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遼寧省丹東市航海運動學校 遼寧丹東 118001)
青少年皮艇運動員和劃艇運動員的身體結構和體成分
馬達
(遼寧省丹東市航海運動學校遼寧丹東118001)
摘要:身體構造、生物年齡、一般健康狀況、精神因素以及身體的適應性是競技項目選拔人才的標準。此次研究目的是分析皮艇運動員和劃艇運動員身體結構和體成分的差別,得出的結論可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該研究選擇的研究對象為年齡在17~22歲之間的青少年男性運動員40人,其中皮艇運動員20人,劃艇運動員20人。體成分的測量采用生物電阻抗法,使用Heath-Carter方法確定身體構造類型,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方法。形態學特征試驗證明皮艇運動員和劃艇運動員的研究參數有顯著性差異,我們發現成績好的皮艇運動員會比劃艇運動員身高更高,而且皮艇運動員身體下半部分較劃艇運動員更為發達。
關鍵詞:體型體成分皮艇劃艇
人類從遠古時期開始使用船,并用于旅行、捕獵和戰爭等活動。而且根據實際生活的需要制造了各種各樣的船,直到今天美洲的土著居民伊洛魁族人仍在使用獨木舟,愛斯基摩人也仍在使用皮船[1]。皮劃艇運動在1936年的第11屆柏林奧運會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皮劃艇包括皮艇和劃艇兩種小艇,皮艇和劃艇的區別在于劃艇是在相對平靜的水面上進行,如河流和湖泊,皮艇是在海上進行。皮艇和劃艇都是技術性非常強的運動,對于參加這項運動的人有特別的力量要求。皮艇有甲板覆蓋并有一個座艙,運動員坐在座艙內面向前方使用雙葉槳。與皮艇相比劃艇是開放式的而且沒有操舵裝置,運動員采取跪姿使用單葉槳[2]。
皮劃艇運動的生理學特點有以下幾點:(1)節律性、系統性、周期性運動;(2)皮劃艇運動員運動間歇狀態下脈搏平均每分鐘55次,心臟射血量大約90 mL,肺活量大約5400 mL[3-4];(3)肌肉收縮和松弛交替進行代謝增加,可消耗大量能量和氧氣[5-6];(4)皮劃艇運動需要耐力和力量。此次研究的目的是制定科學的標準,用于選拔優秀人才。我們認為身體構造、生物年齡、一般健康狀況、精神因素以及身體的適應性是競技項目選拔人才的標準。因此我們針對某皮艇劃艇少年隊運動員身體結構、身體組成的特點進行比較。

