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英語語言教學與情感因素的密切關系,從情感因素與語言學習的關系、教師與情感因素的關系和課堂教學中情感因素的應用三個方面提出英語教學注重和應用情感因素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課程;英語教學;情感因素
《英語課程標準》(下稱標準)中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
一、情感因素與語言學習的關系
《標準》中對情感態度是這樣定義的:情感態度是指興趣、動機、自信、意識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進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由此可見,情感因素與語言學習關系密切。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設(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中就闡述了情感因素與語言學習的關系。他認為,情感因素對語言輸入(input)起著過濾作用,也就是說,有了大量的恰當的語言輸入并不等于學習者就可以學好第二語言,情感因素影響了第二語言習得,語言輸入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能使語言得到吸收。因此,語言學習的過程還是受到了情感因素的影響。當學生擁有積極的感情因素,就能主動學習、學習興趣濃厚,信心十足,主動思維,大膽實踐,那么,他們的情感過濾對語言輸入作用很弱,輸入的語言就會被內化和吸收,而且還可能加速語言的習得;反之,擁有消極情感的學生不僅不會主動地獲取更多的語言輸入,即使能夠理解語言輸入,也不會習得他們。他們的情感過濾對語言輸入作用很強,阻礙了其語言的習得,語言的輸入就很低。我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也發現英語科成績優秀學生往往對英語都很感興趣,學習動機強,不怕困難,能積極配合老師投入到語言學習當中,不斷超越自我。
二、英語教學中教師與情感因素
1.更新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教師角色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要適應課程改革,改變原有的教育理念。教師要變傳統教學為現代教學,變單純的知識傳授為知識與情感互為發展,互相促進。變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為啟發的教學,提供學生發現和探究的空間。變傳統以測試為唯一的評價形式為多元化全新的評價方式,以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的形成性評價為主。教師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充分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氣氛,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樹立學習外語的信心,學好外語。
2.采取多種形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之間融洽的關系會使教學輕松愉快,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從而“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要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培養師生之間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講課時,教師應面帶微笑,具有親和力。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拉進與學生的距離,與學生平等對話。
3.學會反思,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情感素養
教師自身的情感素養對英語教學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只有自己培養了良好的情感因素,才能與學生交流、互動,才能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為新課程下的英語教學是師生互動、雙向交流的過程。因此,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是否完成了情感目標,是否激發了學生積極情感,是否真正關注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
三、英語課堂教學中情感因素的應用
1.巧設計情境,巧問問題,激發情趣
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烈。教師在教學中若能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巧妙設計教學情境,就會是學生產生積極的參與情緒,學生的潛能可得到充分發揮。因此,教師應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夸張的表情動作,形式多樣的圖表,生動的簡筆畫,動聽的音樂,以及多媒體技術來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同時提出令學生感興趣,樂于思考并有感而發的問題,開展豐富多彩有趣的英語活動,保持課堂的活躍,提高課堂效率。
2.采用開放式和討論式教學,培養合作精神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多采用開放式和討論式教學,鼓勵學生開闊思維,發揮想象,暢所欲言,逐步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鼓勵同學之間相互支持,揚長避短,相互學習,培養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在合作學習中,要求每個人既要對自己學習負責,也要對同伴的學習負責,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共同努力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這樣,每個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認可,學生就有一種被重視、被認同和被尊重的感覺,大大增強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促進了學習。
3.多使用鼓勵性語言,面向全體,尊重差異
教師應及時給學生的課堂表現予以肯定和鼓勵,如:A good idea !/Well done /I agree with you /I am proud of you /what you say is very interesting!等,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強化他們參與交際的自信心。同時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平時應針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不同,設計出滿足不同類型的、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教學活動。對于學習優秀的學生,適當提高難度,保持其學習的熱度。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提問,布置作業時,適當降低難度,使他們也有機會成功,提高學習興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觀念,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保持其學習英語的熱情和持久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及情感素養,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和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孫玉楊.現代英語教學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