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林
【摘 要】當前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社會對勞動者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學也面臨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本文主要針對當前技工院校學生的現狀和技工院校對教師的要求進行分析,談談對技工院校教育教學的幾點感悟。
【關鍵詞】技工院校 學生 教師 教育教學感悟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社會對勞動者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學面臨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技工院校的學生如何去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如何去滿足現代科技企業的高要求,如何在當今社會擁有一席之地,成為會學習、有知識、有素質、具有一技之長的對社會有用之才,就成為技工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當務之急。本文主要分析了技工院校的學生現狀和技工院校對教師的要求,并談了筆者對教育教學的幾點感悟。
二、技工院校學生的現狀分析
技工院校學生大多學習成績不太理想,厭學情緒嚴重,其抽象思維能力及探究學習能力稍差,但是他們的智力水平并不低。他們通常思維比較活躍,動手能力較強,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求知欲和好奇心較強,適應性強。
在初中階段,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部分學生長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排斥,時常讓他們的家長失望,變成了“不受歡迎的人”。進入技工院校后,他們有一種強烈的自卑感,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進取心不強,求知欲不高,得過且過混日子,甚至“破罐子破摔”。
這種現狀決定了技工院校學生在學習上有別于普通中學的學生。他們對于一些容易理解、比較直觀、自己感興趣或者動手實踐的學習內容普遍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也會活躍;而對于一些較難、較復雜、需要付出大量腦力勞動或者需要長時期努力的課程內容,他們學起來比較枯燥乏味,學不會,也不太愿意付出努力,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熱情也不高。
三、技工院校對教師的要求
技工院校的專業課教師除了應具備一個人民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外,還要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跟上時代的步伐,勇于接受新信息、新觀念,分析新現象、解決新問題、適應新變化,不斷學習。技工院校是以就業為導向,其教育教學要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第一線,必須根據企業所需人才的素質和能力要求,積極調整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計劃,從而培養出滿足企業要求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技工院校的教師必須到企業實踐鍛煉,真正了解當前生產技術工藝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及時補充當前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競爭能力和就業能力。
四、對教育教學的幾點感悟
1.堅持“一體化”教學模式
技工院校教學應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設計教學課程和內容,按照工作過程的順序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并安排教學活動,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會貫通、能力培養與工作崗位對接合一、實習實訓與工作學做合一。以《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電路》教學為例,首先教師提出本堂課程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學生按照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線路的連接,匯總后教師評選最佳方案。接著教師將電路圖、學生接好的線路圖和相關理論知識進行一體化講授,而理論知識必須和學生接好的線路圖直接聯系,盡量減少理論講解的時間和內容的難度。在課堂中多與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優化連接的電路,然后在線路圖上進行演示,并采用邊演示邊講解邊討論的授課方式。經過師生的共同參與,討論出最佳電路圖,再讓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在學生練習的同時進行巡回指導。最后,教師要對本堂課程進行小結,解決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學生的課堂情況進行準確的評價,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激勵教學。
2.重視與學生交心
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正值十六七歲的年齡,正處于心理上的叛逆期。作為技工院校的教師必須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與學生建立一種互相信任的師生關系。教師把學生當作朋友,了解他們的興趣,與他們聊天,傾聽他們的真實想法,參與他們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真正的尊重、平等、寬容、理解、關懷,他們才能接受教師的教誨,接受老師的批評指導,感受教師的影響。這樣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非常有利于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3.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就是教學生怎樣學,讓學生會學習,主動學習,愿意去學習。教師不是把現成的知識傳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給學生最大的發展空間。技工院校學生的一大特點是不太愿意聽老師長久的“填鴨式”的教學,他們更喜歡跟同學討論,自己去動手試一試、去思考、去體驗、去找答案。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空間和時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創設情境,引入生活實例,甚至觀看微視頻等方式方法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在自主學習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有專家建議一堂課為45分鐘,教師占用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其余的30分鐘完全給學生實踐與活動。
五、結束語
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更新,就要求從業人員不停地更新知識和提升能力。我們要對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對我們的教師提出更多的要求,讓我們的課堂更加有效果,以便培養出更多符合企業要求和社會要求的高素質、會學習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吳雪萍.發達國家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改革及其啟示[J].教育發展研究,2001.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王福清.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難現狀與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7.
[4]孫誠.對新時期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