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珠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是目前數學教學的發展趨勢,也是新課程改革的熱門話題。在此,我們要敢于突破傳統教育中觀念的束縛,在教學方法上大膽改革,不斷創新,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和發展。我們面臨的問題很多,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在這方面,需如何激發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迫切問題。解決此問題,專家們指出:第一,我們要樹立起新觀念;第二,不斷地加強自我完善;第三,讓學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自主地對問題進行探索和解決;第四,充滿熱情地進行學習數學的活動;第五,積極地發揚出團隊的精神。
一、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新觀念、新思想
我國的傳統教育形式有形無形地將學生劃分為三類:好、中、差,也因此而將這種劃分形式實施于不同等級的教育中。而現代的教育觀卻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著獨特的天賦特質,我們應該將其價值進行培養。要做到這些,關鍵是我們一定要根據他們在早期階段表現出的天賦并能夠適應其特點的情況下再加以教育。大多數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而言,他們的某些指標不僅在學生整體水平中具有中等水平,有的學生還會具有較高的水平,這樣就為我們教師端正教學觀以及對教學工作進行改革提供出了實證性的依據。對于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而言,他們的現實情況只是暫時的,我們教師必須通過教育改革,使困難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并得到發展。在面對學習不良的學生時,我們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能夠充滿自信地告知自己:我能夠教好每一位學生。其次,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一定會發展的可能性,在充分地考慮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能夠對其提出適度的要求,用自己堅定的信念對學生進行鼓舞,使他們獲得進步,這是我們教師要做好學習困難學生轉化工作的大前提。
二、運用情感原理,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教師的教學態度對學生的心理和情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如何做好學習困難學生的轉化工作呢?我認為,首先,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讓學生從心底敬服。學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愛和信任的需要,教師做出的眼神、展現出的手勢、表達出的語態,這些都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地了解教師對自身的期望。讓自己和同學、老師、家長之間進行對話和溝通交流,進而加強人際關系。教師要對自己的學生偏愛多一點,平時多跟學生進行心理交流,真誠熱情地接近他們。教師的微微一笑、口頭表揚、熱情的目光、鼓勵的話語,甚至給予學生的一次表現機會,都有助于學生喜歡數學這門學科,對數學課產生興趣,無形中成為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進行刻苦鉆研的契機。對于七年級的新生而言,他們對初中的數學知識從陌生到學習,再到熟悉,經歷了未知到已知,這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幫助后進生進行補習,并不斷地對他們進行鼓勵,讓他們相信自己通過努力也一定能夠和其他同學一樣取得好成績。如,在課堂教學中,遇到對于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做出回答,但仍然有學生不明白的情況時,我會用這樣的話鼓勵他們:“不要著急,慢慢地再好好想一想,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解決。”這樣學生充滿自信地認為,自己會有能力解決問題,那么會積極地開動腦筋去反復思考問題,直到解決問題。
我認為,及時地做出評價指導,更加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回答做出不同的評價,這樣做能夠鼓勵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人生和價值觀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正如我們教務處的主任所說的那句話:“鼓勵學生的時候,不要吝嗇你的語言。”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一個微笑,說出的贊美、鼓勵以及評價的話,都能夠給學生帶來充分的肯定,讓學生更加自信。
例如,學生通過學習總結出了數學中的知識定義或規律時,我總是這樣說:“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學習總結出的知識點,是了不起的數學家總結出的定律,同學們,你們今天的表現非常了不起,真棒!”這種鼓勵性的評價話語一方面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建議。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大的提高。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引導學生進入知識殿堂的向導,一旦學生對某一事物產生了興趣,從心理上就會處于一種非常興奮的狀態,學習起來便會感覺到學習是無比的樂趣無窮。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時刻注意和有目的、有計劃地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來培養學生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導航。教師在講課的時候,盡可能要做到: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還要多多的采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讓學生通過教師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真正地學到課堂所傳授的知識。教師無形中創造出了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輕松地學習,積極大膽地發言,認認真真地思考,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的過程應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化的過程。”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觀念,為學生努力創造出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主動參與學習的條件和機會,其中團隊精神就是一種體現。因此,我們教師要在教學中多設計出一些能夠幫助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既增進了學生之間互助合作的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要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我們做到三點:第一,課堂上多給學生留一些思考和討論的時間,使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并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第二,利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第三,在教學活動中要敢于運用探索式教學方法,教師應把學生作為主體,教師積極引導,讓學生懂得發現問題,進而提出問題,最后探索解決問題。
四、將開放題目帶入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將開放題目這一新理念帶入到課題中,不斷對素質教育進行探索活動,這也是當前數學教育發展的一種潮流。數學開放題目的顯著特點:思考空間廣闊,思維活動的自由度大,這樣便于學生能夠很好地將思維活動發展下去,在不斷思考中提出更多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也有很多,這是因為它具有與傳統封閉型題目不同的特點,在教學中具有獨特的效果。這種特征的表現形式有三種;第一,數學開放題的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進行建構,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更發展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感,真正學會數學思維。第二,數學開放題的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機會,促進了學生主動思考,這為學生能夠將學習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第三,數學開放題的教學過程是學生探索和創造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出學生開放式的學習數學知識所進行的思維和進取精神。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教師必須做到緊跟時代的步伐,嚴格要求自己,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創新和探索活動,要敢于不斷轉變教育理念,學生和老師在友好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愉快地進行學習,進而使整個課堂效率提高的同時也獲得了數學知識,這樣為大力推進中學數學課程、教材、教法的改革,為最終提高新課程教學質量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