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林
摘 要:現代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能力的提升,以引導學生更好的發展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但我國的現代教育起步較晚,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還存在一定的漏洞,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無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得到有效培養。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傳統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過于重視對學生成績的提升,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為了迎合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需要對傳統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進行改革,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诖?,本文在此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并推動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發展與建設。
一、開展生活教學,引導學生聯系實際
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包含有大量生活中的元素,教師能夠深度挖掘教材,開展生活化教學,以此引導學生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互練習,引起學生的思考與想象,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以《新學校,新同學》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扮演新生入學時的情景,引導學生重新介紹與認識彼此。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展開回憶,聯想到自己進入初中時的情景,由此觸動了學生的情感和記憶,讓學生逐步感受到珍惜新起點的內涵,同時在回憶和聯想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善用提問啟發學生思維
同時,教師應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善于利用課堂提問,通過有效的提問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與限制。
例如,在“兩代人的對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經逐步認識到兩代人之間存在一定的意識差距,因此需要不斷地溝通才能增進關系。此時,教師提問:“同學們,試想一下你們的父母在這個年齡時與他們的父母是如何對話與溝通的。”教師的提問引起學生的思考,能夠引導學生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去構思和想象。
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教師不但幫助學生從新的角度去學習和理解教學內容,更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與探索教學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發散,能夠從更多的角度進行思考。這就啟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同時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
總的來說,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不但迎合了素質教育理念,也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這就需要教師加強教學反思,通過實踐進行不斷總結和交流,提出更有效的培養策略,最終推動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發展與建設。
參考文獻:
郭迪成.初中思品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赤子:中旬,2013(1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