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卓珺 袁安 楊毅堅等
摘要:王琦教授系國醫大師、我國著名的中醫學家、中醫男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在中醫臨床、科研、教育等方面享有盛譽,貢獻卓著。提出的“陽痿從肝論治”,男性不育癥的“腎虛濕熱瘀毒蟲”的發病機理等觀點對男性疾病的診治產生了深遠影響,對中醫男科學的發展意義重大。其運用經方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少弱精癥療效顯著。
關鍵詞:少弱精癥;臨床觀察;六味地黃丸
中圖分類號:R698+.2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5)05-0031-02
隨著環境污染的增加,男性的精子數量和質量都在明顯下降。由于男性不育癥病理機制復雜,對其治療也沒有確切療效。輔助生殖技術的開展雖然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由于費用高昂以及它所帶來的一些倫理問題,輔助生殖方法并不是解決男性不育最好、最有效的途徑。而中醫對男性不育的診治有其自身優勢。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不育的定義是至少有12個月不避孕性生活史而仍未受孕。即一個男子與女性伴侶同居12個月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而沒有使女方懷孕,排除女性問題者,可診斷為男性不育。而少、弱精癥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縱觀文獻,對少弱精癥的中醫治療大都采用溫補腎陽、滋補腎陰、清熱利濕等方法,診治方法雖多,但實際的的臨床療效卻不盡人意。而以腎陽虛、腎陰虛、濕熱立論診治精子活力低下癥者比比皆是。王琦教授系國醫大師、我國著名的中醫學家、中醫男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在中醫臨床、科研、教育等方面享有盛譽,貢獻卓著。提出的“陽痿從肝論治”,男性不育癥的“腎虛濕熱瘀毒蟲”的發病機理等觀點對男性疾病的診治產生了深遠影響,對中醫男科學的發展意義重大。其運用經方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少弱精癥療效顯著,學術有幸伺診三載,所學頗豐。現報道如下。
1研究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研究共觀察少、弱精子癥患者120例。其中少精癥20例,弱精癥56例,少、弱精癥44例。年齡:25歲以下14例、26歲~30歲42例、31歲~35歲47例,36歲~40歲11例,41歲以上6例。職業情況: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17例;專業技術人員:24例;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19例;商業、服務業人員12例;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14例;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21例;軍人:8例;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5 例。
2研究方法
2.1診斷標準
2.1.1男性不育癥的診斷標準(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第四版的診斷標準)至少有12個月不避孕性生活史而女方仍未受孕,可診斷為男性不育。
2.1.2男性不育癥精液參數異常標準(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第四版精液參數異常標準)少精子癥:精子密度低于20×106/mL;弱精子癥:具有前向運動的精子少于50﹪(a級加b級),或快速直線運動精子(a級)≤25﹪;
2.2納入標準①符合男性不育癥的診斷標準;②符合少精癥精液參數異常標準;③符合弱精癥精液參數異常標準;同時具備①②;或同時具備①③;或同時具備①②③。
2.3排除標準①配偶有不孕癥;②性功能不正常者;③生殖器官畸形或有器質性病變或先天發育不良者;④服用影響生精精子活力藥物者;⑤嚴重的精神或心理異常。
2.4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男性不育章節所列的療效評定標準。痊愈:配偶受孕;顯效:配偶雖未受孕,但治療3個月后,其精子數量、活動力正常;有效:治療3個月后,精子功能檢測雖不正常,但精液常規檢查有群級間改善;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
2.5治療方法方藥:以加味六味地黃丸隨證加減: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桑椹、枸杞子、 菟絲子、仙靈脾、香附、桑枝、桑葉。隨癥加減:夾濕熱者加蒲公英、敗醬草、天花粉;夾瘀者加川芎、水蛭、桃仁、紅花;夾“蟲”(支原體、衣原體等病菌微生物感染)者加百部、蛇床子。服藥方法:1劑/d,分2次水煎服,每次200 mL,30d為1個療程,連續服藥3個療程。
