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楣
摘要:鋼琴即興伴奏是當下鋼琴教學重要方向之一,其不僅僅是大家眼中的業余或是隨意彈奏,即興伴奏有著自身獨特的專業性與綜合性要求,在國外更是上升到了鋼琴藝術指導的高度?,F如今,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已經是一門不可或缺的培養專業性鋼琴人才的專業學科。因此,本文中筆者從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內容著手分析鋼琴即興伴奏學科的重要性、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關鍵詞:即興伴奏 鋼琴教學 培養
筆者相信,提起鋼琴即興伴奏,大家定然不會陌生,即興的旋律編配與彈奏所帶來的靈活性、激情性、創造性,得到了大眾群體的欣賞與喜愛。大家所不知道的是鋼琴即興伴奏在以往一直沒有得到專業人士、大眾,甚至是音樂專業教育的重視,其一直是作為鋼琴專業的輔助而存在。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鋼琴即興伴奏并不難,只要是鋼琴專業的演奏者都能夠彈奏,或者說就是按照規定的樂譜為其他樂器的演奏伴奏而已,更有甚者鋼琴即興伴奏一度被看作是“業余”鋼琴演奏的體現。而實際上,鋼琴即興伴奏所體現的并不是“業余”,其反而非常規范與嚴謹,內涵與樂理知識、視唱練耳、和聲配器、作曲編配等等相關專業知識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同時鋼琴即興伴奏更是當下社會音樂教育實踐活動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在招聘與考核鋼琴教師的過程中也是合格教師所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追溯鋼琴即興伴奏的本質,我們不難發現,其體現了演奏者演奏能力、音樂素養及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可以說是其綜合音樂素質的呈現。也正因如此,在本文中,筆者將針對鋼琴即興伴奏的定位、能力培養、訓練等方面進行分析,進而呈現鋼琴即興伴奏技術性與藝術性。
一、鋼琴即興伴奏重要性體現
對于鋼琴即興伴奏藝術重要性,筆者認為,其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待。首先,立足專業學習的角度。據筆者了解,鋼琴伴奏藝術是在法、德歌曲藝術發展的基礎之上而興起與發展的,其對于歌曲的藝術表現起到了烘托與襯托的作用,同時更以深刻的形象提升了歌曲的表現水品。而在其它藝術形式中,鋼琴伴奏同樣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得到了專業人士與大眾的喜愛?,F如今,鋼琴即興伴奏的應用更是十分廣泛且全面,聲樂、器樂、舞蹈、音樂劇、舞臺劇等等,鋼琴伴奏與即興伴奏穿插其中,更體現出了不同的藝術表現與藝術特點。此外,從專業培養、需求的角度來看,鋼琴專業所培養的獨奏演奏者遠遠大于社會對數量的需求,換言之,他們獨奏的演出機會、工作機會極少,更多的是以伴奏的形式體現,我們常說社會需求就是教育培養的目標與方向。因此,只有正確對待鋼琴伴奏的藝術作用才能夠幫助我們的鋼琴演奏者、畢業生走上合適的工作崗位,或是從事基礎教育、或是從事基礎音樂活動等等,這就對他們的鋼琴伴奏能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而不僅僅是選擇鋼琴演奏專業的演奏者替代。畢竟鋼琴即興伴奏并非是簡單的鋼琴伴奏,或是雜亂無章不規范的演奏,而是有著自身獨特的要求與藝術表現,更是集合技藝性與實用性。也正因如此,現如今無論是高等音樂院校,還是一般音樂院校都在鋼琴教學中增加鋼琴即興伴奏的課程,因為只有將鋼琴教學的實踐內容與社會需求結合在一起,才真正能夠幫助學生實現自身的藝術價值。
二、鋼琴即興伴奏當下存在的問題
從筆者對于鋼琴即興伴奏重要性的闡述中不難看出,鋼琴即興伴奏專業性的要求,以及對學習者綜合音樂素質的提升,因為雖然鋼琴獨奏與即興伴奏有著不同的要求與表現特點,但其基本的要求卻是一致的,鋼琴即興伴奏的學習,不僅能夠提升學習者鋼琴理論知識與演奏技巧水平,更有利于學習者音樂直覺、樂譜視奏能力及音樂表現、反應能力的培養與磨礪,更對學習者未來的教學實踐、演出實踐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那么,既然鋼琴即興伴奏這門藝術學科如此重要,其為何沒有像鋼琴專業那樣得以重視與發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真正將其當作是一門學科研習的學習者人數太少,另一方面就是對其專業性需求程度的認識不夠,總是當作是鋼琴專業學習者課余藝術實踐的一部分。鋼琴即興伴奏不僅在專業音樂院校中發展緩慢,在綜合類、師范類音樂院校中同樣沒有為其制定專門的教學大綱,而忽視了其對創造性、綜合性需求的要求。此外,這也與當下重技術,輕藝術的趨勢有關,學校生源的音樂素養下滑,學習者過多的重視技術性訓練,一味地將目標對準專業技術,考入院校后也對教師的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為即興伴奏學科更強調多門學科的關聯與支撐,而學習者的音樂素養不足以完成他們的學習,進而惡性循環,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即興伴奏的發展。
