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岷
摘 要:田徑是學校中最常見的體育運動,小學田徑訓練正在不斷地革新,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成績并具有強健的身體。學校要積極組織學生學習田徑運動知識,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運動場地,提倡并號召學生積極參加田徑運動比賽,提高學生在田徑運動項目中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田徑訓練;提升效果;策略
田徑運動是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是學生必須經歷的學習內容,小學生對田徑運動還比較陌生,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熱愛田徑運動項目,讓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掌握田徑的運動知識。學校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與運動的環境,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姿態進行運動,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與體質,使學生更好地生活和學習。
一、掌握動作要領
學生都喜歡運動,但是有一些學生不能完全掌握運用的技巧與規則,所以學生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掌握運動的要領,這樣才能夠表現得健美和健康。例如,在進行跑的運動項目時,學生一定要注意跑的過程中需要怎樣的呼吸和用肢體用力,教師不僅要充分地進行講解,更要作示范,并在學生反復的練習中給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姿勢進行訓練,并遵守運動的規則,不斷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能。
二、保證訓練時間
學生提高田徑運動效果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保證學生具有一定的運動時間,所謂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學生經過長期的努力訓練,順理成章地會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在長期的運動后,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體現學生堅忍不拔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更好地進步。
三、利用比賽訓練
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刺激學生的運動細胞,使學生的成績得到更好的突破。例如學校開展田徑運動比賽,學生就會比以往的訓練更加的認真和努力,爭取獲得更好的成績,并在比賽過程中,不輕言放棄,能夠堅持堅持再堅持,為了自己的夢想而不斷地努力。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正確位置,并正視自己的不足,可以找到自身的缺點,并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在田徑運動訓練方面教師要積極地鍛煉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每天保持足夠的時間進行運動,并按照運動項目的標準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能,在通過學校舉行的田徑運動比賽,激發學生運動,并對學生的運動效果進行認可,使我國的田徑運動發展得更好。
參考文獻:
鄔清雁,諸海明,沈初效.提升小學生田徑訓練效果的幾點策略[J].運動,2013(0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