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澤鋒
從微軟收購諾基亞開始,質疑的聲音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而現任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寫給公司全部員工的一封公開信使得這些質疑更顯得有“先見之明”。
7月初,微軟宣布對手機業務進行重大重組,裁員7800人,減記76億美元資產,收購來的諾基亞資產被清零。
時間回到2011年2月,諾基亞和微軟公司結盟,放棄了自家的塞班系統和研發中的MeeGo系統,轉向微軟的WP。當時諾基亞的全球份額還是四分之一。
2013年9月,微軟宣布斥資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當時的諾基亞已經是夕陽西下,全球份額還不到5%。
彼時,微軟希望借著曾經的手機行業霸主重新崛起,在手機市場掀起波瀾。然而并購有時候買來的可能就是定時炸彈。
而后兩年半的時間里,諾基亞手機的全球份額從25%下降到了5%。事實證明,沒有隨行業風潮采用開源安卓系統,而投奔微軟公司遠遠不成熟的WP系統,造就了諾基亞的敗局。
對于微軟來說,這一筆收購目前的表現實在令人無法接受。今年一季度,根據美國科技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微軟WP手機的全球份額已經降到了2.5%,比一年前的2.7%相比繼續下滑。
上一任CEO鮑爾默一意孤行的收購,給微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成為微軟歷史上最糟糕的收購交易。微軟收購諾基亞的總成本為79億美元,加上重組裁員費用,以及手機業務的虧損,諾基亞手機業務給微軟帶來了近1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如今鮑爾默是NBA洛杉磯快船隊的老板,遺留下的這些苦果只有納德拉自己獨自吞下。他在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稱:“我們的戰略正從發展獨立的手機業務轉向發展和創建一個充滿生機的Windows生態系統,包括自己的設備。公司將繼續生產手機,但是會把重點集中到三類客戶上面。他們是Windows粉絲、價值手機買家和希望就安全性、管理和生產力對iPhone進行優化的企業客戶。”
顯然,微軟的手機業務不會被放棄,但是不可避免地將縮短戰線。據悉,微軟將結束機海戰術,每年在三個細分市場最多只推出六款手機,這樣的新手機模式也酷似今天的黑莓公司。
科技行業一致認為,微軟已經用行動宣布了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慘痛敗局,未來將尋找黑莓一樣的小眾化生存方式。
作為全球科技巨擘,微軟近幾年的轉型步伐有些蹣跚,似乎跟不上互聯網時代的浪潮。不缺錢,不缺技術,不缺品牌優勢,但就是在硬件領域打造不出令人尖叫的精品,創新方面落后于蘋果和谷歌。
那么,被寄予希望的手機業務敗走麥城后,微軟之后的道路要怎么走?
納德拉的答案是:“我們將再造整個設備業務,創造跨越所有設備的移動體驗。”他這樣定義自己的新計劃,且“新計劃也正在推進”。
喜人的是云服務業務。據悉,微軟的云業務為行業最大,目前增長率超過100%。
今年以來,包括Office、Outlook和Skype在內的微軟核心產品先后登陸iOS和Android平臺,全新的Windows 10也增加了對前兩者應用的支持。對于開發者來說,他們不用再為Windows單獨開發應用,僅需要對iOS和Android上現有的應用進行相對簡單的重新編譯。
微軟似乎正變得前所未有的“開放”,也許這種改變能對未來的微軟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