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雷++檀璐
摘 要: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與金融行業相互融合,互聯網金融也應運而生,然而互聯網金融在為我國經濟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和問題。本文主要選取P2P借貸平臺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代表,針對其在我國發展的模式、現狀等方面進行系統的分析總結,在此基礎上重點關注P2P借貸平臺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主要從監管層面提出有效的監管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P2P網絡借貸;問題 ;監管
一、P2P網絡借貸平臺概述
(一)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概念
P2P(Peer-to-Peer Lending或Person-to-Person Lending),國內譯為人人貸,即點對點信貸,是指借助網絡技術和信用評估技術,協助放款人與借款人實現直接借貸的中介服務活動。P2P網絡平臺作為中介平臺,借款人在平臺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
(二)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監管現狀
我國P2P借貸平臺在2006年就已經出現,然后開始迅速發展起來,國內登記注冊的P2P網絡借貸平臺數量由2009年的9家增長為2013年第一季度的132家,增長速度非常迅猛。
與此同時,我國P2P借貸平臺的成交額也快速增長,我國2009-2013年P2P網絡借貸平臺的交易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不過增長率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而且由于貸款審核未能通過等原因最后真正能夠實現的成交額并不多。
二、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監管面臨的問題
(一)P2P借貸平臺中缺乏完整的內控制度
在P2P平臺借貸中,借貸雙方的資金需要借助中間賬戶來處理借貸雙方之間的資金往來,但是目前我國并沒有專門針對于中間賬戶的監管政策,雖然目前P2P平臺都對外宣稱采用第三方支付方式來實現資金托管,然而事實上卻是P2P平臺往往在第三方支付上開設一個虛擬賬戶,然后讓用戶在平臺上進行充值,雖然在此過程中,用戶可以看到自己的資金使用情況,但是這部分資金被存放在虛擬賬戶中,資金的調配權仍然是在P2P平臺手中,有一定風險。而且,當前的P2P公司并沒有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使得公司的業務人員能夠輕易挪用客戶資金,加之部分從業人員素質低下,導致“卷款跑路”事件時有發生,給投資者造成巨大的經濟與精神損失。
(二)針對P2P借貸平臺的外部監管體系不完善
自從P2P網絡借貸平臺在我國出現并發展以來,大部分依靠網絡借貸平臺成立起來的金融機構,其資金主要為民間資本。這些私人金融機構在信用和技術方面存在較大風險,也沒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同時這些金融機構游離在監管空白地帶。我國還沒有形成從上到下統一的監管模式,因此,各級監管部門還不能分工明確實施有效的監督。P2P借貸平臺頻繁的進行違法違規活動,不僅擾亂了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還嚴重損害了我國金融理財人員的合法權益。所以,國家監督管理部門必須明確權責和進行分工,切實加強對P2P借貸平臺的管理。
(三)缺乏規范P2P借貸平臺的專門性法律法規
在當前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目前的互聯網金融涉嫌非法集資來吸收公眾存款的主要有P2P平臺,我國目前并沒有統一的監管法規和有針對性的法律文件,因此違規經營以及“非法集資”事件常有發生。
P2P網絡借貸理念引入中國已經過去了七年,國內P2P市場規模更是日趨龐大,各種模式的P2P公司也是如雨后春筍般露頭,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在平臺中進行投資。但必須正視的是我國P2P業務當前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運用現有的法律制度,對其性質依然難以進行準確的界定。P2P網絡借貸從形式上看是一種借貸行為,但由于在這一借貸行為中并不存在類似銀行的中介機構,所以這種借貸行為實質屬于直接融資。在國內還沒有明確法律出臺限制的情況下,監管中容易出現模糊P2P網絡借貸與非法集資的界限的情況,存在部分平臺以P2P網絡借貸為掩護踩在非法集資的線上。
三、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對策
正是由于我國P2P借貸平臺尚處于發展完善階段,仍存在諸多風險和問題,因此需要行之有效的政策來保障P2P借貸平臺的健康穩定發展,更好的發揮作用。
我國的P2P借貸平臺需要適度、協調和審慎監管,根據不同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具有不同風險特征、不同規模,逐步建立起分類分級的管理制度,實行差異化監管政策。
同時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監督的作用,從而維護金融系統的穩定運行。
(一)加強P2P借貸平臺企業內部監督
注重P2P借貸平臺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道德素質,認真做好風險提示和信息批露的相關工作,做好資金的托管工作,實行清結算分離制度,避免由于人為的操作失誤或者其他道德方面的原因,損害投資人的利益,阻礙我國互聯網行業的健康
發展。
在此過程中也要注意加強金融創新。鼓勵金融行業積極的進行金融制度創新,不斷推出新的金融創新產品,來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同時也要注意利用高科技手段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好客戶的信息,保障客戶資金的安全。另外加強和其他互聯網企業的合作,彼此取長補短,提升競爭力,從而達到互惠雙贏。
(二)強化對P2P借貸平臺的外部監管
1.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加快立法工作,加快P2P借貸平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從法律層面首先明確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以及市場準入門檻等,規范市場交易者的行為,制定相關的法規和文件,來規范互聯網平臺的正常運行,防范金融犯罪。
2.完善我國的P2P借貸平臺金融監管體系
(1)設立專門的P2P金融監管機構,探索新的監管模式,同時注意加強國際間網絡金融監管的合作。
(2)建立國家的網絡金融管理體系,明確P2P借貸平臺的業務范圍。
(3)確定P2P借貸平臺的市場準入門檻,完善市場準入標準。
(4)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斷地創新與完善監管手段,建立好風險預警機制,做好應急預案的工作,加強專門針對P2P借貸平臺的非市場監管。
3. 完善P2P借貸平臺的發展環境
我國的P2P借貸平臺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需要政府給予必要的財政補貼和支持,不斷優化其發展的環境,正確引導P2P借貸平臺的發展;同時也要注意我國征信體系的建設,真正做到讓“讓失信者寸步難行”。另外可以搭建P2P服務平臺,來推動其發展。
(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
加強行業組織建設,成立相關的行業自律協會來加強行業間的自律,規范日常的經營管理,為P2P借貸平臺金融機構提供咨詢和服務,扮演好解決糾紛的中間人角色,更好的發揮好協調溝通作用。
目前我國建立了P2P小額信貸協會、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同時各地也逐步成立區域互聯網金融協會,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GAO. Person-to-Person Lending,New Regulatory Challenges Could Emerge as the Industry Grows [R]USA. Congress United States,2011.
[2] Freedman S and Jin G Z.Learning by doing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evidence from Prosper.com [D].University of Maryland & NBER,2009:1-22.
[3] FCA,Regulatory Approach to Crowdfunding over the Internet and the Promotion of Non-readily Realizable Securities by other Media,2014.
[4] 陳中,劉士余 . 正調研互聯網金融監管措施 [N]. 證券時報 , 2013,8(14).
[5]杜曉宇.日本預付卡法律制度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金融發展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