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中華
班級博客作為一種網絡技術運用的新寵,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老師們也紛紛在班級博客中開辟專欄對各學科學習、作業輔導進行交流探討。然而,在班級博客的建立和管理上,也存著了一些不足,如,班級博客的目標定位不清晰,欄目管理缺乏科學性,博文內容缺少互動交流等。筆者對班級博客的應用研究進行了多年的實踐探索,就班級博客對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進行初步探討。
想讓小學剛起步作文的孩子,對寫作保持良好愿望和持續動力,就需要從前期引導和后期鼓勵兩個大方向去努力。也就是說,通過前期的興趣培養和素材積累讓孩子愿意寫,不反感寫作,通過后期的互動批改和多元化評價學會寫、堅持寫。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班級博客可以成為作文教學的一個新平臺,一個和傳統教學模式互為補充的新方式。
一、合理設置功能
班級博客,顧名思義,是班級學習、活動的交流地,無論是班級管理還是學科學習抑或是家校交流都只是博客功能的一部分。因此,筆者認為首先要將博客功能定位清晰,綜合性的班級博客需要劃分一個屬于“作文學習”的獨立版塊,不能與其他主題發生混亂。同時在這個版塊中分成四個小欄目。第一個欄目“稚嫩之花”,用來上傳學生習作;第二個欄目“妙筆生花”,用來上傳優秀習作;第三個欄目“他山之石”,用來分享范文和精彩句段;第四個欄目“三省吾身”,用來反思寫作過程中的得失。只有功能劃分清晰了,學生才能一目了然,才知道登陸博客后做什么,怎么做!
其次,班級博客作為師生交流、家校交流的“網絡家園”,和現實生活一樣,環境一定是要美好的!因此,背景顏色應該選擇溫馨、舒適的,模塊設置也盡量簡潔化、清晰化,再配上舒緩、清新的音樂。對于參與博客中的教師、學生、家長都起到了“未見其文先聞其聲”的奇特感。
最后,將班級博客的訪問資格設置成任何人都可以查看、留言審核的模式,如同作文刊物和報紙一樣,誰都可以瀏覽。誰都可以在審核后發表留言,提高博客參與的全面性和開放性。當然,上傳、修改、刪除作文的資格還是需要注冊審核的,原則上也僅限于本班學生和家長。并且將博客設置成允許匿名上傳和匿名評論,以保護個人隱私(老師在后臺是可以查看、審核的)。
二、充分互動交流
葉圣陶說:“能不能把古來的傳統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的地位呢?假如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引導指導,該怎么做由學生自己去考慮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養成自我修改的能力,這是終生受用的。”把孩子放在作文修改的“主角”位置上來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舉措。在過去,老師會選讀一兩篇范文,再挑一些有問題的作文片段講評一下。如今,一篇文章上傳班級博客后,每一位瀏覽者都能在自己家電腦上看到并參與評論。評論別人的文章也是一次修改作文的訓練。我們要求每一篇作文完成后,每一位學生都要選擇五篇以上的作文進行博客評論,再選擇其中一篇進行認真修改,提出修改意見。而文章作者根據評論者的建議和意見后,可以在后臺進行實時修改,并將修改好的文章名字變成第二稿或某月某日修改稿。
當然,老師也可以在作文課講評時,直接打開班級博客,進行實時點評,學生也可以現場交流,最后將意見匯總后發布博客,小作者回去后根據大家的意見自行修改。這種修改方式最大的好處是評論的多元化和修改的便利性。
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文章得到越來越多同學、老師的肯定時,只會越來越有寫作的動力,也越來越愿意修改自己的習作使之變得更完美。即便是錯誤較多的習作,在大家的誠摯幫助下,不斷取得進步。我想,這種成長的喜悅也會成為不斷堅持寫作的動力!
三、建立鼓勵制度
我們都知道“貴在堅持”的道理!但是如何讓孩子長期保持寫作和修改的欲望?如何激發大家長期參與博客互動的積極性?筆者認為,建立一個能激勵大家的制度是恰到好處的!在本班嘗試多年的“積分制度”已經推廣到班級學習的多個領域。比如,作文教學中,就可以運用“作文積分制度”。將自己的作文上傳班級博客“稚嫩之花”一次1分,評論他人作文和修改自己作文到一定標準都有積分獎勵。如果因為作文優秀被老師推薦到“妙筆生花”欄目或者作為范文打印出來并粘貼教室“習作天地”展示欄,會有10分獎勵!分享有含金量的習作心得或經驗教訓到“三省吾身”欄目會獲得高額積分獎勵!同時,在交流互動過程中出現的金點子也都可以酌情獎勵。
而這些積分可以兌換文具、可以減免部分作業、可以在犯小錯時享受“免罰待遇”等等。總之,孩子們一開始很喜歡通過上傳習作、修改習作、評論他人習作“賺積分”,這種興趣會持續很久。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們已經不一定為分而寫了!習慣在博客的作文生活,已經成為他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
走進博客的世界,用多媒體和網絡的手段去解決作文教學中的問題,你會發現,原來這里別有洞天!
走進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眼光和一顆童心去看待作文學習中的問題,你會發現,作文也可以事半功倍!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