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鳳仙
摘 要:面對個性十足的“90后”高中生,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傾聽和對話的良好運用,可以相互增進了解,和諧師生關系,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使師生關系呈現新的面貌。
關鍵詞:傾聽藝術;班主任工作;技巧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成長就像花開,用心傾聽,用心感受,我們會發現每一朵花的精彩和美麗。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育,學生的心智漸趨成熟。如今的高中生對老師不是仰視并崇拜的,而是要求平等,甚至還有了些許挑剔和審視。身為“90后”的他們非常有個性,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都很有主見。但他們畢竟還是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有各種煩惱,犯各種錯誤。這對于與他們朝夕相處的班主任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此,班主任應該多傾聽學生的聲音,才能更加了解他們,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他們敞開心扉,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一、為什么要“傾聽”
1.傾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學生都渴望得到關注,期望受到重視。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性格,對于班主任來說,要了解每一個學生,除了關注他的一舉一動、行為表現以外,更應該傾聽學生的聲音,洞察他們的想法,得到他們的信任,這樣學生才會愿意與老師分享快樂、傾訴煩惱,老師才能知道學生內心真實的聲音,找到問題的癥結,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甚至還可以防患于未然。
2.傾聽,幫助老師提升自己
老師和學生是有年齡差的,少則幾歲十幾歲,多則幾十歲,因此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代溝,尤其是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大數據時代來臨,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獲得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不可否認,中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度和關注度遠大于我們。與學生交流的時候,學生時不時地冒出一些流行語,我們可能聞所未聞,學生易產生老師很老土、落伍的感覺。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尤其是班主任,開發視聽,多接觸、了解新鮮事物,與時俱進。古語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這些新鮮事物面前,學生懂得比我們多,反而是我們的老師。因此,班主任應多與學生聊天,多聽聽學生的談論內容或者加入他們的討論,學生所有的新知識、新視野其實也可以極大地拓展班主任的視聽,這樣既了解了學生的想法,又豐富了自己的知識見聞,甚至還可以讓學生覺得老師也很“時尚”,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3.傾聽,洞察事件真相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的矛盾需要協調解決,比如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科任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學生與家長之間的矛盾沖突。要很好地化解這些矛盾,首先一定要了解矛盾的起因,這三種矛盾中,由于學生不是成年人,考慮事情并不全面周到,又處于青春期,容易沖動。所以,最大關注點還是應該從學生入手。班主任恰當地運用傾聽的藝術,聽聽學生的說法,了解他們的想法,這對于全面了解事態,進一步解決矛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運用“傾聽”技巧
1.傾聽,心靈的對話
傾聽是一種尊重,是心與心的交流,是理解和關愛。《窗邊的小豆豆》里有這樣一個場景,小豆豆因為頑皮而不得不從一所學校退學,在進入巴學園之前和小林校長的第一次交談。這次談話給小豆豆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小林校長四個小時“探著身子非常認真地聽”“在這么長時間里連一個呵欠也沒打,絲毫也沒有厭倦的表示”,讓小豆豆感受到了被尊重、被關愛的幸福。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做到真誠、專注。比如微笑點頭表示贊同,用眼神以示鼓勵,還可以拍拍學生肩膀,握握學生的手。當然,僅是態度的專注是不夠的,在學生的傾訴中,教師適當地穿插一些回應,可以將學生的傾訴引向深處,漸近核心。比如,一天晚上,一個學生突然找到我,表示要和我談心,這個學生非常內向、害羞,在班上也是寡言少語,從未主動與我交流,我覺得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同時我感覺到她一定是遇到了難題。我馬上請她坐下,用溫和的眼神示意,開始了和她的聊天,雖然我表現得非常溫柔,但她總是欲言又止,這時候我就打擦邊球,先關心她的身體,再說說學習,她慢慢地放開了些,這時我就假裝不經意地問問她心情如何,她一下就流淚了,原來是和最好的朋友因為一些小事鬧矛盾,正在冷戰中,希望我能幫忙調解。我通過傾聽,了解了她的想法,明白了她的訴求,這樣才能很好地幫助她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2.傾聽,純粹的聽
有時候,傾聽并不是為了解決問題。有時候學生并不是希望獲得班主任的幫助,只是希望得到關注,分享快樂或者發泄不滿,“吐槽”煩惱,這時班主任扮演的就是純粹的“傾聽者”的角色了。比如,有一次一個男生興沖沖地跑上講臺來問我:“老師,你知道某某比賽嗎?”我隨口問了一下:“是什么呢?”他立馬滔滔不絕地給我介紹開來,原來他是參加了這個比賽獲得了一等獎,很驕傲、自豪,很想和我分享他的喜悅,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這學生是來“求點贊”的,于是我不失時機地對他進行了肯定和贊美,然后說:“這么難的比賽都能獲得這么好的名次,說明你非常優秀,其他方面也不賴的。”結果這個學生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各方面表現都很好,我也算是得到了意外的收獲。
3.傾聽,不單是聽
基于各種原因,學生可能不愿意和老師當面交流,比如讓內向、害羞的學生單獨面對老師,可能就已經是件很困難的事了,或者學生覺得事情本身比較難以啟齒,不好意思當面說。這時候,傾聽就可以有很多變形了,可以是電話、書信、電郵或者QQ留言,把面談變成語聊、筆談。學生的想法還可能會反映在他們的作文里或者周記中,因此,班主任還應該不定期地和語文老師交流,從側面傾聽學生的聲音,了解到他們的思想動態。
班主任工作絕非易事,需要我們付出極大的努力和心血。傾聽和交流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了解,多一些傾聽和對話,少一點對立和對抗。老師經常傾聽學生的心聲,老師和學生這一對矛盾體就能相互促進,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