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敬惠
養老保險公司應發揮更大價值
文‖徐敬惠

與一般金融產品不同,養老保險既是解決社會養老問題的重要載體,也是服務個人養老財富管理需求的金融產品,因此它同時具備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雙重屬性。養老保險公司是目前中國唯一專業經營養老金管理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與改革中發揮更大價值,最大化展現養老保險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雙重屬性。
中國的養老保險公司應充分發揮專業養老金管理機構的獨特優勢,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與改革的大潮之中發揮更大的價值,重點從四方面找準價值定位。
——社會價值。一般意義上,保險的功能包括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三大部分。過去,保險可能更多地是在經濟補償、資金融通方面發揮了較大的功能,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特別是保險新“國十條”的出臺,保險參與社會管理的功能被提到新高度。養老保險公司應更積極參與到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中,為社會養老財富的積累與個人養老資產的保值增值做出更大的貢獻。
——經濟價值。金融行業的本質在于承擔資金周轉的媒介,促進資金的互融互通。養老保險公司作為金融行業的一份子,很重要的一項職能就是通過養老資產合理高效的投資配置,發揮出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引擎作用,服務和支持經濟建設。
——管理價值。保險新“國十條”提出要運用保險機制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提高管理效率。養老保險公司可以充分發揮機制體制靈活性和管理能力專業性方面的優勢,積極承接政府職能向市場化的過渡以及推動完善企業的公司治理。
——市場價值。任何一家養老保險公司都無法脫離行業整體而獨立存在,也無法脫離行業整體發展而獨立存在。養老保險公司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還應積極承擔推動行業共同發展的責任,尤其是目前國內養老保險行業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更加需要養老保險公司以自身的創新探索推動整體養老保險行業發展與成熟。
長江養老自成立以來便立足于信托型、專業化養老金資產管理方向,牢牢把握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管理價值、市場價值的四方面價值定位,始終致力于以自身的專業服務能力,參與多層次社會保障事業建設、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一是推動企業年金惠及更廣大受眾。長江養老深刻認識到企業年金對于推動三支柱體系建設以及服務廣大企業和職工的重要意義,一直以企業年金業務作為主營方向。2014年底,公司企業年金受托規模和投管規模分別達到438億元和471億元,服務企業超過6000家,覆蓋職工200余萬人。公司還在業內首家推出企業年金集合計劃和標準型養老金產品,以“普惠金融”精神,服務廣大企業與職工的養老保障需求。
二是全力配合監管部門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經過多年發展,長江養老已經在企業年金管理領域積累了充足的實踐經驗和專業人才,確立了領先的市場地位。隨著職業年金運營管理模式的逐步明晰,長江養老將充分發揮自身在養老金管理領域的能力優勢,依托太保集團遍布全國的服務網點,協助各級社保經辦機構積極推動職業年金業務的開展,全力配合監管部門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三是堅持責任投資,堅持為民理財。長江養老堅持“受益人利益最大化”,提出了 “本金安全、適度收益”的年金投資理念。公司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超過40%,年均收益率在5%以上,顯著高于同期CPI年均漲幅和行業平均表現。公司不盲目跟風、不極端冒進,投資組合從未給委托人造成累計虧損,歷史波動率明顯好于行業平均水平,是業績最為穩健的投資管理機構之一。
一是積極參與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養老保險公司憑借完善的業務牌照、豐富的計劃管理經驗、突出的產品設計能力和專業的資產管理能力,在參與國企混改的過程中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已經成為改革的主要力量。一方面,養老金的特征與國資國企改革融資需求高度匹配,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一項重要的社會資本來源。去年,長江養老出資50億元企業年金,成功認購中石化銷售公司1.4%的股權,成為國內第一家以企業年金參與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管理機構,也是上海金融行業唯一一家進入該項目的金融機構,為國資國企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另一方面,養老保險公司能夠在國資國企改革過程中為企業提供量身定做的專業服務。比如以養老保障管理產品為載體,對接改革企業的中長期激勵資金的管理。去年,長江養老受托擔任上港集團員工持股計劃投資管理人,發起設立“長江養老企業員工持股計劃專項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受托管理其員工持股計劃,樹立起上海地方國企的改革標桿。截至目前,長江養老通過參與股權項目、設立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等產品參與了多單國資國企改革項目,涵蓋央企和地方國企,涉及資金規模超過100億元。
