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茜

《家常飯白老師》劇照
在韓國美食綜藝節目《家常飯白老師》的廚房里,49歲的白鐘元如魔術師一般,將最簡單的食材“變成”美味的家常料理。這位在韓國、中國、日本、印度擁有20多個品牌連鎖餐廳的韓國餐飲業大亨,對于大廚的角色拿捏自如。
相比以往那些高冷的“美女家常菜”,擁有微胖身材和憨厚笑容的白鐘元,似乎更能帶來電影里“大白”般的親切感。
既有綜藝節目輕松活潑的趣味元素,又兼具傳統美食類節目的專業性和實用性,在韓國,曾經只受家庭主婦們青睞的美食節目,如今披上了“文藝”的外衣全面復興,成為韓國男女老幼追捧的對象。
十幾個不同類型的美食綜藝節目,正悄悄搶占韓國各大電視頻道晚間的黃金檔。
“中料男”也有春天
新興的美食綜藝節目在選角上簡直是“心有靈犀”,齊刷刷選用了中年男人作為節目的主演,既有演藝界明星,也有普通餐廳主廚,亦不乏餐飲業老板。這些如白鐘元一般會料理的中年男人們,被稱為“中料男”,正成為韓國電視熒屏上的當紅明星。
45歲的韓國演員車勝元在屏幕中多是一副硬漢形象。但在tvN的美食綜藝節目《一日三餐》里,他系上圍裙,搖身變為“家庭婦男”,戴上橡膠手套熟練地做菜,讓一大票女粉絲直呼“性感”。
在KBS的生活類綜藝節目《人類的條件》中,43歲的崔賢錫大廚憨態可掬,幫助其他嘉賓干農活和烹飪,每次出場都惹得觀眾們捧腹。
韓國著名作曲家鄭在炯新近主持了一檔美食節目《鄭在炯的法式家常菜》,這位曾在法國留學數年的45歲“中料男”,一邊展示自己最拿手的法式料理,一邊哼著小曲,有時還干脆彈起了鋼琴。
而在《家常飯白老師》中,除了扮演廚藝導師角色的白鐘元,剩下幾個學徒全是清一色的40歲左右的男人,平時在家從未碰過鍋碗瓢盆。在節目開始時,被稱為“白百科”的白鐘元常常讓學徒們用現成的食材“自由發揮”,沒想到最終被大叔們烹制出來的各種“黑暗料理”讓觀眾們驚為天人。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社會,傳統意義上都由女性來主掌廚房,但如果把這個慣性帶到電視節目中,就不會產生有趣的效果。所以我們選擇了跟廚房距離比較遠的男性作為主要出演者?!薄都页o埌桌蠋煛返闹破烁邥G究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在高旼究看來,對熟悉年輕明星的20~40歲的女性觀眾來說,親切又瀟灑的大叔帶來了新鮮感。美食類綜藝節目的核心不是制作華麗的大餐,而是教授簡單的家常菜,“大叔”和“家常菜”結合在一起,能讓觀眾們覺得更容易嘗試,更沒有負擔。
韓國大數據餐飲O2O平臺創始人年陳分析,這類美食綜藝節目中的廚師不僅有一手好廚藝,而且口才極佳,他們都給自己塑造了一個角色鮮明的形象,因此受到觀眾們的喜愛。
高旼究說,美食綜藝的另一共性就是真人秀般的“真實感”。以《家常飯白老師》為例,不提前預設臺本,只確定一個大方向,其他完全依靠參演者在節目中的臨場發揮,從而產生戲劇化的效果。
“除了趣味性的元素,我們的節目最終強調的還是‘信息量,力求把信息量壓縮到觀眾看起來舒服,同時提供盡可能多的即學即用的信息?!备邥G究說。
男人下廚房,絕對新時尚
在“大男子主義”當道的韓國社會,“中料男”算是對原有韓國男性社會形象的一次重構。他們在節目中帶來的示范效應促使更多韓國男性愿意扎起圍裙,去學習廚房里的“十八般武藝”。
23歲的楊賢右是韓國世宗大學的學生,最近剛剛到料理學院報名學習。他的女朋友不久前迷上了美食綜藝節目,不停地催促他說:“別的男生都會做飯,你怎么不會?”于是他人生第一次嘗試做了布丁,沒想到女朋友贊不絕口。這讓他信心大增,準備系統性地學習。
“事實上,在韓國會做飯的男生在異性中人氣更高。大部分女生不僅覺得會做飯的男生更有魅力,還有以后結了婚還可以給自己做好吃的的浪漫想法,”韓國J廚藝學校(Js Kitchen Culinary Art School )的老師吳宰赫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為自己的愛人親手做菜,還可以使關系變得更加親密,提升好感度。
