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顯微鏡和望遠鏡》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八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第五節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前面所學知識的擴展。讓學生知道兩個凸透鏡的組合所產生的神奇效果,激發學生探索物理知識的熱情。學習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知識,對學生加深理解凸透鏡成像原理,了解科學知識的應用,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都是有益的。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
能力目標: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解釋具體問題,獲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樂于參與觀察、實驗、制作等科學實踐活動。
3.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
難點: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原理。
4.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實驗表格、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
學生:查閱望遠鏡資料、葉脈、細鹽、頭發絲。
二、設計理念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在教學設計中,創造有利于學生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學習顯微鏡和望遠鏡的構造及原理等知識,對學生加深理解凸透鏡成像原理,了解科學知識的應用,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都是有益的。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時體現物理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
三、說教法
1.讀書指導法
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本獲得知識,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演示法
教師通過展示顯微鏡成像原理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使之獲得感性認識,易于理解成像原理。
四、說學法
1.實驗操作
顯微鏡、望遠鏡成像原理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難。課堂中改變了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加強操作性的活動。采用模擬的方法,讓學生利用兩塊凸透鏡的簡單組合,自制顯微鏡和望遠鏡,在學生經歷實踐操作過程中,滲透物理學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
2.自主、合作學習
堅持發展為本,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后,勇于在組內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在合作中,相互取長補短,不斷改進自己的方案,使學生在各自學習層面上取得進步,有所發展。
3.討論法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問題,組織學生協作學習,展開討論和交流,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整個過程,每個學習者的想法都為整個學習群體共享,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通過圖片展示,使學生明白眼睛看到的范圍是有限的,必須借助儀器完成觀察。介紹兩只神奇的眼睛——顯微鏡和望遠鏡。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第一部分 顯微鏡
1.自主學習顯微鏡的結構
(1)通過學生閱讀課本,了解顯微鏡的重要組成部分。
(2)指出實物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結構,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
學生通過看書,收集整理所需信息,培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學習物理的方法。
2.小組討論: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顯微鏡成像原理是本節課的難點。教學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采用多種學習方法。
(1)學生閱讀課本,對顯微鏡成像原理有初步了解。
(2)小組討論,總結顯微鏡成像原理。
(3)教師利用動畫,使學生深入理解,形成清晰的知識脈絡
結構。
3.拓展活動:顯微鏡的制作
學生運用顯微鏡結構和原理,選擇焦距不同的兩個凸透鏡,制作一個顯微鏡。觀察葉脈、細鹽、頭發絲。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并體驗實驗帶來的快樂。
第二部分 望遠鏡
1.小組合作學習望遠鏡
(1)主要組成
(2)成像原理
在合作中,相互取長補短,互相幫助,不斷改進自己的方案,使學生在各自學習層面上取得進步,有所發展。
2.全班交流小組合作學習結果
3.找出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異同點
4.拓展活動:望遠鏡的制作
取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一手握一個,通過兩個透鏡看遠處物體,調整兩個凸透鏡間的距離,直到看得最清楚為止。
設計這部分,意在動手實踐中學生有了感官認識,有利于突破望遠鏡成像原理的難點,并通過學生動手、動腦,體驗、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
5.拓展學習
請學生將查閱的有關望遠鏡的內容在課堂上進行交流,使學生掌握收集、查閱資料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查閱資料的能力。
(三)課堂反饋
通過課堂反饋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1.顯微鏡和望遠鏡中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 ,
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 。
2.用顯微鏡觀察物體時,物鏡對物體所成的像是一個放大的 像,道理就相當于 的鏡頭,目鏡的作用則相當于一個 ,再次對這個像成放大的 像。
(四)交流收獲,體驗成功
通過這節課,你知道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和感想?
小結本課,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所學知識的擴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六、布置作業
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個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體。可以看到水滴就是一個放大鏡。如果還看不清小物體,再拿一個放大鏡位于水滴上方。調節放大鏡與水滴之間的距離,你可以看清楚玻璃板下的微小物體!
作業中設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過程,激發起學生活躍的思維。
七、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到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結構和原理,呈現清晰脈絡。(略)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