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生
摘要:提高教學效率是我們教學追求的永恒目標。趣味是孩子們愛上學習的一個有效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小學生感性認識強、喜歡有趣事物和游戲的特點,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引導小學生轉化學習情緒,喜歡上語文,學好語文,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本人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趣味性談一些經驗和看法,與大家共同分享。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欲望,活躍課堂學習氣氛,讓小學生在興趣中學到并掌握相關語文知識。只要喚起孩子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能大大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讓他們在活潑、生動、快樂的學習氣氛中自覺、自主地去學習語文、愛上語文,從而提高我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一、課堂巧導入,打造有趣的開端。
一堂高效的授課離不開一個良好的開端,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應該從課文導入環節入手,從開端吸引學生學習。比如開始講課以前可以給學生設置一個懸念,把學生吸引住,讓他們集中注意力、帶著好奇心進入學習中。課前導語形式多樣,只有抓住孩子們的心,課堂氣氛才能活躍起來,孩子們的學習情緒才能高漲。常用的趣味性導入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用名人名言導入。
用一些與教學課程有關、能表達主題思想的名人名言,把信息傳遞給學生,可以使孩子們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如我在教《黃繼光》一文的導入,我就用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以此為開端給學生們講解為了黃繼光為民族大義、不怕犧牲的精神。
(二)用疑問導入。
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用疑問導入課文,引起學生的注意,誘發學生的好奇,激發學習興趣感。比如,我在教學《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課時,就向同學們問道:“香港在我國的什么地方?為什么當年香港被割讓給英國?”課堂上有很多學生都積極踴躍的回答這些問題,課堂氣氛一下子變得輕松起來,這時我就從香港的歷史引入了課文的講解。學生們聽起課來也很感興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更激發起學生愛國的情感,孩子們在愉悅的氣氛中參與到了學習中來。
二、把故事、兒歌融入語文教學中,提高趣味性。
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和唱兒歌,讓小學生們喜歡上語文離不開一顆童趣之心。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通過講故事、唱兒歌來吸引小學生,并把它融入到語文教學中,讓孩子們開動思路,讓在暢想中積極主動去學習。
孩子們天性喜歡有趣生動、優美旋律、通俗易懂的兒歌。比如在小學拼音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把這些拼音字母編制成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學生在歌唱中強化記憶、掌握知識、學會知識。 我在一年級拼音“a、o、e,i、u、ü”教學中,就編制了“單韻母發聲很重要,口形發音要擺好,張開小嘴aaa,打鳴兒公雞ooo,白鵝游水eee,牙齒對齊iii,烏鴉喝水uuu,魚兒吹泡üüü”的兒歌,孩子們在有節奏的旋律中快樂的學會了拼音。
講故事也能提高孩子們語文學習興趣,根據語文課文的特點,把平面的文字變成立體有趣的語言,用一些喜聞樂見的故事來輔助教學,生動再現文章中的感情。比如“故事教學生識字法”,根據所學生字構字的特點,把抽象的漢字演化成形象、生動的圖畫,小故事,發揮學生的聯想去理解掌握漢字字、形、義的聯系。如在教學生認識鄉愁的“愁”字時,我就在黑板上一邊一筆一劃的寫,一邊講故事,“在舊社會,一到秋天,窮人由于缺吃少穿,沒有衣食過冬,心里就發愁”。還可以結合祖國大好河山編故事。比如我在《中國石拱橋》一課教學生學習“拱橋”二字時,就找來關于趙州橋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知拱橋的結構和特點,體會古代人民的智慧,這樣在識字中也進行了思想教育。
三、巧用多媒體活躍教學氣氛 ,提高課堂趣味性。
現代多媒體技術能把圖、聲、音、字融為一體,具有活潑、形象、生動的表現特點,為我們目前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如果用多媒體將枯燥、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趣生動的畫面,就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學習起來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語文課堂上我們如果只用直白講述的方法教學,會讓學生覺得學習枯燥無味。小學語文的文章很多都具有豐富故事情節,完全可以用多媒體動畫表現出來。這樣就能讓學生一邊觀看有趣的故事,一邊學習理解語文課文內容,這時如果我們在現場配上有感情且富有感染力的朗讀,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比如我在教《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就精心設計了這樣的內容:在多媒體上播放國產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伴隨著優美動聽的音樂朗讀課文,全面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后離開后的故事,一路上小蝌蚪錯把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當做了媽媽,最后,它們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的過程。當時學生們不知不覺的進入小蝌蚪的角色.上課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整堂課講下來,同學們興致未盡,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用自身的幽默感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
人格的魅力是無窮的,我們老師自己人格特征也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很大影響。為了讓孩子們喜歡語文老師的同時,也喜歡上語文這門課程,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幽默感,而仁愛和善、積極溝通、公正客觀、熱情耐心等是優秀教師必備的優良品質。如果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向以上方向努力發展,平等對待每個學生,耐心熱情的去交流,在語文課堂授課時插入一些幽默有趣的小故事、小玩笑,整堂學就會沉浸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孩子們就會愛上語文這門課程。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充分尊重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真研究教學的方法。想方設法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中來。大膽創新教學模式、保持前進的思維、深挖語文教材的趣味資源,高效優質的完成我們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葉玉成.趣味引領,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20
[2]張麗榮.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研究. 學周刊[J].2014-07-25
[3]施春亞.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探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