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陶
超級瑪麗、魂斗羅的存在令幾代人的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紅白機、Gameboy曾幾何時如同電視一樣普及。而任天堂正是他們成長、輝煌的平臺,也是游戲主機黃金時代的霸王。
7月13日,日本任天堂公司宣布,該公司總裁巖田聰因膽管腫瘤去世,終年55歲。一代游戲教父的離去引人唏噓,但他身后正在黯然失色的任天堂則更讓人神傷。
巖田聰的成就毋庸置疑,正是他在任天堂一敗涂地之時執掌了企業,憑借其“開發簡單好玩游戲”這一理念,巖田聰在2004年帶領任天堂全面更新掌機產品線,NDS(任天堂雙屏游戲機)君臨天下。可以說NDS是觸屏游戲的鼻祖,在同時代全面碾壓索尼的PSP(索尼掌上游戲機)很久,其累計全球銷量達到1.5億部。
隨后Wii的上市重新將任天堂帶回了電視機前。Wii的出現開創了體感游戲的先河,銷量累計突破1億臺。憑借NDS、Wii以及2011年推出的3DS(裸眼3D游戲機),任天堂重新與索尼、Xbox三分天下。
但是智能手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游戲產業的生態規則。當憤怒的小鳥騰空之時,傳統游戲機廠商仿佛成為了要被擊碎的獵物。
iPhone手機依托的IOS系統以及智能手機另一大陣營Android系統幾乎占據了整個智能手機、平板的江山。簡單的操作、友好的界面、隨時隨地可以開啟的游戲大大降低了游戲玩家的門檻。
憤怒的小鳥、神廟逃亡等游戲開始風靡。非游戲核心玩家的“底線”完全跌破了巖田聰的想象,可他的固執卻并沒有被市場糾正。
在他的堅持下,任天堂拒絕為智能手機開發游戲,即使股東強烈要求,他同樣置若罔聞。巖田聰對于是否開發手機游戲這個問題曾明確表態:“這是絕對不考慮的。如果我們這么做,任天堂就不會是任天堂。”
但是同為游戲生產商的世嘉、EA等公司則順勢而為,同時推出了多平臺的游戲,而且反響不錯。
任天堂現在市值甚至不到騰訊游戲的一半。據任天堂2015財年年報顯示,其合并營業利潤預計將達4.2億美元,而歷史最高營業利潤是2008財年創下的46.6億美元,兩者相差10倍。
任天堂對于手游的固執抵觸使任天堂失去了大批玩家,因為任天堂的游戲只局限在游戲主機上。而反觀索尼與Xbox,二者欣然接受的態度收獲了多平臺玩家“反哺”的回報。其實在成熟游戲市場,手游與主機游戲并不是非死即活的敵對。
以實況足球系列游戲為例,便攜至上的玩家可以選擇iPad或者手機作為游戲載體參與游戲;而專業玩家、或者是對畫質、內容有更多需求的玩家則會選擇游戲主機。甚至對于很多游戲玩家而言,兩種情景模式都會在生活中經常出現,雙平臺的切換已經成為常態。
全民游戲時代只是擴充了移動終端游戲玩家的規模,而非壓縮了專業游戲玩家的數量。在并不沖突對立的兩個市場當中,任天堂完全失去了手游陣營,并且錯過了二者產生化學反應的最佳時期。
巖田聰的離世令人傷感,任天堂的哀傷又該由誰買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