表1 皮艇運動員和劃艇運動員的基本特點

表2 皮艇運動員和劃艇運動員的身體構造類型采用Heath-Carter方法測定

表3 皮艇運動員和劃艇運動員的體成分
1.1研究對象
年齡在17~22歲之間的男性運動員共計40人,其中包括皮艇運動員20人,平均年齡(18.55±1.53)歲;劃艇運動員20人,平均年齡(18.98±1.40)歲。均來自丹東市青少年隊成績優異的運動員。
1.2研究方法
生物電阻抗法檢測體成分使用“InBody3.0”設備,此設備根據身體含水量計算瘦體重、脂肪重、體脂率等。采用Heath-Carter法測定身體構建類型,這種方法測量的內容有身高、體重、肘部寬度、膝骺寬度、臂圍、小腿圍。
1.3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全部數據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運動員研究參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的方法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基本形態學特征
兩組運動員基本形態學特征的統計學分析見表1,包括身高(BH)、體重(BM)、體重指數(BMI)。研究發現皮艇運動員的身高(182.6±5.8)cm,顯著高于劃艇運動員的身高(174.3±6.9)cm;皮艇運動員的體重與劃艇運動員的體重無顯著性差異;劃艇運動員的體重指數(24.1±1.2)kg·m-2,顯著高于皮艇運動員的體重指數(22.8±0.9)kg·m-2。
2.2體型分析
兩組運動員的體型分析見表2。皮艇運動員中胖型體型者人數與劃艇運動員無顯著性差異;劃艇運動員中肌肉型體型者人數(4. 7±0.5)顯著高于皮艇運動員(3.7±0.5);皮艇運動員中瘦型體型者人數(3.1±0.7)顯著高于劃艇運動員(2.2±0.5)。
2.3體成分的比較
皮艇運動員和劃艇運動員體成分的比較見表3。皮艇運動員瘦體重較劃艇運動員無顯著性差異;兩組運動員脂肪重無顯著性差異;劃艇運動員體脂率(0.81±0.02)%顯著高于皮艇運動員(0.78± 0.02)%。
只有具有良好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的運動員才能夠在國際重大賽事上取得滿意的成績。身體構造可以作為運動員成績的預測參數[7]。之前有研究發現皮劃艇運動員的特點有:強健的骨骼、較高的身高、較大的體重、長上肢、健壯的胸部和上肢[8],以及窄的臀部和較瘦的下肢[9]。有研究表明身高在180~190 cm的皮劃艇運動員最有可能獲得好成績[9]。該文研究發現成績好的皮艇運動員身高顯著高于成績好的劃艇運動員。劃艇運動員中肌肉型體型者顯著多于皮艇運動員,而且劃艇運動員中瘦型體型者顯著少于皮艇運動員。對部分體成分進行分析發現,皮艇運動員和劃艇運動員體脂率都較小,但是劃艇運動員體脂率顯著高于皮艇運動員,兩組運動員都有較高的瘦體重,但并無顯著性差異。上述結果表明,兩組運動員的訓練目標都是增強力量、提高速度,這都會導致肌肉組織異常發達[10]。目前的研究表明,合適的BMI和生物型可以預測未來比賽中更有競爭力的運動員。
該研究可得出以下結論:成績好的青少年皮艇運動員身高顯著高于劃艇運動員。劃艇運動員中肌肉型體型的比例高于皮艇運動員,劃艇運動員瘦型體型的比例低于皮艇運動員,兩組運動員胖型體型所占比例相似。皮艇運動員身體的下半部分較劃艇運動員更為發達。兩組運動員的體成分也存在差異,皮艇運動員和劃艇運動員體脂率都較小,但是劃艇運動員體脂率顯著高于皮艇運動員,兩組運動員都有較高的瘦體重,但并無顯著性差異。
[1]SteinbrightJ.QayaqsandCanoes:NativeWaysofKnowing [M].Achorage,Alaska:AlaskaNativeHeritageCenter,2002.
[2]NealyW.Kayak:Theanimatedmanualofintermediateand advancedWhitewatertechnique[M].Birmingham,AL:Menasha RidgePress,1986.
[3]MitchellJH,HaskellW,SnellP,etal.TaskForce8:classificationofsports[J].JAmCollCardiol,2005,45(8):1364-1367.
[4]TeschPA.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elitekayakpaddlers [J].CanJApplSportSci,1983,8(2):87-91.
[5]PendergastDR1,BushnellD,WilsonDW,etal.Energeticsof kayaking[J].EurJApplPhysiolOccupPhysiol,1989,59(5):342-350.
[6]ZamparoP,CapelliC,GuerriniG.Energeticsofkayakingat submaximalandmaximalspeeds[J].EurJApplPhysiolOccup Physiol,1999,80(6):542-548.
[7]PeetersMW,ThomisMA,ClaessensAL,etal.Heritabilityof somatotypecomponentsfromearlyadolescenceintoyoung adulthood:amultivariateanalysisonalongitudinaltwinstudy [J].AnnHumBiol,2003,30(4):402-418.
[8]CressieNAC,WithersRT,CraigNP.Thestatisticalanalysis ofsomatotypedata[J].AmJPhysAnthropol,1986(29):197-208.
[9]CarterJEL,RossWD,AubrySP,etal.Anthropometryof Montrealathletes.In:CarterJEL,editor.Medicineandsport:physicalstructureofolympicathletes,vol.16.Basel:Karger,1986:25-52.
[10]KameyamaO,ShibanoK,KawakitaH,etal.Medicalcheck ofcompetitivecanoeists[J].JOrthopSci,1999,4(4):243-249.
中圖分類號:G804.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8(b)-0012-02
Body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Canoeists and Kayakers: Analysis of Junior and Teenage
MaDa
(DandongmaritimeSportsSchool,DandongLiaoning,118001,China)
Abstract:Thesomaticbuild,biologicalage,generalstateofhealth,mentalpredispositionandphysicalfitnessarethecriteriafor selectionofindividualsincompetitivesport.Thepresentstudyaimstoanalysthedifferencesinbodystructureandcompositionof canoeistsandkayakersandderiveconclusionsregardingthecriteriaforselectionofindividuals.Theresearchwasconductedona groupof40menagedbetween17and22:20kayakersand20canoeists.Bodycompositionwasexaminedbymeansofbioelectrical segmentalimpedance.BodybuildtypewasdeterminedusingtheanthropometricHeath-Cartermethod.Statisticalanalysiswas performedusingthet-test.Theexaminationofmorphologicalfeaturesreveals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studiedparametersbetween thecanoeistsandkayakers.Wefoundthatcompetitivekayakersshouldbetallerthancanoeists.Thelowerpartofthebodyinkayakers ismoredevelopedthanincanoeists.
KeyWords:Somatotype;Bodycomposition;Kayakers;Canoe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