二是加快推動養老保險資金創新運用,積極服務國家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在經濟穩增長和城鎮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未來幾年基礎設施建設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對資金的需求將是巨大的。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期限較長、流動性較低的特點,與養老金的長期資金性質非常匹配。
2014年以來,長江養老積極開展另類投資,引入優質投資資源,搭建優質資產與資金吸納和運用的業務平臺。公司先后設立南昌水投、國電集團、申江兩岸等債權投資計劃,不僅鎖定了穩健的項目投資回報,而且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價值,使廣大老百姓也有機會參與分享改革發展紅利。
一是積極承接政府職能向市場化過渡。面對基本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入市的市場預期,公司正在積極籌備,力爭承接相關資金的市場化管理職能,以市場這只手推動政府管理職能的進一步優化,促進社會管理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二是推動完善企業治理。隨著養老保障市場的逐步打開,長江養老充分發揮自身在產品創新方面的專業優勢,以養老保障產品為載體,為企業完善職工養老保障制度、優化薪酬福利和激勵機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有效平衡股東、企業、員工的關系。此外,公司還承接了多家大型央企的企業年金受托咨詢業務。
截至目前,所涉及的年金規模已經超過1000億元。不過,目前中國市場上養老金參與公司治理還處于初級階段。相比較,在美國,養老金管理機構作為機構投資者,能夠通過向公司管理層提出公司治理建議、會下溝通、投票表決、改善董事會結構、影響管理層薪酬政策等途徑積極參與企業公司治理的改進和完善,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同時也獲得持續性的價值提升和長期投資回報。未來,長江養老也將在推動建立和完善現代化企業治理機構方面做出積極的探索與嘗試。
長江養老一直專注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助力行業發展,屢屢開創業內先河,連續五年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成就了自身的市場價值。目前,養老金市場的整體環境正在發生變化,市場機遇不斷涌現,基本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的發展為市場帶來更廣闊的空間,同時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保險、銀行、基金、信托等機構都想來分食養老資產管理市場的大蛋糕。
市場形勢的新變化恰恰說明,中國的養老保險市場已經迎來了成立專業的養老金管理公司的時間窗口。養老保險公司作為專業經營養老金管理業務的市場機構,為推動養老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成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已經逐步顯現出作為市場上一級核心治理主體的潛力和趨勢。長江養老將順勢而為,進一步理順機制體制,走出一條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公司專業化發展道路,以自身市場價值的實現助力養老保險行業新一輪的跨越。
專業養老機構專業服務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受托管理或者投資管理上,更多的是通過體現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管理價值、市場價值的一攬子專業服務來予以體現。而積極有效的改革措施將為引入與完善養老保險的一攬子專業服務創造有利條件。
一是繼續堅持市場化,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現階段應積極探索建立中國的信托型個人養老金賬戶體系。個人稅延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有望年內落地,但該產品很可能將以契約型產品的形態出現。從豐富產品體系、滿足不同客戶差異化需求的角度出發,建議引入真正的中國版IRA,即信托型的個人養老金賬戶,引導居民儲蓄率轉化為養老金替代率。
二是立足已有經驗,打造更成熟的養老金管理模式
基于社會保險資金的屬性和中國國情特點,基本養老市場化投資運作的模式應強調市場化導向,但不能完全的商業化。建議由政府搭建平臺,通過引入有限準入與適度競爭機制,允許更多具有養老金資產管理經驗的專業機構參與推動政府職能的市場化過渡,以此實現養老金運營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專業更強、服務更好。
三是積極探索實踐,不斷拓寬養老金投資范圍
面對市場的快速變化,建議養老金投資范圍能進一步拓寬。比如,優先支持企業年金等養老金資產參與城市優質的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鼓勵投資未上市股權,以及探索在上海自貿區制度框架內開展資金的全球化配置等。
當前,中國的資產管理行業已經進入到一個全面開放與大融合的時代,面對改革浪潮不斷涌動的市場環境,養老保險公司應當充分利用自身對于養老資產管理行業的深刻理解,以及在養老金領域的管理經驗和能力,繼續發揮自身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管理價值和市場價值,為進一步推動養老保險事業的做大做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總經理;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