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奎鳳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是為了將來能夠讓學生們學到更多知識的一個良好開端,也是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老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合適的學習方法,讓小學生喜歡數學,學好數學,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步發展小學生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生活中是離不開數學的,老師可以把教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讓小學生們理解和掌握好數學知識,運用好數學知識,讓我們的生活因為學好數學可以更加的豐富多彩。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是小學數學老師們一直關注和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有效途徑
隨著課程不斷的改革,老師的課堂教學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答疑解惑了,而是要學會去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認識數學,領會數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起著決定因素,既是引導者,又是組織者,還是合作者。筆者結合多年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分析和總結,提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幾個有效途徑。
一、吃透新課程的理念,吃透教材,巧設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新課標的誕生,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教學觀念,逐漸淡出教學陣地。新課標中指出,老師是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倡導以生為本,讓學生們在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下主動探索新知識,快樂的學習。老師要吃透小學數學教材,掌握教材數學知識的重難點,以及教材里每道例題和練習題的編者意圖。數學這門學科系統性很強,知識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任何新知識都有舊知識有關。老師只有掌握了知識的系統性,才能做到瞻前顧后統觀全局,所以教學時要注意理解事物本質的概念性,研究單元各部分的聯系。老師理解的深,研究分析的認真,才能在課堂教學時對學生們點撥到位,事半功倍。老師備課時,分清準備題和例題的意圖以及主次,并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選擇合適的方法,運用最佳的情景進行課堂教學,心中有數,完成教學目標和提高課堂效果。
二、嚴謹的課堂紀律,寬松的課堂氣氛
小學生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一節課40分鐘,如果讓學生坐著認真聽講很不容易,小學生們容易做小動作,開小差,非常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講很多道理,但效果并不明顯。老師要巧設情境或者引用有趣的故事來讓學生們主動的坐好,有興趣的認真聽課。要想讓小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必須提高他們的主體意識。而喚醒和增強這種主體意識,要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如果教育沒有情感和愛心,就像池塘沒有水一樣。老師要從多方位給到學生們愛,了解和關懷學生,不斷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要輕易去否定他們,要多鼓勵,恰當的指引,讓學生們覺得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上,不但要有嚴謹的課堂紀律,又要有寬松的課堂氣氛。
三、開發校本教材,從生活中提取有價值的教學方法,培養能力
老師在課堂教學的設計過程中,要超越教材,開發校本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但又不受教材的束縛限制,可以根據學生們的情況調整教學內容。讓小學生們感受到我們的生活和數學是形影不離的,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激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讓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都有良好的互動。比如:在"人民幣的認識"這課的教學中,在班上設計出一個模擬購物情景,可以把班里的學生分成兩組:一組買東西的、一組賣東西的,讓學生們在一買一賣中學會認識價格,學會計算簡單的元角分,讓學生們在此次的教學活動中,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激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每當在新課程開始之前,我總會巧設提問,讓小學生們帶著問題進行預習。在預習中小學生們可以了解到哪些方面是難點,上課時注意聽講重點解決自己的難點。首先讓小學生們先自己做做書上的復習題,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其次在他們預習例題時,不要直接看書上的解答,要把答案蓋住自己先試試看,如果不會,先思考一下再去看答案。如果可以做出來,再看看書上的方法是否比自己的更好。再次,在預習的過程中,有什么想法或問題可以記錄在紙上,看看老師和同學是如何思考和解答的,聽課時能注意到這個問題。最后選擇幾道課后練習題嘗試做一做,看看自己掌握的情況。小學生們通過課前預習可以減低學習新課的難度,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也可以獲得成功體驗的喜悅,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也培養了小學生們自學的能力,促進他們可以自主學習,對于教與學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科學的課堂評價可以推動課堂教學活動
新課標中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有很高的要求,目的是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老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恰當運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比如你真棒!你真行!不簡單!了不起!一個激勵的眼神,一句贊美的話,就能催生孩子們的真善美,激發潛能。激勵比訓斥更容易調動孩子們的上進心,增強自信心。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并考察學生們是否更積極主動的學習了,是否更有學習數學的興趣了等等,來關注學生們的學習結果,關注他們的情感和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水平。老師除了單向評價學生以外,還要組織學生們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實現學生的自主評價。指導學生們如何正確的有建設性的進行自評和互評。通過評價,讓學生們不清晰的思路變得清晰,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知識。 評價方式可用書面考試、口試、活動報告等方式,或者用課堂觀察、作業分析等方式,在課堂上、作業中,采用口頭表揚。允許學生不斷評價,為學生開拓足夠的評價空間,讓他們在多次的交流評價中發展自我。鼓勵學生除了互評、自評,還要評教材,對教材發表自己的看法、評價老師的教學,使學生沖破束縛,塑造了創新人格,敢想敢說,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
總之,老師要永遠立足于小學生們未來的發展,信任他們擁有的潛在力量,關注他們的成長和學習過程,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為小學生們的發展提供課堂教學的實踐和平臺,不斷提高課堂效果,從而促進小學生們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淺析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實施[J]. 張秀芳. 新課程學習(下). 2013(12)
[2]提高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J]. 金阿忠. 文理導航(中旬). 2012(06)
[3]了解學生心理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 馬冬.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