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啟倫
知識經濟時代,高校教學觀念以及教學理念都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創新教育的引入便是一種成功的嘗試。創新教育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更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創新教育在教育各階段以及各學科教學中的運用,并取得了許多成果。筆者結合自身學識以及工作實踐經驗,將主要圍繞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的實施策略展開深入的探討。
一 對創新教育的解讀與思考
(一)創新教育的概念及內涵
創新教育,就是指培養現代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他們的創新能力,使得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懂得應用自己的智慧。創新教育在給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在挖掘他們的潛力。不斷創新才能不斷收獲。
1 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新意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引導他們發現創新契機,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和創新潛力。
2 創新思維的培養
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因素,是一種敢于追求、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思維形式。創新思維的表現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善于發現的眼光、敏感的洞察能力、大膽地想象并求證、新穎的認知結構以及源源不斷的靈感。
3 創新人格的培養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吉爾福曾經說過,創新人才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現在:特立獨行,不為與眾不同而感到羞澀;非常強烈的求知欲;對任何新鮮事物都表現出好奇心;涉獵范圍廣泛;工作具有較強的條理性,紀律嚴格,結果準確無誤;對益智游戲充滿興趣,想象力不受拘束,抽象思維能力很強;風趣幽默,文藝氣息濃厚;具有較好的意志力和自律性,可以持續關注某件事情很長一段時間而不受外界干擾。創新活動與創新人格是密不可分的。
4 創新能力的培養
技術創新、理論創新、行為創新等都屬于創新能力的體現,是個體將思維轉化成現實并產生價值的一種活動,其中包括行為主體的抽象思維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對于新技能的接受能力以及對于創造成果的展示能力(例如藝術形式或論述形式)、物化能力(如何將科學理論轉化為產品模型)。就像“每個人都是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的”,任何技能的獲取都是需要不斷實踐、不斷訓練的,創新技能也不例外。如何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加強創新能力的訓練是現代教育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二)高校數學創新教育的內涵分析
創新人才素質結構的構成因素是提出教育創新理念的根本依據。培養和提高人們的創新素質,并通過這些來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習慣是我國創新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此前提下,國內高校數學教學在教學活動中踐行創新教育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利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格,以期能夠在未來的數學領域中斬獲新發現或新結果。學生要在掌握基本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努力成為一名具有良好數學基礎的新世紀創新型人才。在此過程中,在實際教學允許的情況下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二 高校數學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我國應試教育的涉及范圍很廣,國內各高校也未能幸免,在高校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老師在不停地“灌輸”知識,學生也將應試能力看為重中之重。在國內考試環境的影響下,此種模式培養的學生能夠獲取短暫的成功,然而,學生的自主能力與創新能力也在此過程中慢慢消逝了,他們大多數只是被動地接受各種知識。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但很多學生只顧單方面地追求一個結果,對于過程中出現的不同現象缺乏了解,也缺少興趣,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格還不甚令人滿意。
正因為如此,高校教師才更應該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創新,引導他們的創新思維,推進創新理念和創新教育的發展進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高校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不斷強化高校教學的教學效果對于創新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三 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實施策略
高校學生的智力發展已經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也在逐漸完善,這一時期的創新教育和素質培養是至關重要的。本文總結了一些國內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根據這些情況對如何實施創新教育提出了一些意見與建議。
1 引導學生想象,誘發靈感培養創新思維
“想象要比知識更加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則可以包羅整個的宇宙”,愛因斯坦如是說。在數學的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他們充分的想象力,打破思維的固有模式,從而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的數學發現創造機會。此外,教師在訓練學生數學思維的過程中,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數學教材,為學生創造并提供發揮想象力的學習平臺。
2 培養學生個性品質,創新學生人格
有人曾經說過,具備高智商才能具有高能力。高智商對能力的培養和技術的獲得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它并不是高創造力的唯一前提。創新活動不是各類智力比賽,創新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新熱情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的知識儲備、良好品行以及學生的虛心求教、主動思考都是實施創新教育的前提條件。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時,既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也要重視學生創新人格的教育,這樣才能培養出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專業能力技高一籌的新世紀人才。
3 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拓寬創新的廣度和深度
在高校教學活動中,老師要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各種不同的教學環境,在教學課堂中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大膽提問、大膽嘗試,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提供學習空間和實際操作機會,特別是在解決某一個不確定的問題時,鼓勵他們尋找不同的方式方法。只有學生敢于提出質疑、敢于面對新問題尋找新方法,他們的創新欲望及創新思維才能被激發,學習的廣度和深度也就自然而然增加了。在引導學生擴散思維、創新發展的同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思維深度,確保他們的假設和推理都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避免偏離正常的科學軌道。
4 創設數學教學情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著名的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提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點所在。教師需要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但又很容易被忽略的事物,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引入這些事物,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好、更快地融入課堂教學,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成為高校教學的主要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的應用領域之所以越來越廣泛,是因為它可以將生動形象的交互界面、不同的文字數據、圖形圖像等各類信息綜合到一起,通過集成處理給予人們更豐富的感官刺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置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尋求知識和探尋真理的心理訴求。此外,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在同一時間展示同一個問題的不同方面,這也有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這種互動探討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收獲是最大的,他們的創新能力才能得以有效的提升。
5 提倡學生自主探索,培育學生探索精神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這是波利亞所提出的學習觀點。學習過程并不是簡單地模仿、機械地記憶,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負責“傳道授業解惑”,只有主動地觀察思考、試驗論證、推理說明才能將知識轉化成自己所有,數學知識更是如此。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引導和糾正,在學習策略方面給予一些建議與意見。學生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知識才是真正能消化吸收的,才能為以后的創新奠定基礎。
6 提升師資隊伍的創新能力
不僅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提升,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創新能力都要提升,只有自身的知識儲備和創新能力達到一定水準之后,才能為人師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大膽地創新,深刻認知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敢于嘗試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一方面,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使他們在獲取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全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教師是實施創新教育的身體力行者,他們的挑戰精神和堅強意志是推動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堅強后盾。
時代在進步,教學技術,教學觀念以及教學理念都在不斷進步。在這種背景下,高校數學教學也應順應發展潮流,將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引入到數學教學之中,以培育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為培養目標,積極對課程教學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考核等多方面進行改革。這將是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實施的未來主要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趙明,陳謹.高職院校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耦合機制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2):14-16.
[2]沈忠貴.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科技創新教育[J].教師,2015(2):69.
[3]薛建華.科技創新教育在數學學科中的應用[J].創新時代,2014(11):80-81.
[4]李丹.淺談數學教育中的創新教育[J].教育,2014(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