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超
摘要:打造高效課堂是新課程背景下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走出低效淺顯的教學模式,讓小學音樂課堂更有效?本文結合個人教學實踐,談些許體會。
關鍵詞:音樂 ?有效性 ?策略
基于小學生的特點,在注重知識教學的同時,開展好音樂教學是對學生心智和情感教育的一種重要的升華。小學生活潑好動,感情豐富,容易受到音樂情緒的影響,能夠更好地感受音樂內在情緒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可以說在小學階段,開展好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而反觀我們現行的小學音樂教學,雖然經歷了多年的新課程改革的洗禮,在音樂教學中也一度出現了精彩的課堂呈現。可是,當你冷靜地審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際效果時會發現,長期以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狀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筆者想是由于在熱鬧的課改表象下,存在著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缺失。小學的音樂教學,不僅要追求形式上的異彩紛呈,更要追求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實效性的小學音樂教學課堂。對于小學音樂有效性的探討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激發學生興趣,更要追求實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的小學音樂教師能夠普遍地認識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在教學中也進行了相關的努力。比如:在小學音樂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鼓樂傳情》的教學中,教師們普遍會把各種樂器帶到課堂上,讓學生親自接觸和把玩,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一個很好的讓人喜聞樂見的現象,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好的幫助。可是在教學中也發現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熱鬧的課堂教學背后,音樂學習的實效性缺失了。比如:在一節小學音樂的公開課上,教師講的是:六年級上冊的《絲竹流韻》,發現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而教學,整節課都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只是開開心心地鼓搗了一節課,而真正的音樂知識并沒有學到多少。這樣的音樂課從表面上看,好像效果很好,其實只是注重了形式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內容。所以,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音樂課的教學,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目的是以激發興趣為手段,實現學生的學習實效性。
二、培養學生音樂素養,擴展音樂內涵
我們知道音樂不僅是一種純粹的樂理知識和樂器的運用,音樂還是一種文化。音樂學科的教學,不能只是關注純知識性的教學,還要注重音樂文化的教育。這樣才可以擴大學生的見識,增進學生的音樂素養。在小學音樂的課程設置上,就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比如:在小學音樂課本,設置了很多具有文化內涵的教學內容。特別是在小學六年級上冊的課本中就出現了諸如:《絲綢之路》《中國花鼓》《北國豪情》《唱的幸福落滿坡》等具有著豐富文化內涵和底蘊的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直接體現了一種文化背景和內涵,承載著一種文化精神。同時,教材還注意讓學生們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比如: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滔滔多瑙河》還引入了《瑞士山歌》《愛爾蘭風笛》的內容,這些內容的出現,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給了學生更為廣泛的空間。通過這些音樂內容的比較,能夠讓學生對不同國家的音樂文化有所了解,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音樂素養,擴大了音樂內涵。
三、運用豐富的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知道,小學生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內容,喜歡和感興趣的是不斷變化的推陳出新。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合理的優化課堂教學,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果。比如:為了迎合學生喜歡游戲的心理,教師可以把游戲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音樂游戲”環節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舉辦一場音樂會,讓學生們來扮演各種動物,來參加這個音樂會。學生們對這樣的形式非常感興趣,都會不約而同地發出有節奏的動物叫聲,來應和著教師的音樂演奏。你聽:鴨子:嘎嘎、嘎嘎;小狗在:汪汪、汪汪;綿羊在:咩、 咩、等等。整個課堂嫣然就成了一個動物世界。教師通過這樣的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其中。同時要注意合理的引導,規范學生的行為,以游戲為形式,讓學生們學會一定的樂理知識,形成音樂素養。
四、運用課堂評價,提高學生自覺性
小學生心智還不是特別的成熟,自覺性比較低,對自我的約束能力也相對較低。在課堂學習中由于過于投入和興奮,經常會出現不聽從教師的指揮、擾亂課堂秩序、偏離教學內容的事情。出現這樣的事情,教師們不能一味地批評、責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引導,這就需要教師運用課堂評價,來提高學生的自覺性,維護課堂學習的秩序。比如:在進行“音樂游戲”的環節時,學生會出現異常興奮的情況,有的學生就會把課堂秩序拋于腦后。此時,是最考驗教師對課堂把控力的時候。教師如果在此時對這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就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甚至會因此而讓學生一蹶不振,不利于學生的心智成長。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批評和鼓勵相結合,既要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又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通過課堂評價,讓所有的學生認識到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
總之,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只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積極參與,對音樂課堂充滿期待,這樣的音樂課堂才會富有實效,學生的音樂素養也才會不斷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