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慶
摘 要:體育鍛煉是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方式,選取鄖陽中學兩個年級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為研究對象。由于高三年級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沒有高三年級的參與,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對兩個年級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態度和行為進行調查分析,結合鄖陽中學高一高二學生體育鍛煉的現狀提出關于如何促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的建議。當今世界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也都得到了普遍提高,各個領域范圍內的競爭也是日趨激烈,而21世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質量的優劣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體質的健康狀況。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表明,學生的肺活量水平、體能素質持續下降。超重與肥胖的比例迅速上升,視力不良率也居高不下,學生體質方面存在著令人擔憂的嚴重問題。
關鍵詞:學生;體育鍛煉;分析
一、鄖陽中學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現狀分析
體育鍛煉意識來源于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便會具有這樣的意識。習慣的養成取決于兩方面,一是認知度,就是明白終生體育鍛煉的益處,心甘情愿地去主動培養這樣的習慣。二是意志力,就是暫時感悟不到它的好處,靠自己的意志力去強迫自己培養這樣的習慣,在培養過程中,通過親身體會去增強對它的認知度。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的體育鍛煉動機都集中在學分、緩解壓力上,但是新課改要求學生個人重視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增強體能,還需要教師對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進行積極引導,培養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
二、鄖陽中學學生體育鍛煉的頻率不夠樂觀
從調查中發現,鄖陽中學學生堅持每周三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學生占到被調查學生總數的38.1%;課余時間體育鍛煉在每周3次以下的學生占到45.1%;基本不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學生占總體的9.3%;參加課余體育鍛煉次數不固定的占到總體的7.5%。從調查數據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雖然絕大多數學生每周都會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但是學生具體的鍛煉頻率并不高。
三、建議
在影響鄖陽中學學生體育鍛煉的因素分析中,主要影響來自學校體育組織管理,運動意外傷害,學生自身因素,場地、器材因素。所以學校應加強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加強組織管理,保證課余體育鍛煉時間,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加強醫務監督,預防運動損傷,體育活動多元化、豐富化,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加大體育硬件設施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