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柱
近十年來,我國在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進行不斷探索,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其既與一般本科院校不同,也與一般高職院校相異。其面向市場辦學,以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為培養目標的特點,決定了其教學方式、教學目標與普通本科學院有較大的差別。數據庫技術是計算機科學領域中應用最廣、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因此,與之對應的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是目前高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必修課及專業核心課之一。因其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至關重要。但由于目前獨立學院大都依賴母體學校教學資源,部分教師仍沿用傳統的本科教學方式、方法與教材,導致同學們普遍出現學不精、學不透的現象。筆者任教的幾年中對這些現象進行了初步地調查分析,找到了一些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了一些改進。在獨立學院發展迅速及目前提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大背景下,以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并重的特點為代表,研究新形勢下適合獨立學院學生的該類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探索一條適合獨立學院特色的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 教學現狀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更為主動地培養學生對于數據庫系統工作原理的了解,并通過不斷地知識積累,較為熟練地駕馭數據庫系統的模型設計,以及相應的管理手段和使用方面的技能技巧。從當前一些國內的獨立學院和目前我校這一課程的教學實踐情況來看,該課程的教學模式較之社會需求尚有較大距離,培養的工程技術人才遠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的要求。由部分相關文獻及教學經驗交流可知,目前獨立學院的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主要有兩種現象,一種是重理論輕實踐,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內容陳舊枯燥,學生的數據庫系統開發和應用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另一種是輕理論重實踐,導致學生對數據庫系統基本原理掌握不足,知識結構不完整,后繼學習能力不足,不利于挖掘學生的潛力和拓展學習空間。這種現象根本原因是課程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沒有很好地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區分普通本科院校、獨立學院或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在培養目標方面的側重點。普通本科院校實質屬于“教學研究型大學”或是“研究教學型大學”,該類院校以造就學術研究型、工程設計型人才為目標,所以對該課程教學強調的是扎實、深入的理論知識講解。高職院校側重于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主。因此強調具體的數據庫管理系統的講解以及相應的開發工具的使用。而獨立學院屬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其培養的是“橫向可以轉移,縱向可以提升”的實踐型人才,所以三者在人才培養的定位方面存在本質的差別。
解決了教學目標的定位問題之后,接下來就取決于教學方式了。理論教學方面由于母體本科院校對該課程有長期的理論教學經驗積累,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學科教學體系和方案,問題相對少些。實踐教學目前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問題。首先由于部分教師思路上沒有轉變仍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思想明顯,理論部分講述比重過大,而實踐教學往往放在從屬位置,這與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相違背;另一方面教師沒有很好地分析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最后是實踐教學考核方式不科學、不嚴謹,不能很好發揮引導、督促、考核的作用。教學完成后造成很多學生學完本課程后,不知道如何應用,綜合設計能力差,無法滿足就業需要。
二 實驗教學改革措施
根據教學大綱可知,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實驗教學和綜合課程設計兩部分,下面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特征分析,分別對這兩個實踐環節進行教學改革探討。
1 學生特征分析及實驗教學總體思路
雖然獨立學院屬于本科層次,但在高考錄取時相比二本錄取分數線少50~80分。且由于辦學機制是依托母體高校和社會力量合資模式,所以其學費較高,部分貧困家庭的學生不會就讀,所以獨立學院大部分學生家庭經濟狀況還不錯。這種背景下的學生,和一本二本學生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異,有必要進行調查分析,因材施教。根據調查分析,總結出獨立學院學生的如下特征,他們的優點是思維活躍,能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主觀創新意識較強。他們家境較好,社會實踐經驗豐富,溝通能力強。少部分經濟困難的學生則學習非常刻苦,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不足的是部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強,以自我為中心而容易沖動,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差,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實驗教學的總體思路是結合獨立學院學生及本課程特點因材施教。具體是實驗教學中強調基本知識的掌握轉為知識、能力雙重培養的教學目標,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給學生更大學習空間的實驗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特點加強實驗操作演示,扎實做好驗證性實驗,激發學生興趣,再逐步引導學生向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邁進。
