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剛沙河市廣播電視臺,河北邢臺 054100
當前電視農業節目發展的幾點思考
趙偉剛
沙河市廣播電視臺,河北邢臺054100
摘要我國對農業的關注程度開始逐漸增強,國家對三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開創電視農業節目能夠做好宣傳工作,對于解讀三農政策、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反映當前農民的民生、幫助農民發家致富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當前的電視農業節目也有其本身的問題,嚴重制約著電視農業節目的發展,如何提升農業節目的收視率,成為目前農業節目的關鍵問題,為了提升農業節目的收視率、貼近農民生活,實現觀眾與媒體的雙贏,本文重點分析了當前電視農業節目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最后給出了促進電視農業節目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電視;農業節目;發展;思考
我國社會發展快速,信息技術的成熟。我國已經進入到全媒體時代,而農村地區雖然和過去相比有了巨大的改變,但是電視卻依然為當前農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因此在農村地區電視依然是信息傳播的主要工具,擁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而電視要服務于農民,就必須要辦好農業節目,需要根據國家的行政法規,以服務三農為主要宗旨,經過深入了解三農政策,聚焦服務于民創建新型農村。開辦電視農業節目需要注重農業產業建設,能夠向農民推廣最新農業科技,創建一個農村交流致富經驗的平臺,給農村打開一扇更新觀念、開闊視野、創新方法的新視窗,促進農村不斷發展和發家致富。但是從當前農業節目發展的現狀來看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在農業節目播放階段收視率不高,節目內容設定方向不合理、占據的市場份額在逐漸降低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當前電視農業節目發展的關鍵,需要用平民化的視角來拓寬農業節目收視市場,達到觀眾與媒體雙贏的局面。
電視農業節目的主要觀眾是農民,因此在辦電視農業節目的過程中需要從農民的視角、農民的需求出發,以促使農民發展致富為目的電視農業節目。伴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思想觀念的改變,電視依然是當前農村獲取信息的重要通道,也是農村豐富業務文化生活的主要途徑,目前也是主要傳遞和解讀三農政策,給農民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可是當前在一些電視臺進行的一些農業節目有著很多的缺陷和問題,下面對當前電視農業節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
第一,因為農業節目本身的限制,其觀眾都是農民,導致其盈利特別小,廣告承載量不足,使得電視農業節目在開展的過程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不夠平衡,因為長時間不能得到經費上的滿足,讓許多電視臺在電子設備、后勤保障、人才配備上略顯不足,導致電視農業節目在節目的編排與播出時間上具有較大的隨意性。
第二,電視農業節目組對農村與農民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和調查,在進行欄目設置、題材選擇、內容編排等不考慮農民的需求,不以實際為出發點,不能夠從農民在農村的實際生活出發來考慮,不符合農民的心理需求與農村的生產規律。電視農業節目針對性不強和實用性不夠是當前最大的問題,和農村生產生活距離有點遠。另一方面,農業節目不能夠真正熟悉農村的生活習慣,并且在農村收視高峰不能夠將受農民最為關注的信息與節目在此時播放,有時電視農業節目為了獲得最高的盈利,在黃金時間播放盈利性廣告,這樣讓農民失去了對電視農業節目的信任。
