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
【摘要】思想教育是中學教育的難點,在現代教育的考試體制下,學業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占有決定性的位置。所以,學業教學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這對于現代教育也是一大挑戰。后進生是我們教育教學的難點和潛在力量,是提高班集體管理的重要對象。樹立班集體的良好形象和提高班集體的學業成績,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怎樣使得后進生轉化為優等生、三好生。因此,做好后進生的思想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后進生;學生學業;班集體教育
一、后進生的定義
“后進生”或待進生,習慣上指那些在師生眼中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品德修養等方面比較差的學生。如果轉化不到位,有的可能會出現較大問題,需要引起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并加強轉化。
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利用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各項教育方針政策,采用素質教育的評價標準,去努力轉化“后進生”,使他們不斷進步,健康成長,我們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
二、后進生思想問題表現
1、后進生學習習慣差。他們往往不重視學習,或者缺少明確的學習目的,抓不住問題的重點和難點,不能科學運用學過的舊有的相關知識去解決碰到的各種問題,被動讀書,閱讀漫無目的,易被各種事物干擾和誘惑,學習主動性、自覺性差。
2、學習成績不佳。后進生最普遍的特點就是對學習沒有興趣,他們當中有的智力較差,理解力不強;有的反應遲鈍;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強,甚至“破罐子破摔”;有的學習無目標,態度不端正,無心讀書,導致學習成績極差,更加落后。
基本表現:
(1)合作意識差。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標》倡導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獲得新生。然而個別后進生往往不喜歡和大家合作交流討論,喜歡以學生個體為主的單打獨斗。其他同學也就不愿意幫助他成長了。
(2)課堂缺乏積極性:在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和布置的練習不積極主動去完成,無所事事。遇到問題不肯動腦筋,缺乏勇氣而表現為漫不經心或得過且過、應差了事。
(3)缺乏競爭意識。對平時的上課、作業和考試等不認真對待,缺少競爭意識,考試前不認真復習、馬虎應差,對考試缺乏足夠的自信,只能在考場上“臨時發揮”。
3、逆反心理較強。在疑懼和防御心理的作用下,后進生常常封閉孤僻不合群,有時常感到不被人理解和尊重。因此,對老師、家長的管教和批評抱有較強的逆反對立心理,甚至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由于長期缺少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對學習的興趣與日俱減,從而導致學習成績每況愈下,教師經常批評甚至懲罰,同學也瞧不起。教師的批評、同學的鄙視、家長的放縱或體罰等,導致孩子們的逆反心理也加重,甚至敢于和老師、家長或同學們對著干。長此以往,他們就不再追求學業,而是采取消極的手段,嚴重影響班級風貌,以致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三、轉化后進生的策略
1、情感教育法。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這是上進不可缺少的動力,教師應切實轉變觀念和角色,學會傾聽,與學生交朋友,從心底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和他們真誠相待,這樣才能喚起后進生的自尊,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敬,才不會是苦口婆心換來冰冷的面孔。感化后進生,為日后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循循善誘法。加強對后進生的正面教育,積極誘導,幫助他們明確是非觀念,提高辨別能力,使這些后進生學會用自己掌握的道德準則來評價自己和別人,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通過主觀努力不斷來矯正學生個人的某些不良品德,從而不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喚醒感恩法。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利用文本內容和身邊的教育因素,滲透德育教育的多方面內容,如喚醒生命,敬畏生命,學會感恩等,讓學生能夠懂得與他人友好相處,并進一步感悟“知恩圖報、飲水思源”等深遠意義,因此,在教育的內容上要重構孝敬父母、尊敬恩師、報效母校、回報社會等做人道理的相關內容,找準教育的切入點。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多采用賞識性教學法讓學生感受到喚醒感恩激勵的作用,從而獲得相互的尊重,并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4、友愛互助法。愛是轉化后進生的冬日陽光。多關愛呵護尊重啟發引導后進生,要以朋友之誼、父母之愛,給予后進生無微不至的關懷、愛護、幫助和感染。教師也可鼓勵學生課后多和后進生討論、交換意見或帶他們來找老師討論、交流。環境感染對后進生的轉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針對不同后進生的情況,適當調節一下座位。后進生與品學兼優學生相搭配,采取結對子形式互幫互學。以品學兼優學生的好形象潛移默化感染后進生,“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因此,后進生的教育是班集體教育的重點,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以一顆仁愛之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后進生的引導和教育[EB/OL].百度文庫,2013-12-18.
[2] 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M].譯林出版社,2012.
[3] 后進生的問題和轉化策略[M].現代教育出版社,1878.
[4] 如何轉化后進生的思想工作[EB/OL].個人博客.2001.
[5] 班主任工作總結[N].揚子晚報,2008.
情感讀本·理論篇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