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瑞林 王維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以來,初中化學實驗的演示實驗方面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一致關注,在實驗條件、實驗組織等方面給予了一定的資金支持和文件規定,使得初中化學演示實驗逐漸朝向規范化方向發展。重點介紹了初中化學演示實驗的創新與實施。
關鍵詞:演示實驗;創新;分批教學;課前預習
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化學學習強調科學實驗探究的重要性,將實驗技能考試列為九年級結業會考中的一項重要考查內容,所以促進學生實驗技能的提高是每一位初中化學教師的重要任務。教師在實驗課上要充滿激情,認真演示實驗,激起學生對實驗操作的興趣;教師在實驗演示課上要適時提問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教師還需要在演示實驗中向學生闡述實驗注意事項,以避免學生在親自動手實驗中出現不必要的問題。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分別闡述初中化學演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創新策略。
一、分批教學,保證教學質量
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多,個別學校由于教師人數不夠、班級個數少、硬件條件缺乏等各種各樣的條件限制形成大班額教學的現狀,本來給四十個學生觀看的演示實驗一下子變成了給六七十個學生觀看的演示實驗。學生人數的增多,使得班級紀律難以維持,不用說學生不能夠清楚地看到演示過程,就連聽清教師說話都成問題。面對這一教學現狀,我采取了分批教學的方法,將原本演示實驗和動手實驗兩節課的內容通過優化實驗結構整合成了一節課,再將大班額變成小班額教學,分批進入實驗室進行試驗:一部分學生在實驗室聽課,一部分學生則在教師進行自習或者進行習題練習。這樣不僅減輕了教師上課的負擔,還使學生能夠全面清晰地了解演示實驗的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學生的操作
能力。
二、課前預習,減小授課難度
九年級是由初中升入高中最關鍵的一個階段,學生在經過長達八年的學校教育之后,大體上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學習模式,所以說,學生此時已經完全具備自己學習的能力,教師變成課堂的組織者和建設者。學生的自制能力也隨著年齡的增強變得越來越強,因此教師完全可以放手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將下堂課即將進行的演示實驗中可能會遇到的難題問題形式寫到黑板上形成任務,讓學生課下預習實驗,說明有些問題會進行當堂提問,并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地完成任務,為實驗演示課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面對初中化學實驗演示課遇到的眾多難題,還有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法和策略,因此需要廣大化學教師積極思考,在實踐中尋找答案。
參考文獻:
馬耀中.九年級化學實驗改進初探[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