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薦書
社會物理學是關于想法流的科學,正是在想法流的幫助下,我們才得以提高集體智能,促進智慧社會的形成

智慧社會
作者: [美] 阿萊克斯·彭特蘭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5-4
通過研究數以百萬計的人在智能手機、GPS設備、互聯網等地方留下的“數字面包屑”,大數據的應用已成為一股無法被忽視的力量。在大數據的應用中,重要的是目睹人們實際做了什么,而不是聽他們說自己做了什么。如果運用恰當的社會網絡激勵,我們將能夠切實提高生產率,實現更高效的溝通。
彭特蘭的研究發現,我們可以在不知道任何信息的具體內容的情況下,只通過研究社會網絡中的信息交換模式獲得驚人的生產力提升和預測準確率提高。不管是家庭、公司這樣的小團體,還是城市、國家這樣的大團體,都可以通過對社會網絡的調整,大大提高思想流,讓我們用一種全新的方式看待生活本身。
2015年TED大會推薦必讀書目第1名。
華爾街不僅是金融的戰場,也是人性的試驗場,這里每天都上演著一夜暴富或身敗名裂的華麗戲劇。約翰·布魯克斯選擇了華爾街上12個最富戲劇性的時刻,以小說的筆法敘述了這個舞臺上的奇謀、詭計、泡沫、欺詐、貪婪、崩潰、堅持、不甘…
作者: [美] 約翰·布魯克斯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5-5

2015年第99屆普利策非虛構類寫作獎。
《紐約客》記者伊麗莎白·科爾伯特一一親歷全球生態現場,穿插結合三百年科學認知與最新銳生態觀點,為讀者畫出了今天世界的輪廓:我們的確生活在一個非同凡響的時代,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開始。
作者: [美] 伊麗莎白·科爾伯特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5-5

牛津大學教授柯律格的名著《長物》,以明代文震亨《長物志》一書為例,從物品視角切入藝術史,同時也跨越學科界限,參照社會文化理論,討論明代的“多余之物”——繪畫、書法、青銅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紳精英所擁有的文玩用品,考察它們如何被鑒賞、使用,如何成為被消費的商品,以怎樣的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它們在明代社會生活中的意涵,是一部有關晚明文化消費的經典著作。
作者: (英) 柯律格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15-5
責任編輯:左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