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濤
摘要:本文分析了平邑縣金銀花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根據當前社會發展需求和金銀花規范化基地建設的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了促進金銀花產業發展應采取的措施,為其它地區金銀花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金銀花;發展現狀;問題;措施
平邑縣是聞名全國的“中國金銀花之鄉”,是全國最大的金銀花集散地,質量和產量均居全國之首。目前,全縣金銀花推廣、加工、購銷流通企業及個體工商大戶達到1000余家,全縣金銀花產業年創產值16億元,年創利稅1.7億元。金銀花產業已經成為平邑縣名副其實的特色支柱產業。然而,金銀花在發展道路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也大大制約了金銀花產業的發展。
1金銀花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1種植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生產力度不夠。平邑縣金銀花種植面積基本上都是歷史形成的,區域分布廣泛,雖然規模較大,但栽培管理粗放,采收、加工、包裝、儲藏等技術落后。在金銀花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大型企業帶動,至今全縣僅有兩處金銀花種植基地通過國家GAP認證,規范化種植面積只有1.25萬畝,很難形成系統配套的規范化生產技術,導致了金銀花的產量低、質量差、產品參差不齊、優質產品率不高。
1.2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目前,平邑縣金銀花種植基地,均是以藥材作為生產目標的,沒有突出自身特色,因為生產而生產,結果生產、加工與開發利用等環節聯系不緊密,目標產品的質量難以保證,從而影響了金銀花產業的發展與壯大。此外,金銀花主要以花蕾與莖枝藥用,而莖枝的藥用量相對較小。而金銀花的莖葉可進行飲料、飼料、日用化工產品,在修剪過程中會獲得大量的莖葉,目前對莖葉的綜合利用重視不夠,從而減少了經濟效益。發展壯大金銀花產業的前提,是要將生產、加工等各個環節密切聯系起來,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才能充分的利用好現有資源,增加農民收入。
1.3良種選育相對滯后。選育良種是提高產量與質量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生產上種植的金銀花基本上還是金銀花原產地馴化培育的野生改良品種,栽植品種多而亂,優良品種少。為了提高金銀花的產量和質量,也相繼建立了一些金銀花苗圃或種苗基地,采用人工系統選擇法或多陪體育種技術,根據植株的外部形態差異,自發地進行了金銀花的良種選育,如選育出的四倍體“九豐一號”新品種,已通過了“品種審定”和“林木良種審定”。但優良品種少之又少,產量和質量得不到大幅度提高,從而農民的經濟收入得不到大的提高。
1.4科技投入不足。促進金銀花產業發展,關鍵是終端產品的技術含量與市場銷售量,只有加大終端產品開發力度,才能拓展市場空間,拉動種植業與加工業的發展。金銀花深加工研究明顯存在著科技落后、技術不規范、系列產品研發滯后的現象。開辟金銀花除在醫藥行業以外的開發,要在保健飲食、日用化工等領域進行開發利用,一旦形成新產品,其市場銷路遠遠大于醫藥產品,如“王老吉”飲品,大大的拉動了金銀花的消費。解決好科技投入不足,加大金銀花綜合開利用的力度是非常關鍵的。
2金銀花產業發展采取的措施
2.1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金銀花產量和質量。農民在種植時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提高收益,因此對產量特別重視,在生產過程中超量的使用化肥,不規范的使用農藥,雖然產量有時得到提高,但農藥殘留超標,質量難以保證,受到嚴重威脅,給人民的身體健康帶來隱患。在產業化經營的前提下,注重栽培環境的選擇、技術的推廣、農藥規范化使用等,以保證金銀花的質量。
2.2努力實現產業化經營。金銀花生產要降低風險、提高效益,必須在企業的帶動下,走產業化經營的道路,充分發揮信息、營銷和人才的優勢,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調動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實現生產穩定發展。努力實現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實現產業化經營。
2.3加快優良品種的選育,提高產品質量。金銀花的優良品種選育,應建立種植資源圃及優良繁育基地,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在現有種質的基礎上,采用遺傳育種與傳統育種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栽培試驗、品種馴化、品種選育等研究,選育出優質豐產、抗病蟲害、抗逆性強的新品種。對選育出來的新品種,加大宣傳力度,給與一定的政策優惠,激發農民種植新品種的積極性。
2.4加大科技投入,發揮人才優勢。發展金銀花產業離不開科技支持,要積極申報研究課題,獲得各級政府的支持,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經營,實現金銀花生產和效益的新突破,進一步拓展金銀花市場空間。對缺乏技術的人員通過培訓班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有效開展有關金銀花生產技術的開發、推廣、培訓、服務,以及技術交流與研究,促進平邑縣的金銀花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平邑縣林業局 2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