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錫銀(寧夏大學體育學院 寧夏銀川 750021)
銀川市老年人晨練狀況調查研究
曾錫銀
(寧夏大學體育學院寧夏銀川750021)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目前銀川市老年人對晨練的認知情況、鍛煉場所、晨練動機、晨練頻率、晨練強度、晨練時間以及參與社區體育現狀、身體健康狀況等方面深入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銀川市老年人晨練的態度比較積極,鍛煉場所以公園廣場和小區綠地為主,鍛煉的動機以防病治病為主。該研究從健康老齡化角度出發,提出其發展對策,以增強老年人的體制,提高生活質量,從而促進老年體育朝著健康、科學的方向發展實現健康老齡化。
關鍵詞:興慶區老年人晨練健康
該文以銀川市老年晨練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對銀川市老年居民的晨練狀況進行了調查和分析,以期得到老年人晨練的科學鍛煉方法、強度、頻率等,為更多的老年人參加晨練提供科學依據。
1.1研究對象
以銀川市晨練老年人為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
該研究采用隨機與分層抽樣的原則,對銀川市的部分晨練點的約500余名老年晨練者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20份,回收率為84%,其中有效問卷為37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9.3%。
1.2.2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問卷取得的數據,用EXCEL統計軟件進行了統計。
2.1老年人對晨練的認知情況
在對參與晨練運動的調查中,有74.7%的老年人喜歡參與晨練運動。與一些城市相比較,銀川市老年人對晨練的認知度相對較高(表1可以看出),那么說明在老年人的主觀方面接受了晨練運動,那么這樣就可以為老年人的晨練運動開展提供更好的鍛煉基礎。這些人之所以喜歡參加晨練,很大原因是他們從晨練中得到了好處,與部分晨練老年人交流得知,他們參加晨練的年限較長,而且晨練讓他們的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不少以前有慢性疾病的人病情都慢慢減輕,恢復健康了。
有23.3%的老年人表示對參與晨練運動的態度不是很積極,原因比較簡單,這些人都是剛剛參加晨練,原因是在家里呆著沒有事情可做才過來參加晨練的,他們還沒體驗到晨練的好處。
由表1可以看出,對參與晨練運動態度表示不喜歡的老年人只占到2%,但原因很復雜。其中不乏從小就對運動了解很少,缺乏起碼的感性認識;一部分老年人由于身體原因對體育鍛煉冷漠,過于瘦弱、肥胖,認為自己不適合參加晨練運動;部分老年人認為能力差,怕參加晨練會丟面子;還有部分老年人天生不喜歡運動,寧愿跟人聊天也不愿意參加任何體育運動。但他們確不得不來參加晨練,很大原因是身體的需要,因為生病,醫生囑咐他們要適當參加鍛煉來恢復身體,但是我相信,他們會慢慢的嘗到參加晨練的甜頭,會在不久的將來也喜歡參加晨練。

表1 銀川市老年人對晨練的認知情況調查
2.2老年人晨練的鍛煉場所
體育鍛煉場地設施是晨練點老年人鍛煉者參加鍛煉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前提保障。從表2中可以明顯看出,銀川市老年晨練者主要的健身場所多集中在公園廣場、小區綠地、街頭巷尾等健身場所。這是因為大部分晨練者都選擇離家較近的場所,這樣比較方便,而且這些地方比較寬闊,易開展集體體育活動。老年人參加鍛煉都選擇運動量小、簡單的、集體的體育項目。
可以看出在公共的體育健身場地、學校鍛煉的較少,去收費健身場所的老年鍛煉者非常少。這說明,公共的體育設施開放不足,滿足不了鍛煉人群的需求。老年人在鍛煉場所的取向上更傾向于免費、方便等原則,這與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點有密切關系,而且這些地方有一部分簡單的鍛煉器械,往往是自己一個人鍛煉,人與人之間沒有交流,氣氛不好;也因為這些地方離大家居住的地方較遠,老年人感覺不方便。
2.3老年人參加晨練動機
從晨練目的分析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銀川市老年居民參加晨練的最主要動機是強身健體和防病治病,其比例分別為57.3%和51%,這說明老年晨練者非常渴望獲得身體健康和精神上的滿足需求,也說明老年居民認為晨練能夠滿足老年人的身心需求,與部分參加晨練的老年人交流得知,他們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身體逐漸衰弱,體質嚴重下降,而在退休之后,突然有一種空虛感,無事可做,所以他們就選擇了鍛煉身體,希望能鍛煉身體,釋放身心。所以社區體育和組織老年人體育活動時可從老年人鍛煉目的的身心需求角度出發較易獲得理想效果。
其次為休閑娛樂和交際朋友,比例25.7%和8.1%,這說明老年人在退休后無事可做,沒有了以前工作時的那種熱鬧感覺,頓時覺得比較孤單,所以才來參加晨練,他們剛開始參加晨練時并不一定是為了鍛煉身體,只是為了排除那種寂寞感。還有很少一部分是為了學習體育技能,比例為3%。
2.4老年人晨練的頻率