J廚藝學校開設韓餐、西餐、中餐、日餐等課程,每月學費25萬~50萬韓幣不等。該校向本刊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5年3月至今,報名廚藝課程的男學生總數同比增長了30%。隨著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疫情的趨緩,從7月1日到現在報名人數增加了10%,其中男學生占8%。首爾河善庭料理培訓學校也生意興隆,2014年11月至今,男性學員增加了1.5倍。
“報名的火爆得益于最近的美食類節目,由于節目中的廚師們都展示了華麗料理技術,很多學生希望像那些廚師一樣做出有自己特色的料理,就帶著專業正式地學一下廚藝的想法找到了料理學院?!眳窃缀照f。
高旼究喜歡在社交網站上查看觀眾們對節目的評論和意見。他發現,最神奇不僅僅是丈夫看了美食類節目開始為了妻子學做飯,甚至還有公公為了兒媳學做飯。很多人會把節目截圖下來,做成一個類似于圖片菜譜的東西,方便日后使用。

《人類的條件》海報
“由于節目中選用的食材和調料大多都是在普通超市里買到的,節目的火爆也推動了相關商品的銷售?!备邥G究說。
網絡購物網站AK購物中心的統計顯示,僅在2015年2月的一個月內,廚房用品和餐具商品的銷售額中,對男性顧客的銷售額劇增130%。
美食節目背后的“幸福哲學”
美食綜藝節目緣何最近如此受追捧?高旼究闡釋了美食節目復興背后的“幸福哲學”。
“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下,大家更希望去追求一種小幸福來慰藉心靈,比起昂貴的海外旅行,飲食成了最容易接觸的手段。從一開始尋找好吃的餐廳,到后來試著自己制作美食,都是追求幸福的過程?!备邥G究說。
他說自己的節目一直遵循這樣一個核心哲學:把氛圍營造得簡單、舒服,讓大家看完就想進入廚房一試,由此獲得快樂。
演播室的布置也因此盡量貼近自家廚房,散發著原木香氣的桌椅,點綴其間的綠植,貼滿便簽的冰箱……看似隨意的設置實則都是導演組精心的安排,目的就是為了營造一種“自然的現實感”,讓人看了更加放松。
“現代社會中,人們的工作壓力大,很多人做飯并不是一定要把飯做得好吃,而是起到釋放壓力的作用?!蹦觋愓f。
也有分析指出,由于韓國社會“單身貴族”增多,為廚藝之風的盛行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美食類綜藝節目的核心受眾之一正是20~30歲的年輕人。統計數據顯示,韓國家庭中單身家庭的占比從2000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25.9%。韓國結婚登記數量也在2014年降至2003年后最低水平。
做飯成為單身一族用于排解寂寞的出口。在韓國大型超市的食品區,為單身家庭的人打造的小容量商品大大增加。韓國連鎖超市Home plus的小容量商品數量在2014年相較前一年增加了6倍多,達到了208種。
在韓國這個極度抱團、一個人在外吃飯都會深深被“鄙視”的社會,單身男女們更愿意選擇獨自在家做一餐美味料理,然后拍照再上傳社交網絡,收獲一堆“贊”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順便也慰藉一下獨處時的空虛心靈。所以,社交媒體的“口碑營銷”也一定程度助推了美食類綜藝節目的火爆。
吳宰赫認為,此類節目的熱播也改善了韓國民眾對廚師的評價。以往很多50~60歲左右的廚師們都被貼上低學歷的標簽,現在大家開始把料理當做一門藝術,把廚師當做藝術家,“通過電視媒體各個綜藝節目,韓國國民的認識正逐漸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