上可書寫任何文字、公式或畫圖,由于只有1張紙,且只能在單面上書寫,所以,必須有效地利用這張紙,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課堂中要認真聽講,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正確理解所學內容,掌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應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考試方式,包括課程分數的構成和比例。學生們的科研論文和學習心得等都應納入考試方式中。
5 結束語
《電磁場與電磁波》在電子信息專業和通信工程專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掌握本課程的理論知識,對電子信息和通信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因此,組織好該課程的教學十分關鍵。在教學改進中,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有了興趣后才能談如何學習,才能尋求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學內容上,應針對不同專業的要求精選教材內容;在教學方式上,應做到適當的幽默;在作業方式上,應做到“一分為二”;在考試模式上,應根據該課程的特點轉變方式,注重學生正確理解課程內容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劉國慶.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電力教學,2008(126):74-75.
[2]姚華楨,李小敏.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的教學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07):52-53.
[3]張晉俊.淺談幽默技巧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J].時代文學,2006(03):221-222.
[4]姜秀全.借鑒國外高校考試模式實施創新課程考試改革[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9,31(5):44-47.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