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艷
摘要:本文對現代工業與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問題進行了探討,文章從闡述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控制的概念入手,進一步介紹了混凝土的科學配制、工地試驗室監督控制、保證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的澆筑振搗、預防混凝土缺陷的發生等等方面的工作要點。
關鍵詞:現代工業與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概念;工作要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也實現了飛速進步,許多現代工業與民用建筑得到興建,而在這些建筑領域中,混凝土是最為常見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的質量如何往往從根本上決定了建筑工程的最終質量,因此必須采取一系列科學的手段和技術,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工作。
一、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控制
在現代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無疑是最基礎的施工材料,針對當前的現代化工業和民用建筑事業發展來說,原材料的質量高低及其在后續中發生的一系列變化,都會對混凝土材料和整體工程的質量形成巨大的影響。為確保混凝土的質量達到既定的標準,在后期的實際生產施工階段,必須要對混凝土的原材料做好嚴格的質量檢測工作,材料必須完全達到技術的性能指標才能將其引用到施工現場內。此外,混凝土材料在運入施工現場后,也必須得到科學的管理和存放,以免出現管理混亂的問題;在后期的一系列操作中,也必須做好科學配制、振搗、實驗室檢測等不同方面的工作內容。
二、混凝土的科學配制
(一)工民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換算
工民建混凝土的搭配比例,必須達到工程技術的功能標準和施工技術的要求,以此確保混凝土能快速參與到施工中,以此滿足工程的強度要求。在混凝土的施工利用中,需要全面了解其功能狀態,并且達到一定的混凝土強度,明確工程施工階段多個作業流程會對混凝土的用量和性質提出怎樣的不同要求,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部分其他的外加劑,從而起到改善混凝土配比及優化其實用性能的效果,這將在后續的作業過程中表現出巨大的價值。
(二)工民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調整
試驗室往往會提前對混凝土的配合比例進行一定的預測和配置,但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往往無法和現場施工環境高度一致,比如當施工的器械設施、輸送方式及距離、現場氣候等要素出現一定的變化時,混凝土的坍落度等特征也將出現一定的變化。為了確保混凝土和易性能達到施工的標準條件,必須把混凝土的水分含量、用水量進行科學地條件。
(三)混凝土配合比
在施工時,必須使用科學適當的技術和施工工藝,使其達到施工的實際要求,方可確保施工工作順利進行,并且滿足工程的強度要求等等。根據常見的配制技巧,使混凝土材料能比較輕松地滿足工程技術的操作要求是相對較困難的,為保證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特征能達到現場施工的條件,比如要有足夠的強度和抗壓能力,就需要在混凝土的結構內部增加必要用量的外加劑,從而幫助混凝土的配比更趨合理。
三、工地試驗室監督控制
混凝土質量控制工作的實際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試驗室操作效果影響的。在實驗室操作的環節中,首要工作就是要使原材料達到既定的質量和性能標準,尤其是變異性較強的砂石等,必須由實驗室工作人員采用特定技術進行取樣及檢驗,對于檢驗中暴露的質量不達標的部分材料,必須將其排除在施工現場體系之外。而試驗室必須根據建筑工程體系內不同建筑結構所具有的不同施工需求,明確混凝土應有的功能,并且完成一系列具有實用價值的操作步驟。水灰比直接與混凝土強度性能緊密相連的一大要素,所以,在進入施工現場前,試驗室需要針對砂、石料質量及水分含量等問題做細致的查驗操作,并且據此對混凝土的用水量進行適當地調節,以此達到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的目的。在施工中,如果出現混凝土坍落度超過標準水平時,則不能準許其入倉澆筑。
四、提高混凝土和易性
和易性這個概念,涵蓋了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動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個特性,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表現不達標時,混凝土或許會存在振搗不實或者內部離析的不良問題,并且引發一定的質量缺陷。在混凝土的和易性達到了一定的較高水平時,毫無疑問可以達到均質密實的混凝土澆筑效果。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在配制混凝土材料時,會更多地選擇水分含量低、坍落度低的材料類型,并且傾向于用振實工藝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提高一系列的工程施工實際情況可得知,和易性條件好的混凝土才會更人員被振實,而且會表現出更可觀的流動性或可塑性,為下一步的澆筑振實工作提供基礎條件,方便振搗工作更便捷地進行,加上這種材料在粘聚性和保水性方面表現良好,所以可以起到減少離析問題出現的作用。
五、混凝土的澆筑振搗
工業建筑和民用建筑工程在混凝土配合比例的設置、原料配料、澆筑工作規范等方面都會有著如出一轍的嚴格要求。在混凝土澆筑成型的過程中,因為工作人員未能按要求振實,就可能會使得工程墻體在后期出現氣孔、麻面、蜂窩、孔洞、裂隙等不良現象。但是因為振搗不科學,從而引發工程表面出現內部蜂窩、孔洞等問題,并沒有引起許多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但毫無疑問,混凝土有內在的質量隱患,會導致混凝土結構物出現不穩定等一系列現象,因此混凝土振搗需要得到相關人員的嚴格監控。
六、預防混凝土缺陷的發生
混凝土質量是否達標,不能只根據外表上的直觀觀察為準,不只是要保證混凝土表面沒有蜂窩、麻面等缺陷,另外還必須保證混凝土強度能達到相關的施工標準。在混凝土強度無法滿足施工標準條件時,監理工作者就必須進行拆毀、二次作業。而只有在混凝土澆筑結束后的28天左右,才能得到一個比較真實可靠的混凝土強度值,對這項性能加以準確把握。因此,監理方、質檢方都需要周期性地查看混凝土材料性質、并據此判斷其與相關規定標準的吻合程度,看混凝土的成份有沒有達到圖紙中明確提出的配合比,看混凝土坍落度試驗有沒有及時完成等,其中坍落度是最直觀地評估混凝土質量的指標,如果坍落度太小會導致振搗不實的現象發生,從而引發蜂窩、孔洞等問題,這無疑是不利于施工進展的。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現代工業與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問題的探討,意義重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控制的概念;并且關注混凝土的科學配制問題;在此基礎上對工地試驗室監督控制、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的澆筑振搗、預防混凝土缺陷的發生等幾個方面進行具體的落實。
參考文獻:
[1]陸福春; 陳俊; 李艷鵬.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施工[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04-12-30
[2]施于勇; 張帆.淺談民用建筑中清水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措[J].甘肅科技,2008-08-23
[3]任彬.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技術探討[J].門窗,2013(08):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