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宗芬
摘 要:就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來說,初中教學在整個基礎教育中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而語文教學在整個初中課程中占的比重是相當大的。另外,做好初中語文教學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拯救高中階段太過注重應試教育而導致學生創新能力普遍退化、缺失的一項重要補救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創新能力
自2001年“新課改”這一教育目標提出以來,在教育工作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只有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真正適應“新課改”和社會新變革的變化和需要,而“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重要工作在于搞好學生的基礎教育——初中教育。
一、初中語文創新教學現狀
就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大部分還拘泥于傳統的給予式教育模式,為了籌備中招考試而采取“填鴨式”教育,不管學生是否接受、是否喜歡,一味追求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的提高,教學工作中的核心目標大多只局限于為應試而學習。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
眼下,我們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社會當中,知識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不斷更新、增加,這就要求我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不斷去挖掘新知識,以學生為主體,擺正心態,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讓學生快樂學習”為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開創真正適合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創新型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能。這就需要我們在初中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1.在語文學科教學目標制訂方面,摒棄過于注重知識灌輸的“填鴨式”教育模式。在教學中要強調新知識的獲取與創新技能的提高,鼓勵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主動去探索,找到真正可以幫助自己理解、記憶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2.在語文課程內容的安排方面,要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相聯系的“活”的知識。比如,在作文課上,可以嘗試只給學生一個標題,不局限題材,讓學生盡情發揮,寫出一篇具有自己見解的文章來,在潛移默化中將“創新”的概念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
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對于接受新知識的興趣。在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鼓勵學生創新實踐,支持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規律去創造一套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而不是將所謂的前輩成功說生搬硬套在他們身上。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不會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在不斷探索中更能愛上解決難題。
4.善于營造學習氛圍。結為語文學習興趣小組,讓學生自由選擇小組成員,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有快樂的心情。在語文教學中注意加強小組成員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同時相互學習小組成員在學習方法總結上的長處,樂于探究學習中的難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會與小組成員合作,規避“單兵作戰”動力不足的弊端,相互激勵。
5.引進多媒體教學方式。改變以往“教師在講臺上講得激情澎湃,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的悲催局面,我們處在信息時代,獲得信息的途徑太多太多,僅僅依靠教師的了解和轉達,未免太有局限性,倒不如將多媒體教學方式引入課堂,在閱讀課或自習課上,讓學生去主動選擇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功底以及創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授日常課程的同時,還要切實將“創新教學”四個字貫徹到實際教學工作中去,這也是與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同等重要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馬列鋒,張檸.淺談初中語文教學對創新能力的培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2(12):123-125.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