3結果
見表1。
4典型病例
陳某 男 31歲 已婚,初診2010-11-24,主 訴:婚后2年未避孕未育。現病史:患者自訴結婚2年,未避孕,夫妻性生活正常,配偶未孕。患者平素偶有陰囊潮濕,小便色黃,余無不適。大便調,納眠可。舌淡苔薄微黃,脈數。配偶檢查均正常。患者曾到當地醫院診治,查精液分析示“少弱精癥”,予藥物內服(具體不詳),2010年10月14日查精液分析仍示“少弱精癥”,今求子來診。既往史:慢性前列腺炎,否認其他慢性病史。個人史:不抽煙、喝酒。實驗室檢查:精液分析:(2010-10-14)。a級:8.33%,b級:0%,密度:9.115×106/mL。處方:熟地15 g,山萸肉15 g,山藥15 g,丹皮10 g,茯苓10 g,澤瀉10 g,桑枝10 g,桑葉10 g,桑椹子20 g,枸杞子20 g,蒲公英10 g,敗醬草10 g。用法:30劑。水煎服,日1劑,1日2次,每次200 mL。復診2010-12-22,復診:患者訴服藥后無不適,陰囊潮濕好轉。舌淡苔薄白,脈數。處方:熟地18 g,山萸肉15 g,山藥15 g,丹皮10 g,茯苓10 g,澤瀉10 g,香附10 g,桑枝10 g,桑葉15 g,桑椹子20 g,枸杞子20 g,仙靈脾15 g,蒲公英10 g,敗醬草10 g,天花粉10 g。用法:30劑。水煎服,日1劑,1日2次,每次200 mL。服藥完復查精液分析示:a級:14.2%,b級:16.47%,密度:17.23×106/mL。2011- 1-21,三診:患者訴服藥后無不適,陰囊不潮濕。舌淡苔薄白,脈數。處方:熟地18 g,山萸肉15 g,山藥15 g,丹皮10 g,茯苓10 g,澤瀉10 g,香附10 g,桑枝10 g,桑葉15 g,桑椹子20 g,枸杞子20 g,菟絲子20 g,仙靈脾15 g。用法:30劑。水煎服,日1劑,1日2次,每次200 mL。服藥完復查精液分析示:a級:22.07%,b級:19.56%,密度:21.23×106/mL
5討論
王琦教授從“腎虛濕熱瘀毒蟲”立論,用加味六味地黃丸臨證加減治療少精癥、弱精癥以及少弱精癥療效顯著。六味地黃丸是宋代醫家錢乙創制的,原名為“地黃圓”,是根據漢代名醫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化裁而來。六味地黃丸全方為三補(熟地、山萸、山藥)三瀉(澤瀉、丹皮、茯苓),補中有瀉,寓瀉于補,相輔相成。三補治本,三瀉治標,標本兼顧,滋補而不留邪,降泄而不傷正。六味地黃丸在補腎陰的同時養肝健脾,以達先、后天同補之功。腎為一身陰陽之根本,陰為物質基礎,陽為功能表現,物質基礎決定功能表現。腎主生殖,以滋腎陰為主,輔以補腎陽,再佐以臨證加減為治療少弱精癥的有效方法。桑椹、枸杞子都有滋補肝腎的作用。《食療本草》云“枸杞子能益人,去虛勞”;《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發明目”。菟絲子補陽益陰,固精縮尿。《藥性論》云:“菟絲子治男女虛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又主消渴熱中”。仙靈脾補腎壯陽,《本草備要》云:“仙靈脾補命門,益精氣,堅筋骨,利小便”。諸藥共奏補腎陽滋腎陰之效。少弱精癥患者多求子心切、情緒低落、抑郁,加之患病時間長,多有氣血不暢之機。香附為血中氣藥,用之開郁散氣。凌氏的實驗表明六味地黃丸有顯著的促進生精功能,六味地黃湯對Wistar大鼠造模后受損睪丸的曲細精管有明顯的修復作用,還可升高LH、T水平,降低FSH,這說明六味地黃丸可通過調整下丘腦-垂體-睪丸這個性腺軸促進精子的生成[1]。陳氏的實驗研究表明六味地黃湯能夠升高LH、T的濃度,并能降低FSH的濃度,同時對大鼠的垂體、精囊有增重作用,能夠改善睪丸間質細胞及曲細精管的結構[2]。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桑枝具有抗炎[3-4]作用,對由前列腺炎、附睪炎等引起的精液質量低下具有一定作用。鄒氏的實驗研究表明桑葉中含有豐富的Fe、 Mn、Zn、Cu、Cr微量元素[5]。鋅可影響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和睪丸的生精功能。睪丸內含鋅量較高時,生精功能也活躍。王琦國醫大師在治療男性不育癥方面,理論夯實、經驗豐富、見解獨到、療效顯著。
參考文獻:
[1]凌慶枝.六味地黃湯對雄性大鼠生殖系統的影響[J].中成藥,2004,26(7):561-564.
[2]陳健安.六味地黃湯對大鼠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組織器官形態和性激素的影響[J].江蘇中醫,1999,20(3):46-47.
[3]陳福君,林一星,許春泉,等.桑的藥理研究(Ⅱ):桑葉、桑樹、桑白皮抗炎藥理作用的初步比較[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1995,12(3):222 224.
[4]王蓉,盧笑叢,王有為.桑枝提取物及抗炎作用研究[J].武漢植物學研究,2002,20(6):467 469.
[5]鄒盛勤.桑葉中微量元素的測定分析[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4,11(1):44-46.
(收稿日期:201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