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摘要:高中物理作為學習物理最重要的環節,有著和初中物理不同的地方,學生如何實現從初中物理過渡到高中物理,并且掌握高中物理的精髓,實現高效率的學習,是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就高中物理的教學實際經驗,我總結出了一些自己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有趣味地學習物理知識。教師也可以以此為借鑒,開展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一起愉快地教學和學習。
關鍵詞:高中物理;初中物理;建議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學科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學生,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學生,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和學生認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淺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對物理教師教學有所借鑒,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
一、培養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應注意到物理與日常生活、生產、現代科技密切聯系,息息相關。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物理現象,用到了很多的物理知識,如說話時,聲帶振動在空氣中形成聲波,聲波傳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動,產生聽覺;喝開水時、喝飲料時、鋼筆吸墨水時,大氣壓幫了忙;走路時,腳與地面間的靜摩擦力幫了忙,行走過程中就是由一個個傾倒動作連貫而成;淘米時除去米中的雜物,利用了浮力知識;一根直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看上去筷子在水面處變彎折;閃電的形成,等等。有意識地在實際中聯系物理知識,將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使我們明確:原來物理與我們聯系這樣密切,這樣有用。可以大大地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水往高處流”的奇特景觀,用物理學來解釋。沒有興趣的要強迫自己多多努力認真學習,慢慢入門就有興趣了。
二、重視三個“基本”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于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如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于基本規律,比如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即V=s/t、V=(v0+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于任何情況;后者是導出式,只適用于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研究中學問題是常采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例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三、概念與規律緊密聯系
應該知道,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揭露物理現象的本質,物理規律建立了有關物理量間的聯系,它們之間是緊密聯系的。如果把它們隔離開來,脫離物理規律、死背概念定義或脫離概念、形式上對待規律內容,是不可能很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規律的。我們應該通過規律來理解概念,通過概念來掌握規律。例如,功的概念除抓住功的定義式外,應該側重從動能定理、功能關系、熱力學第一定律、普遍的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等角度來理解,即從能質變化、轉化的角度來理解。在電學、光學中,我們越來越著重從能量轉化來理解功,如光電效應中電子脫離金屬的逸出功是從能量轉化來理解的;動量概念應聯系動量定理、特別是動量守恒定律來理解;電阻概念應聯系歐姆定律、焦耳定律等來理解。電阻的定義是R=U/I,按歐姆定律,我們來體會電阻的妨礙作用。串聯電阻、并聯電阻的等效電阻也由U與I的比來理解。從焦耳定律來體會電阻是耗費電能轉化為內能的元件;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掌握不能分開磁通量概念和感應電動勢概念等。
四、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不搞題海戰術
物理課以物理知識為主要內容,科學方法又滲透于物理知識中,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可見,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尤其重要。可以說,中學物理中每一個模型的建立,每一個概念的抽象,每一個規律的提出,每一個公式的得到,每一個實驗的設計,每一個表格的出現,無不閃爍著科學方法的靈光,這一切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認真地“捕捉”。科學的研究方法是獲取知識的門徑,知識的增長是能力發展的基礎。而能力的具備才是一個高素質的公民適應科技化的現代生活。特別是當前社會生活復雜多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類知識迅猛增長,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限的教材里獲得更多的知識?又怎樣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和解決社會生活中、生產技術中甚至科學研究中的具體問題,成為富有創造才能的勞動者呢?這要求大家在學好知識的同時必須提高自己的能力。初中物理知識多是一幅精美的畫,一個很直觀的實驗,摸得著,看得見,注重形象思維和定性分析。而高中不同,定律、定理的推理,概念的歸納與綜合,模型的抽象概括和理想化,這都要我們去理解、去想象。因此,學生要迅速轉變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在“學會”的過程中迅速增加“會學”的成分,逐步在“學會”過程中“會學”起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尤其是獲取知識的能力。
總而言之,學習物理主要是要理解,不要認為聽教師講解就會懂得物理,物理不是想懂就懂的,只有反復思考,探索問題的實質,不斷地獨立思考才能真正懂得,才會求解各種各樣的物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