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8歲了,還有兩年退休,我已經想好了到點就退。誰接我?肯定是行的人接,新陳代謝是必然的。得承認年齡是變革的障礙,年輕人上來,變革的力度肯定比我們更大。有些人對退休這事躲躲閃閃不想說,我不躲躲閃閃,不糾結。退了之后我也不會再管這管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要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強。”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
“如果大家都能靠公平、正當的市場競爭賺錢,誰會愿意冒風險和權力勾搭?真正實干的企業家都對腐敗深惡痛絕。”
——安陽寶鼎礦業集團CEO楊清河
“我的座右銘一直沒變,那就是——理解現實和感知之間的區別;去聰明的冒險而不是魯莽的;享受過程。”
——雷曼兄弟前CEO法爾德
“27歲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場上踩過地雷,潛入敵軍陣地抓過俘虜,親眼看見戰友一條腿被炮彈炸飛……我真的不應該啊!當年在槍林彈雨中沒有倒下去,如今卻倒在糖衣炮彈下;在戰場上沒有當俘虜,卻成為金錢的俘虜。我實在愧對黨,愧對組織,對不起我的家人!”
——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正廳級)鐘金松(經查,鐘金松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利益,先后多次收受巨額賄賂;違反廉潔自律規定,多次收受他人紅包禮金)
“我就是永福。不會有任何人是我的老板。我是搭檔。”
——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原UC創始人俞永福
“為什么要在H股上市?聯想今天如果在A股上市的話,我相信市盈率會高得多,但是我們覺得在H股上更加規范、更加透明,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業績會和股價有密切的關系,而不會由于其他因素使我們的業績和股價脫鉤。”
——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
“人家說我是營銷高手、營銷女皇,但我跟你說,我沒有任何訣竅,我只有兩個字——誠信。一定要讓你的經銷商、合作者跟你共贏,在這個基礎上任何決策別人都會相信你,別人也會聽你的。如果我們老是想到自己的利益,你的決策就實現不了。”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清朝時我們曾經裝備過全世界最強大的軍艦,但沒有逃過挨打的局面,因為當時我們的體制不對。一個良好的體制最重要的體現是尊重我們的企業家,建立尊重企業家的制度才是我們國家真正強大的根本原因。”
——中信建投董事總經理張昕帆
“海爾轉型的過程實際上是從過去傳統的組織結構變成創業孵化平臺。海爾的主要能力是制造非常好的產品贏得用戶和品牌。現在我們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孵化創客。企業不再是一個管控的組織,而變成一個平臺化的生態系統。我們企業內部現在一共有三類人,一類人是平臺主,是創建平臺的。一類人是小微主,6萬的人企業變成6萬個小企業,每個人都是創業初期。然后就是創客,海爾內部人人都是創客。所有人都是圍繞著用戶來去進行創新。”
——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
“優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無不根植于其獨特的企業文化中。一家親文化是立白文化的核心。我提出立白集團要按照‘一家人,一家親,百年立白,百年客戶,終身員工這個核心來發展,不能偏離。”
——立白集團董事長陳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