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立永

A股的動蕩并不能阻礙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
近期在上海的一場論壇上,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世安談到“打造戰略新興產業板,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時表示,上交所戰略新興板建設方案主要有三大核心內容:定位、上市條件、制度安排。
這是上交所相關高層首次就戰略新興板設計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或許意味著戰略新興板已漸行漸近。
“戰略新興板聚焦的就是新興產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重點服務于已跨越了創業階段、具有一定規模的新興產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尤其是這兩類企業中戰略意義明顯的企業”,劉世安透露。
雖然,上交所高層就戰略新興產業板的設計做了較為詳細的披露,但是對于公眾而言如何區分主板、創業板、戰略新興產業板和新三板仍舊比較困難。《英才》記者將就四者的區別與聯系、特別是投資者關心的上市條件的異同做一個比較分析。
主板與創業板
首先來看一下主板與創業板,雖然兩個板塊已經共同存在6年,但是提到上市條件的比較和兩個市場的區別,很多投資者仍舊不清晰。典型的例子是,在開戶時,很多投資者以為開了戶就能夠買創業板,結果往往是還需要跑一趟營業部。
當然這是交易制度安排的區別,我們還是回到上市條件的比較上,這樣可以清晰的看到兩者的大不同。
對于創業板上市的要求遠低于主板。特別是從盈利要求來說,創業板雖然與主板比較有了較大的寬松度,但是仍舊保留了對凈利潤的要求。另外兩者的相同之處是對于市值都沒有任何要求,這是投資者者需要留意之處。
新三板
下面再談新三板,新三板確切的說不應該是“上市”,而應該叫“掛牌”,在新三板掛牌的條件。
新三板的掛牌條件十分寬松,甚至可以說只要是合法經營的,具有連續經營業績表現且愿意透明自己的公司,在主辦券商的推薦下即可掛牌。這與主板和創業板的準入條件比起來相去甚遠,根本沒有可比性。但是這也成為新三板的一大優勢,因為從反面來講新三板相比于主板和創業板來說對企業有最大的包容性。
戰略新興產業板
最后我們來分析一下戰略新興產業板,其上市條件又是什么樣呢?
根據目前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戰略新興產業板的上市條件要比創業板嚴格。
戰略新興產業板的上市條件設置可分為“市值-凈利潤-收入”、“市值-收入-現金流”、“市值-收入”、“市值-權益”四套,任何一家企業只要滿足其中一套標準即可申請上市。
這四套規定都以市值為核心,這是主板和創業板沒有的,也是戰略新興產業板最具特色之處。也標志著管理者對于新興戰略企業采取了更開明的態度。
戰略新興板的目標鎖定在服務規模稍大、已越過成長期,相對成熟的戰略新興產業企業,與主板、創業板形成銜接,同時也有適度交叉。總體目的在于推動資本市場在支持戰略新興產業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業內人士認為,戰略新興板的設置,降低了上市門檻,為海外中國上市企業打開了回歸通道,這對于資本市場承接中概股回歸提供了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