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林
摘要:在初中時期,班主任的作用與地位決定著他們是新課改的實施者,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中堅力量,本文詳細敘述了新課改對于初中班主任的具體要求,表明了當前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缺陷,以此提出一些提高初中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工作效率
引言
向學生提供學習經歷并得到學習經驗是新課改的重要目標,將學生的綜合發展作為基礎,以學生德育教育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重視學生的綜合發展,從而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改革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發展,這對于老師來說是更高的要求,在學校教育中班主任擔任這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班主任隊伍,對于我國基礎性教育的良好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新課程改革對初中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一)新課改要求初中班主任創新教育理念
新課改對于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因為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其具有的管理理念能夠對其管理的班級產生直接影響,所以,班主任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水平。首先,必須具有增強全體同學的創新能力與實踐精神的理念;其次,能夠關注到全部學生不同的個性發展,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原先的基礎上獲得充分自由的發展;最后,具有終身教育的觀念,列出詳細地計劃開展各類創新實踐活動,積極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使學生具有起終身學習理念。
(二)新課改對于初中班主任心理素質的要求
學生在初中時期正介于幼稚與成熟之間的狀態,在這段時期內,學生身心特點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包含著獨立與依賴共存、自覺與幼稚性并立的特點。與此同時,他們也處在精力過剩且智慧煥發時期。導致了初中生渴望獨立的心態和他人的管教形成了矛盾。所以,初中班主任所管理的學生正處于特殊階段,這就要求了班主任需要具備優良的心理素質。與此同時,班主任還需要具有堅強的意志以及穩定的情緒,通過不斷修養自己的信念和意志,才可以克服各類困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發展。
(三)新課改對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伴隨著不斷深入的新課改進程,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班主任的工作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初中班主任必須正確地引導學生發展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其次,初中班主任需要堅持培養學生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激勵學生發揚自己的創新精神;再次,班主任必須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使學生可以茁壯成長;最后,班主任是需要擔負起整合學科目標的任務,協調好各門學科的老師,使學生得到統一培養;此外,作為班級文化氣氛改革者,班主任需要建立專門的制度以促進班級文化的形成,注重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榜樣,通過榜樣的作用帶動學生的道德修養[1]。
(四)班主任要不斷完善德育方法,豐富德育途徑
初中班主任需要利用學校、社會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完善德育教育方法,在素質教育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校、社會和家庭具有的基礎性作用。與此同時,通過網絡資源的使用,展開內容更加多樣化的德育教育。除此之外,組織一些大型活動和班會課來塑造學生的人格,以此來達到全面推行學生的素質教育和人才培養的目的。
二、當前初中班主任工作具有的主要問題
(一)必須更新落后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
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永遠都是在探索中進行并且最終形成具有特點的獨立的教育管理思想[2]。但是,如今有相當一部分數量的班主任不具備先進的理論水平,在實際工作中缺少理論指導,導致具體的工作僅僅是憑借其個人的情緒進行,用此類方式組織班級中的工作且開展學生的思想工作,絕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與此同時,一些班主任依然沒有走出應試教育困擾,他們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發展,從不考慮學生的各方面興趣愛好及能力。所以,對于一些班主任具有的落后的管理理念必須及時更新。
(二)因為工作壓力原因一些班主任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根據調查可知,全國教師中的80%具有較大的工作壓力,而接近40%教師心理狀態堪憂。初中班主任承受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具有學生在升學方面壓力;其次是與學生學習成績有關的壓力;再次,他們還承受這一些社會上的壓力;最后,自身業務的能力水平也使他們具有很大的壓力。所以,一部分班主任在生理上表現出心跳加快、夜間失眠以及身體酸痛等現象;在心理上表現出焦慮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在行為上表現出記憶力不佳等狀態。所以一部分班主任老師的心理狀態時值得注意的問題[3]。
(三)初中班主任工作方式單一忽視的主體性
班主任自身的言語行為對于學生來說都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當前,依然有很多班主任工作方式單一,對于學生進行專制管理的理念根深蒂固,僅僅注重學生的考試分數,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要。與此同時,在平時的工作中缺少愛心和耐心,對于一些犯錯的學生使用謾罵、諷刺以及體罰的措施來懲罰。所以,增強教師素質和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三、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方法
(一)提高初中班主任的基本素質
班主任必須利用各類渠道學習理論知識來增強自身的素質,這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進行:首先,班主任需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尤其是深入鉆研新課程理念下的一些教育內容;其次,使班主任的培訓課程多樣化,使培訓能夠立足課堂和實踐的機床上,班主任豐富班主任的以后的工作視野;最后,班主任需要將哲學的觀點應用到工作中,通過建立制度與尊重學生個性相互結合的方式,使管理班級的工作獲得更好的效果。
(二)減少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壓力
班主任老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學生的培養工作具有直接影響,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夠培養出心里健康的學生。所以,班主任需要先調整好自身心理狀態,使用諸如運動、充足睡眠以及均衡飲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使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
(三)完善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方法
首先,班主任必須在班級中建立溫馨的育人環境,例如,通過美化教室的環境營造出溫馨和諧的氣氛;優化學生們的心理環境從而激勵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打造和諧的人際關系使學生們能夠共同進步和成長。其次,通過班干部的聘任制度,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管理水平。具體來說,給予學生鍛煉的機會使其自我推薦,這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利;最后,從內心深處愛護學生,改善學生的觀念,從而使學生自身的個性能夠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