2 實驗教學改革
(1)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結合案例教學
實踐教學可隨時穿插在理論課堂教學中。相關理論盡可能地結合案例講解,既可讓學生容易理解掌握,也可讓學生了解如何應用這一理論,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相關理論時就躍躍欲試想動手應用一下。考慮到計算機專業學生將來應用的范圍很廣,所以選用的案例既要有實用性、代表性,還要適應行業范圍廣。
(2)更新教學手段
目前基本采用多媒體教學,結合各類媒體能很好地展示教學。由于實踐教學和理論講解的區別,教師對于部分實驗操作可將其錄制成視頻,結合教學課件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給學生。這樣同學們既可自主重復學習實驗操作,也減輕了教師的重復指導工作量。教師還可以收集更多的教學資料,包括實驗教學視頻、項目案例提供給學生參考。這樣可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學校之間的教學水平差異。課外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與學生在課后進行交流指導,將有限的課內實驗教學延伸至無限的課外自主學習中。
(3)實驗教學方法改革
目前實驗教學大綱的設計比較合理,將實驗分為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三類,成階梯式逐步提高要求。教學中需嚴格參照這一階梯式模式組織實驗教學。在二本三本教學中可以感受到二本學生在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后能自主完成驗證性實驗比重較大,后續的綜合、設計類實驗則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而三本學生面對驗證性實驗有部分同學不知如何動手,當教師進行操作演示后,學生則很快能夠上手,并且學習興趣大增,對實驗中的問題也能積極主動地向同學或老師詢問了。而后續的綜合、設計類實驗就進行得順利多了。所以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實驗教學,相比二本學生需盡可能多演示操作實驗內容,讓同學們先模仿,基本掌握后再逐步引導進行綜合、設計類實驗。綜合、設計類的實驗教學還可通過引導學生參加競賽、數據庫技術考證等促進教學,這樣既能激勵學生學習,還可進一步提高應用能力。
3 課程設計改革
數據庫課程設計是計算機專業進一步提高數據庫技術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需要綜合軟件工程、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等知識,來設計開發一個數據庫應用系統。其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畢業后的數據庫技術應用能力。為此建議教學指導在以下幾方面調整。
(1)課程設計初期
在前述的教學中,在全程穿插教學管理系統案例講解的基礎上,教師還有必要示范性的講解一個設計開發案例,讓學生心里有點底,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學生到網上亂找亂抄。選題方面考慮到計算機專業以后面對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所以選題應覆蓋的行業廣且有代表性,每題盡量不要相似,難度方面不必太大,但需避免網上有現成的可照搬。分組方面,二本學生可以采用一人一組一個課題的方式,但獨立學院不適合采用。因為部分同學需要有同學的指導幫助才能完成任務。為此,可將學生以男女組合、優劣組合進行分組搭配,每組一個課題。組內要求分工,全組一起進行需求分析、概念設計等全局性的設計,但每名同學至少單獨負責兩個功能模塊的設計與開發。這樣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同學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人人都得到了鍛煉。
(2)課程設計中期
由于數據庫課程設計具有嚴格的邏輯性,每一設計環節之間有緊密的聯系。所以在中期各環節中可要求各組學生定期開展討論,讓同學們之間互相學習交流。教師則嚴格按照設計環節檢查學生的設計成果,如需分析的數據流圖、數據字典、功能分析、概念設計的E-R模型、數據庫模式的規范化,等等。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指導,而不是在課程設計最后進行檢查。讓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充分體會到數據系統設計各環節的知識應用,從而提高自主學習及知識應用能力。
(3)課程設計后期
此時設計基本完成,同學們對數據庫設計有了一定的基礎。為更好地與實際應用接軌,可能的話可要求學生走進企業親身體驗,或請企業工程師進行實際項目的示范講課。這樣同學們能很好地意識到自己的設計有哪些需要改進。此時與企業工程師的交流效果也非常好。最后成績的評定應充分考核設計的全程及最后系統的實際效果,重點考核課程設計報告和同學們上臺講解展示自己設計的效果。
4 教師自身改進
由于大部分教師是共用母體高校的,這樣首先要求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母體學校學生和獨立學院學生的差異性,及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教學方式上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教師經過數年教學從事理論研究多而實踐方面顯得不足,尤其是數據庫技術發展很快,技術更新不斷,這樣對教師的實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組織教師定期到企業進行實踐培訓,提高實踐能力。這樣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能結合實際應用,熟練地進行教學指導,學生畢業后能很快地投入實際工作。
參考文獻
[1]王珊,薩師煊. 數據庫系統概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金梅,郭媛,等.高校數據庫原理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高師理科學刊,2013(1).
[3]劉雙印,徐龍琴.“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12).
[4]徐家良,陳曉峰.數據庫原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實驗室科學,2012(8).
[5]李俊山,等.數據原理及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