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龍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在情境中學數學,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去學數學,是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
創設教學情境是一種有效的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喜歡上課。在課堂上,老師是讓學生主動地接受知識,而不是像之前一樣被動地聽講。在小學階段,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狀態更好。這種學習方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潛在學習激情,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學之間學習情緒是互相感染促進的。此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讓全體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創設情境教學,要多加利用身邊的可用資源,教師創立符合自身學科規律的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利用教材中的圖片改編成情景劇,將新型的教學模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學會探索。另外,小學生喜歡游戲,好勝心強,那么通過比賽的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抓住學生的積極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
教學情境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手段,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相互影響,這樣的狀態能夠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此種教學方式來說,我們還要注意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采取不同的策略,畢竟學生年齡不同,接受知識的能力就不同。
新教材內容活躍,形式多樣,對比老教材,課本中增加了很多的圖片,這些圖片顏色亮麗,形象活潑,特別吸引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這樣富有情趣和樂趣的課本,更會吸引學生去翻看、去學習。這樣學生自己喜歡翻看教材,不排斥教材,對于教學更是極大的促進。
情境教學,不僅打破了數學課堂枯燥乏味的現狀,更是將數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老師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教與學的雙贏。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始終堅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生命潛能和創造精神在豐富多樣的自主學習中獲得充分釋放。
總之,創設情境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學改革永恒的主題。我們將繼續立足于學校實際,加強師資培訓,把握課改的脈搏,進一步推陳出新,力爭摸索出一套較為系統的、行之有效的具體策略,讓課堂真正煥發生命活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