第三,電視農業節目在形式上顯得比較呆板,給人的印象比較生硬,不通俗,有時會讓人難以理解。我們知道農業電視節目制作過程比較長,采制難度特別大,需要深入實際了解農村生活,必須要有關于農時農事的第一手資料,要求電視農業節目的記者與編導必須要做到這些。但是許多記者與編導因為各種因素對農村了解不夠深入,不能深入基層做好調查研究,讓農業節目承載的內容不接地氣,表現形式與傳遞內容顯得較為單一,其中說教成分特別多,讓人不容易接受,而一些記者為了趕任務對許多專業術語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生搬硬套到節目中,使得觀眾不能理解和接受,讓電視農業節目呈現單向流動的趨勢,農業節目單方面傳播,農民被動接受,之間沒有基本的交流與互動,使得電視農業節目大打折扣,影響到電視農業節目的收視率。
2.1 貼近百姓生活,尋求合理定位
第一,電視農業節目必須要秉持服務三農的基本理念。因為不管何種類型的農業節目,都需要將自身定位于幫助農民發家致富、做農民的知心朋友、傳播國家政策法規的位置上,需要不斷建立與完善合理的三農咨詢服務平臺,能夠增強節目的服務意識,能夠在電視節目中展現當代農村的新風新貌,讓電視農業節目成為農民離不開的精神食糧。
第二,電視農業節目必須要能夠接地氣。因為主要觀眾就是我們的普通農民,而農民觀看電視農業節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從電視上學到自己急需的農業知識、農業技術,能夠掌握致富的最新消息,能夠獲得國家惠農政策的最新新聞,也需要貼近農民的娛樂節目。所以電視農業節目在內容的編排上必須要符合農民的實際生活需求,能夠將農村文化吸收進來,將實時新聞、趣味娛樂、農村生活等元素加入到內容中去,讓農業節目向著多元化、現實化方面發展。
第三,需要讓電視農業節目的風格不要太壓抑,要顯得輕松愉快。農民在觀看電視農業節目的時候不需要單純的說教式節目,而是想看那種比較輕松愉快的節目,農業節目考慮到這一點就可以快速拉近節目與農民間的距離。采取的可行措施需要注重節目的形式和主持風格,可以大膽的進行創新,打破常規吸收社會上流行元素,在節目的形式上需要呈現出農村生活的原生態,要有濃重的鄉味、土味與農味,能夠在歡快愉悅的氣氛中向農民傳遞有用的知識與信息,來幫助與指導農民來發家致富,確保電視農業節目能夠抓住農民的興趣點。此外在農業節目包裝上需要認真對待,可以使用具有農村特征的片頭來激發農民的興起,要以農民的視角來審視節目內容。電視農業節目主持方面也要打破傳統,主持人要走出演播室能夠深入農村,在農家田園中或者山野街道上,以務實的態度通俗的語言來進行主持,使得電視農業節目具有本土化的氣息,讓農業節目真正融入到觀眾的生活與生產中去。
2.2 拓寬節目內容,多方位尋求節目資源
第一,必須要深入農村,根據農村當前的發展狀況來拓展電視農業節目的深度與廣度,多角度多方位來尋求農業節目資源。因為我國經濟不斷增長、社會不斷發展,農業在涵蓋深度上持續增大,所以需要電視農業節目能夠樹立新型的三農理念,不斷深化改革,讓農業節目的內容不要再局限于農業技術、農業產業、農事方面,還需要深入創新節目理念與內容,從精神、文化、社會生活、道德理想方面來增添農民感興趣的內容,進而可以提高農民的興趣豐富農民的生活。
第二,電視農業節目要能夠凝聚社會力量,集結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來辦好農業節目,提高農業節目在農村中的影響力。例如可以組織農技專家或者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村進行現場指導,為農村送去最新的農業技術與農業知識,解答農民的各項問題,最終提升電視農業節目的影響力與知名度。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村文化生活的豐富,電視農業節目需要以現代的眼光不斷發展,創新思維更新理念,緊密聯系農村生活,深入到基層了解農民生活狀態,能夠以新穎的節目形式豐富的節目內容來吸引農民對電視農業節目的興趣,通過不斷增加農業節目的附加值來適應當前農村的快速發展,提升電視農業節目在農民心中的地位,實現觀眾與電視農業節目的雙贏。
參考文獻
[1]黃蓓蓓.探索辦好電視農業節目[J].新聞傳播,2015 (9).
[2]周敏.淺析電視臺農業節目的創新發展[J].新聞傳播,2015(5).
[3]章欽飛.淺談電視農業節目的現狀及對策[J].西部廣播電視,2014(19).
輕受眾所接受和認可。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39-02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