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成本
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成人、成材。回顧自己的教育生涯,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必須先做到,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
教師要經常使用與學生交流的常用語(你好!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太聰明了、你考慮得太全了、你的方法太好了、加油!請繼續保持、請再用心點、希望挑戰自我、再見!一路順風、保重!)。教育學生講究衛生、講文明懂禮貌、尊老愛幼、獻愛心、關心關愛他人、言行一致、以誠相待、以禮服人、知錯就改,教師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我以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教誨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本著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欣賞學生的目的,并在工作中力求嚴而有度、嚴而有理、嚴而有據、嚴而明確,加強學生的思想工作。我對每個學生都傾注了全部愛心,給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當發現學生有點不舒服時,及時問候(親自買藥、上藥)并與家長聯系;當天氣突然變冷時,總是把天氣預報通告給學生,并叮囑他們適當增添衣服;當發現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習題解決方法不對時,我便及時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當困難生缺少學習用具時,我便及時給予物質幫助,避免學生因此而影響學習成績。
對于“特殊生”的轉化更是任重而道遠。特殊生由于十幾年的家庭與生活環境的影響,可能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因此,對他們的教育要充滿信心、賦予愛心、給予寬容心,試想一個自幼就缺少母愛與父愛、與命運不濟的爺爺或奶奶一起生活的學生,他們能沒有仇視與敵意嗎?他們的眼神、他們的言行、舉止告訴了我,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夸獎和稱贊,他們看似倔強不溫順,甚至和老師頂撞,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很脆弱的。他們非常需要別人的認可和尊重,而且這種需要有時是很小的,只要一個寬容的眼神、幾句心與心的交流,他們便有稍許的長進。
因此,我盡量捕捉希望生、特殊生的閃光點,及時地給予他們更多的表揚與鼓勵,從心靈深處打動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揚起他們生活的風帆,真正做學生的益友良師。作為教師,為了學生好習慣的養成,在一次次強化過程中免不了被學生或其余人誤解為“啰嗦”,但我總是付之一笑——“我是老師,我要真情澆灌我所教的每一位學生”。每當學生初中畢業后,都能夠理解我的“用心良苦”。
教育的藝術——教育的工作對象是學生,只有不斷地摸索,多一些人文關懷,多一些真情交流,通過不斷地完善,讓教育真正為學生服務,讓教育真正深入人心。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