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彥志
一、教學背景
藝術是主體建構的產物,沒有學生主體參與,僅靠教師傳授藝術知識的學習是被動低效的。合作學習應從滿足學生主體需要的基本假設出發,創設以小組合作為主要組織形式的教學,學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彼此尊重,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尊嚴,使學生產生“我要學”的強烈愿望。
學校提出了打造“學得”課堂,實現和諧教學的教學理念,即每個學生都能學得了、學得到、學得有趣、學得有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潛力。我嘗試從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實踐“學得”課堂的突破口,從改變傳統的教與學方式入手。下面結合一節實踐課《讓生活用具更美——燈飾欣賞與設計》,淺談我的“學得”課堂體會。
二、教學設計與實施
(一)課前準備
小組的組建是小組合作學習賴以展開的前提。在分組前,教師要向學生介紹合作學習這種形式以及它的分組原則等,并對學生提出具體的分組建議,讓學生根據自己學習基礎組織小組學習,教師在學生需要時再參與。
(二)研討與體驗(教學設計節選)
1.小組討論
你喜歡什么色彩、什么造型風格的臺燈?
你在畫幾何圖、查字典、畫彩色示意圖、寫字、寫書法等時,對臺燈的要求有無變化?
你認為臺燈上還可以附上什么附帶功能?
解析: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2.創意設計
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設計創意臺燈。
解析:通過創意設計,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
3.作品展評解析
展示學生作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評、互評。在作品展評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學會欣賞他人、肯定自我。
本課主要讓學生了解燈飾藝術和人性化設計理念,掌握燈飾設計的基本要素,讓學生在嘗試設計中獲得靈感。從中體驗設計的樂趣,并將人性化設計融入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去,從而達到開闊眼界、增進知識、陶冶情操的目的。課前教師布置小組調查自學,鼓勵小組成員主動探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圖書材料等查閱關于燈飾藝術的有關知識。
本節課最精彩的片段是作品展評。每一個小組將自己作品的設計理念和創意介紹完之后,由其他小組進行投票,票數最多的榮獲最佳創意作品。在此環節,學生的積極性被完全調動起來,平時不喜歡講話的學生也為自己小組的作品宣傳拉票,氣氛非常活躍。
小組合作學習追求的是一種“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教學境界,這就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變成小組計分,將每小組總成績作為獎勵的依據,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同時,合作學習自由交流的小組環境、集體評價的方式等諸多優越性,能夠有效地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三、教學啟示
(一)教師的角色變換
在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主導者、指揮者和控制者。但是在以小組合作學習為組織形式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對班級所采取的教育教學行為主要以組織、協調小組的學習活動為主,以啟而不發的態度來面對學生的實踐操作。
(二)有利于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
合作學習從“情感”的角度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給師生提供了一個可以廣泛合作、平等交流的空間。合作學習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是有益的,它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從而顯著提高自己的美術素養,同時,使學生能在傾聽和尊重不同見解、與他人合作、形成團隊精神的基礎上,形成自我反思和獨立思考的品質。
(三)關于學習結果
合作學習讓學生“學得”的不僅在知識掌握方面要關注學生能否學得了、學得到、學得有趣、學得有勁,而且還包括合作能力的提高、品德的養成與創新精神的培養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藝術來源于生活,好的作品是人生活在社會中對紛繁的人生體驗的高度提煉,學生思想脫了韁繩,通過“合作學習”思想發生了強烈的碰撞,在求同存異中把社會最前沿的思潮通過筆墨勾勒出來,于是課堂豐富了,學生成熟了。
從以上兩組學生的作品中反映出學生“學得”的結果。從作品1中可以看出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當玩偶打開時,就會變成一座功能齊全、造型獨特的創意臺燈,既環保又節能,說明他們對人性化設計理念已基本掌握,同時,獨特的創意和比較熟練的繪畫技巧是個人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的,這是他們共同合作的結晶。
從作品2中可以看出這組學生對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理念理解更加深入,作品造型獨特簡潔;功能齊全,加熱器、音響、電話等不但實用方便,而且節能環保,從作品設計的細節可以反映出這組學生對他人的體貼與關心,通過合作學習,每一個學生的品德修養都得到了提升。
合作學習是當前教育方式的一個重要突破,是展現以人為本、提升學生自我意識和創新精神的重要舉措,正如錢學森之問所觸及,藝術課堂要真得成為鑄就學生靈魂的課堂,必須尊重學生,實現教師角色華麗的轉身,給學生一片天空,天空將滿是寫意的創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