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輝 常建永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新興技術和科技層出不窮。新技術的產生通常是因為現實之中對其有所需求,在建筑行業,建筑企業和消費者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高支模技術被廣泛的應用于建筑施工之中。國內的大部分建筑企業也逐步開始采用高支模技術,這就提高了我國在建筑工程方面的質量和水平。本文首先對高支模技術進行淺顯的介紹,然后分析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之中高支模技術的具體應用,意在提升大家對于高支模技術的了解和掌握,為建筑行業的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關鍵詞:工程施工;高支模技術;應用
引言
在當前高層建筑施工的過程中,主要應用了懸挑高支模排架支撐這一體系進行施工作業,這一支撐體系自身具有簡潔明確的傳力效果,并且可以保證在短時間內完成工期的任務,在投入方面也相對較低,所以受到施工人員的青睞。但是,現階段我國關于這方面的設計與施工標準并不完善,依然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因此本文重點對實際工程中有關這一體系的設計進行了重點的研究,希望可以解決工期緊張、施工難度大等問題,對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帶來一定的幫助。同時以此為基礎,制定出更加嚴格與規范的標準體系,進一步推廣與應用高支模排架支撐體系。
一、高支模技術的優勢
在建筑工程之中,采用高支模技術施工,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與速度。①采用高支模技術能夠有效的改善建筑在穩定性方面的缺點,提高建筑物的強度,并且降低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建筑材料的多余損耗,不僅節約了建筑施工的成本,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節約資源的目的。②高支模技術之中要求采用鋼析架,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承受外力的能力,提高建筑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從而提升建筑物的整體施工質量,減少了后期為了維護建筑物主體結構所需要耗費的其他資源,變相延長了建筑物的使用壽命。③在建筑工程之中采用高支模技術可以使得整個建筑施工的流程更加清晰明確,所采用的施工平臺技術,對于施工的難度有所降低,簡化了整體施工的過程,同樣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定的施工危險的出現,提高了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高支模的施工技術
(一)高支模的施工技術和管理工作
由于高支模施工存在很大的危險性,要求高支模進行施工前,要編制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經專家論證及監理單位評審通過。要求做好現場施工工作人員的施工現場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同時,在實行高支模的安裝施工過程之中,要求各參與工作人員主動增加自身工作責任感,通過提高工作質量來提升施工質量。施工過程中,由專業技術工作人員來實行現場的檢查,而且各級技術管理人員還需要參與到現場相關的管理工作當中,負責監督和指導每一項高支模的工程,在遇到問題之后需要及時的處理解決,保證施工方案順利地貫徹執行。施工監測人員負責對高支模施工和使用全過程中的監測工作,及時檢查,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高支模的檢查內容主要涵蓋以下幾項:①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質量能否達標;②模板工程當中的組成構件尺寸大小是否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③支撐體系的整體和穩定性能;④支撐體系零部件材料,其可靠性能與安全性能等。要制定一些科學可靠的高支模的檢查制度與監督管理的體系,從而來規范全部施工的流程,不斷地提升高支模的施工技術能力,經過各專業技術工作人員的分工合作來實行施工管理,確保高支模各項技術指標滿足要求。并且,高度重視對高支模施工過程各項檢查當中存有的各種問題,制定科學可行的解決方案,保證及時處理貫徹實施,確保施工質量。
(二)精準測量
在應用高支模排架技術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做到精準測量。精準測量既要對于支架進行又要對安裝位置以及具體工程的施工參數進行,如果有一個部分沒有進行數據的測量或者是測量所得的數據不夠精準,都有可能導致建筑施工質量不達標,甚至出現施工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和人員損失。做到精準測量:①對支架的規格進行精準的測量,不同的建筑施工情況都需要按照不同的規格選擇支撐模板,假如模板的規格高于或者低于的實際施工的要求,最起碼將會導致模板安裝的可靠性降低。以某建筑工程為例,施工人員在進行工程搭建的過程中,沒有對建筑目標進行精準的尺寸以及高度進行測量,從而導致在模板的選用上,規格過小,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無法承受搭建工程的需要,最終導致模板滑落。②安裝位置的測量,在采用高支模排架技術進行施工時,模板安裝的平衡性十分重要,因此施工人員在施工前,一定要進行模板的測量,確定模板兩端的高度,保證在施工過程中能夠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③施工參數,往往施工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可控的情況發生,比如暴雨、大風天氣又比如視覺上的差異,從而導致排架安裝過程中出現問題,因此在施工前要對施工的具體參數已經測量,得到數據后,在按照具體的施工參數設計模板規格,從而實現作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三)高支模驗收
在建筑施工中,高支模不僅起到了支撐的作用,而且還輔助著施工工作人員實現高空作業的完成,其安全性能不但是所涉施工任務完成的保證,更是施工工作人員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支模在搭建完成之后,一定要實行嚴格的查驗工作。檢查驗收過程中,不僅要查驗高支模整體的性能,還要更加仔細的查驗單個支架性能,確保支架間完整的配合。高支模系統作為在土建工程中的支撐系統,應為獨立的系統,禁止與其他架體或設施相連接。在相關設計和工程工序完成之后,專業施工工作人員要及時對于高支模的施工質量進行驗收,未經驗收不得進行混凝土澆筑。要對于高支模每個支架進行認真的復查,并對其各部分之間契合度進行檢測,依據相關的質量檢測規范來進行施工工作,以確保工程的安全順利,把控全部工程施工的進度,確保土建工程質量與水平。
(四)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派專人對支撐體系實行全過程的監護。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暫停施工,除必要的排險人員外,要求其他施工作業人員離開現場。排除險情之后,經安全人員檢查和技術負責人檢查同意后,方可繼續施工。在混凝土澆筑的時候,要求實行分層、分段以及連續澆筑工作,于澆筑層的高度選取上應當依照混凝土所提供能力的程度來實行,并且必須得有間歇時間,從而來縮短澆筑的時間,在澆筑過程之中還應對其進行觀察,觀察其是否有意外狀況,如支撐與模板是否發生了移動或變形等,倘若出現任何的問題都必需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和完善。
結語
通過上文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的研究,只有不斷的完善和改良高支模施工技術,才能在施工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穩固性和可靠性,以此來保障施工的安全和施工的質量。同時,由于城市人口不斷壯大,高層建筑越來越被人們所青睞,施工企業要嚴格操作高支模施工技術及準備前工作。
參考文獻:
[1]劉矯.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與實踐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5,(26):124-125
[2]王澤林.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4(b):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