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是判定體育人口的指標之一,該調查對參加體育活動的頻度指標的設計共分為五類。
占最高比例的是堅持天天鍛煉的晨練者,占57.4%,可以看出從不間斷晨練的老年人是老年晨練隊伍中的中堅力量。其次是每周3次或3次以上的鍛煉者,占總數的37.3%,也就是說每周三次以上的鍛煉者所占的比例是94.7%,說明老年晨練者的健身意識很強,鍛煉也達到了經常性。所占的比例如此之高,最大的原因就是大部分老年人的閑暇時間較多,閑暇時間是從事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前提,閑暇時間充足,才能為晨練提供時間保證。
2.5老年人晨練的強度
參加體育活動的強度直接影響體育鍛煉后的效果,調查結果顯示銀川市老年晨練者參加體育活動的強度在中等強度或中等強度以上的占總數的11%,這樣的老年人并不是很多,因為老年人的身體處于人生的下坡階段,不適宜大強度的體育活動。而能夠參加大強度鍛煉的老年人往往都是身體保持的比較好的,而又特別熱愛體育活動。這類人往往參加晨練的頻率也比較高,晨練持續的時間,晨練持續的年限都比較長。
而參加晨練在中、小強度的晨練者占到66%,這與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有關,老年人的身體表現為平衡能力和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下降,骨骼肌發生顯著的退行性變化,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性變差,骨質疏松,運輸氧和攝取養的能力下降,靜息時心率變化很小,而最大心率卻下降,呼吸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產生不良的變化,免疫系統的功能顯著降低。綜合來說就是體質衰弱較嚴重。因此,老年人喜歡散步、快走、太極拳、健身器械、民間舞蹈等項目,運動強度相對較小。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參加晨練時間、年限較短的人群,身體素質不是很好,也不適宜參加大強度鍛煉的人群。
2.6老年人晨練持續的時間
時間也是判定體育人口的指標之一,根據實際調查結果,活動時間以30 min為界限,該次調查設定三個指標。調查發現,老年晨練者中晨練時間30 min以下的只占到總數的13.7%,只是一少部分,這部分人由于是剛剛參加晨練,而自身的身體素質又不是太好,不適宜長時間鍛煉。
而30~59 min的老年晨練者有30.4%,55.9%老年人每次持續鍛煉時間都在60 min以上,這與老年人閑暇時間較多有關,閑暇時間是從事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前提,閑暇時間充足,才能為晨練提供時間保證。可能他們參加晨練的強度不是很大,但他們的空閑時間較多,往往會在晨練時持續的時間較長。同時說明銀川市老年人普遍具有健康鍛煉意識,能自覺良好的進行健康鍛煉。
3.1結論
(1)銀川市晨練點老年人從事體育鍛煉的主要特征:對晨練的認知度較高,體育鍛煉以直接參與為主;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較高;進行鍛煉的時間較長;體育人口比例較高。晨練項目一般都是散步、慢走、太極拳、歌舞類等運動項目由于場地缺乏等原因,鍛煉項目也顯得非常缺乏。
(2)老年鍛煉者參與體育鍛煉的場地設施不足。活動場所多為公園、小區綠地內。大部分小區以及公園體育設施嚴重不足,活動場地小,設施陳舊。政府部門組織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對老年健指導較少。在晨練過程中需要科學的指導,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和有經驗的人給與晨練老年人一定技術上的幫助。
3.2建議
(1)加大媒體的宣傳力度,提高老年人的健身意識,讓體育鍛煉成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推廣科學的體育健身觀念,強調體育健身的重要價值,促進健康老齡化。
(2)政府應不斷改善、提供老年人的健身場地設施,讓老年人有一個良好的健身場所。
(3)定期對老年晨練者進行體育鍛煉相關注意事項的培訓,讓他們學會科學鍛煉,以防損傷。
(4)每年給長期鍛煉的老年人免費體檢一次,以此為契機帶動老年人你晨練,同時可以讓社會體育指導員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離家較近的體育場所情況指導不同的老年人進行科學晨練。
[1]施磊.烏市老年人居民晨練狀況調查與分析[D].新疆大學,2009:3-4.
[2]倪京帥,華建軍.忻州市城區晨練活動現狀與調查分析[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2):31-32.
[3]田桂菊.太極拳對老年人的健心機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1):169-171.
中圖分類號:G8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8(b)-01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