從國外鋼琴即興伴奏學科建設情況來看,其課程的對象主要是針對高等音樂院校的專業學習者,其具備一定的演奏技能基礎,且教學具備足夠的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方法與教材。而在國內生源少、教學成果不理想就代表著未來從事這一專業的師資力量不足,絕大多數從事鋼琴伴奏教學的教師都是鋼琴專業中伴奏能力較強或是理論知識積累豐富的教師兼任,而并非是鋼琴即興伴奏專業的教師,缺乏足夠系統的教學與訓練方式方法。此外,鋼琴即興伴奏課程與鋼琴演奏課程相比較,更抽象化一些,對師資力量要求高的同時,對學習教材的要求同樣非常嚴格,但當下的即興伴奏教材并不能夠滿足專業教學的需求,即使是按照教學標準重新編配的教材也缺乏實際性與實踐性。此外,鋼琴即興伴奏課程與其它相關聯學科之間的聯系與配合也缺乏一定的基礎,沒有從即興伴奏的基礎上去重視與解決問題。筆者認為,鋼琴即興伴奏學科對教師、學生、教材,以及教學方式、教學針對性等方面都有著非常綜合且高起點的要求。
三、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與教學目標的實現
探討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培養與教學目標的實現,仍要從教與學兩個角度來看待。首先就教學的角度來說,就是明確教學的目標及建立規范的教學體系。目前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要求與內容大多仍是沿用音樂學院的模式與要求,缺乏學習者創造性與綜合性能力的培養培養水平,這一方面筆者認為可以借鑒國外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要求與內涵,但要注意中西方音樂文化與音樂思維的差異,從而通過借鑒與反思來改進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其次是著重培養足夠勝任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的師資力量,需要其不斷研習提升自身的能力。第三是根據鋼琴即興伴奏特有的要求與需求特點創編教材與教學方法,既需要有足夠的理論建設高度,也需要接地氣,能夠為學習者的訓練提供足夠的學習支撐。同時也要從實際性、實用性出發,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習者提供不同的練習與學習層面。此外,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綜合性強且與其它學科關聯緊密的專業,作為教師就需要切實考慮對學習者即已綜合性的培養,加強學習者橫向與縱向學科之間的聯系與配合,從整體上實現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例如,最基礎的鋼琴演奏、和聲設計、和聲選配、樂曲分析等,這些學習的效果與深淺程度直接關系到學習者鋼琴即興伴奏的成敗。
而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積累即興伴奏的狀態。也就是說,鋼琴即興伴奏的過程并不是真正地臨場發揮,而是通過日常學習、聯系的積累,加之自身對于音樂的理解與創造進而完成即興伴奏的任務。這就要求學習者在日常的學習與練習中就需要形成一定的即興伴奏記憶,結合手、眼、腦、耳等協同參與即興伴奏,組成自己的思維能夠始終對總體的音樂演奏形象有一個清晰直觀的把握。而后是學習者在日常學習與聯系中要主動加強與其它學科的關聯,例如在鋼琴即興伴奏中對和聲配置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其需要伴奏者時刻傾聽演奏者所演奏的不同音響色彩,并加以適當伴奏配合完成演奏,這就需要伴奏者對于和聲的內心聽覺能力與和聲色彩想象能力有所需求。此外,學習者還要在日常的練習與學習中注重提升自己的審美聽覺與創造意識,而不僅僅局限于教師所教授的內容或是范例,就是鋼琴即興伴奏學習者要多嘗試,不要害怕失敗,積極參與到各項伴奏實踐活動之中,不斷學習與積累即興伴奏的經驗,同時更要多多聆聽音樂會等演出,不斷思考、模仿進而形成自己即興伴奏能力。
四、結語
無論是鋼琴伴奏,亦或是鋼琴即興伴奏在中國興起與發展的時間并不長,還未達到國外其上升到鋼琴藝術指導的高度。但目前,其已經得到了專業與大眾的重視,且鋼琴即興伴奏教學與人才的培養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對其的認知程度、接受程度、了解程度,以及實際應用程度等等都不是短時間就能夠完善與完成的,這就需要我們來不斷提升與完善。不僅僅是開設鋼琴即興伴奏課程,還要更進一步將其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形成獨立的教學學科,進而能夠為我們鋼琴伴奏藝術的發展不斷地輸送專業人才,更好地為鋼琴藝術的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濤.聲樂演唱中鋼琴伴奏及藝術指導[J].音樂生活,2007,(06).
[2]劉聰.即興伴奏體系的初步設想與實踐[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6,(04).
[3]張藝.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4,(01).
[4]劉超.論鋼琴即興伴奏之要素及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雙語學習,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