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學鋒
上市公司的規范化,很多時候,關鍵是程序得對。獨董必須堅持這種程序的規范。否則,就容易是老板說什么就是什么。有些企業上市不久,沒有程序意識,在程序管理上往往很差,這種現象在民企比較普遍。堅持程序正義方面,作為獨董得下很大的功夫跟老總溝通。有時候說一次不聽,還得說第二、第三次。
話說某上市公司大股東占款東窗事發,獨立董事龍濤提出解決方案后,主動辭職了。“他們這個事情做得太過分了。我要是不辭職,不足以表示我的不滿。”曾獲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獎“最具影響力獨董”的龍濤對《董事會》記者表示,“獨董要自己立得住,敢于說不。”
“你們瞞著所有人”
1994年出任H股上市公司洛陽玻璃獨董,1996年任A股公司王府井獨董,21年來出任巴士股份、江西銅業、慶鈴汽車、北辰實業等十多家上市公司,以及國投瑞銀基金等基金公司的獨立董事,北京海問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龍濤可謂中國最資深的獨董之一。
他說“不”直至辭職的,是一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優質資產上市了,質量差的資產、包袱包括相當多的人員留在了集團,致使集團生存艱難。此種情況下,上市公司董事長和總會計師私下決定,挪用了一些資金給集團,這樣做了幾年。“后來東窗事發,大家都很震驚,因為董事會的其他人都不知情。我就說,這是個大事,不管你大股東有多大的困難,既然是上市公司,你對公眾是有承諾的,用這種方式,雖然暫時解決了集團的困難,但是不對的。”龍濤說,“當時集團有塊不錯的土地,我堅決主張用這塊地補償上市公司,否則這件事過不去。”
事后,龍濤辭職了,跟公司的人說不辭職不足以表示自己的不滿。事實上,他跟核心當事人即該公司董事長至今私交很好。對方說其實自己也不想挪用資金,但集團確實生存太困難,員工的生計是大問題,找不到其他方法。龍濤的回應是,“我也理解,但這個事肯定是做錯了,而且事情的嚴重之處在于,你們瞞著所有人”。
“關鍵是程序得對”
辭職是履職獨董說不的一種極端狀態,龍濤更多的時候是直接指出問題。
一次,某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上,董秘希望董事長多談公司接下來的項目、項目前景。在現場的龍濤直接表示,這些東西不能說。“你們在座的股東,聽了這些信息,受益了,其他的、更多的股東呢?這種信息不對稱,是有問題的。董事長介紹公司業務的發展,可以在媒體面前給大家一起推介,如果只是在股東會上面對一部分股東說,不規范”。此外,股東大會的程序方面,龍濤也提了意見。后來,該公司董秘致電龍濤,“能不能給點面子,老總開完會就批評我”。得到的回答是,“這不是我給不給你面子,你工作沒有做到位;不能是你要我給你面子,我就不說。”對方稱,私底下怎么說,怎么罵都行。龍濤表示,“會上不說,來得及嗎?我的概念是,不給你一點疼,你不知道改。”后來,該董秘承諾予以改正,并有了實際行動。
有時則是直接對董事長說不。龍濤出任獨董的某企業舉行第一次董事會會議,會還沒開就被要求按照材料簽字。龍濤直接說,“這個不對呀,不能沒開董事會就簽字。這風險多大,什么事都倒簽。這字我簽不了。你哪怕現在開會,雖然召集時間晚了,但是開了。不可以拿一個沒開的董事會會議,說開了會。這是作弊,違法了。”公司有高管稱,輔導券商說這樣可以。龍濤笑言,“我說這個券商該殺。券商是規范企業的,不是出主意讓企業逃避規范的。”對方問怎么辦?龍濤表示,要簽字的話,先開會。“上市公司的規范化,很多時候,關鍵是程序得對。獨董必須堅持這種程序的規范。否則,就容易是老板說什么就是什么。有些企業上市不久,沒有程序意識,在程序管理上往往很差,這種現象在民企比較普遍。堅持程序正義方面,作為獨董得下很大的功夫跟老總溝通。有時候說一次不聽,還得說第二、第三次。”
有時是對國資大股東說不。曾經,某上市公司,國資委作為大股東推薦了一個人做董事長,但在董事會上被投票否決了。“當時,國資委的做法是,我是大股東,給公司發文,提出誰為董事長。但董事們認為,一個不了解的人,如何選為董事長?董事是個人,以個人對公司所有股東負責,而不是對個別股東。董事會會議上,大家覺得很氣憤,硬塞一個董事長。”龍濤說,否決后,當時氣氛很尷尬。半年后,經大家了解、再次開董事會后,此人當選了董事長。
甚至,有時是對政府部門說不。某公司的一個議案,龍濤等獨董認為政府有關管理機關在其中的做法涉嫌違規,后來就加上一條,以有關管理機關批準為董事會通過此議案的前提。
就事論事、敢于說不成了龍濤的履職風格,也體現了某種相對的超脫。“對獨董津貼,我也不缺那幾個錢,我從來沒有問過報酬”。
“敢于跟老總提意見”
證監會主席肖鋼2014年在《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履職指引》序言中指出,“上市公司對獨立董事的角色定位仍有偏差。我國引入獨立董事制度的初衷和目的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對上市公司的相關決策進行外部的監督制衡。但是現實中,一些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更多地扮演了‘咨詢顧問的角色,外部監督制衡職能被嚴重弱化”。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股權結構、文化等原因,上市公司往往權力集中,人治色彩較濃。“現在的企業文化,企業都是聽領導的,老總跟皇上一樣。”龍濤說,“當獨董發揮作用,如果老總希望你對制度建設、決策等有些積極的作用,可能會尊重你的意見,你說的話比較管用、工作比較好開展。如果老總不太重視,獨董作用發揮就會差點。”于是,獨董發揮作用,一方面需獨董要自己立得住、敢于說不,另一方面,很需要董事長的支持。
龍濤最早出任獨董,就是彼時公司董事會與管理層高度重合,董事長希望獨董能發揮一些作用,比如跟內部人不一樣的觀點,當時政策層面對上市公司并無設立獨董的要求,這可謂體現了董事長的胸懷、遠見。在一家公司,龍濤去開董事會,會提前到董事長的辦公室,對方給他講想做的事、征求其意見,這形成了一種習慣。
某上市公司,龍濤跟董事長在一個項目上發生分歧,當著所有人,他提出了不同意見。對董事長眼中很不錯的項目,龍濤認為毛利率并不高,公司獲益空間不大,不是好項目。“這個老總心胸開闊,知道我不是為了跟他吵架,我是就事論事。直到現在,他好多的事,都愿意征求我的意見。老總必須有這個胸懷。我有時候說話不是那么好聽的,有什么說什么。不是撿你愛聽的說。我經常有你不愛聽的說。”龍濤對記者表示,“一個公司,應該有人敢于跟老總提意見。這就看老總的包容性了。如果容不得,我這個獨董就不好當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到認可,在卸任多年后,龍濤再次出任了北辰實業、王府井的獨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