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
[摘 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等都關系到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程度。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學、小組活動、課堂交流、練習評定等環節可以加強師生、生生間的交流互動。
[關鍵詞]英語 課堂教學 交流互動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190034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等都關系到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程度。一堂精彩的英語課,是脫離不了“交流互動”的。下面筆者就“交流互動”教學方式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引導——“交流互動”的前提
教師引導式的交流互動,是以教師為主體,通過教師的提問或者其他各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比如教師在教蘇教版七年級英語Unit 3“Lets celebrate”時,可以通過幾個問題來引入課堂教學。如通過“Which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和“Why do you like this festival?”來引入對“Halloween”的學習,通過問題激發起學生對于節日的興趣,達到教學目的。
二、學生自學——“交流互動”的基礎
除了教師在教學中的適當引導之外,學生自學也是“交流互動”的一個重要部分。學生的自學是學生與課本的互動,與知識的互動,這對于學生自身知識體系的構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也能夠通過讓學生自學的方式熟悉知識點,進而輔以其他教學方式,比如課堂提問、小組活動、測試等加以鞏固和檢測。學生自學也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一個基礎。
同樣是教七年級英語Unit 3“Lets celebrate”,教師在引入“Halloween”這個節日之后,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本中的對話,讓學生找出在這一天人們都做些什么,這個節日的存在有什么意義。這樣帶著問題自主閱讀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直接接觸課文,并且能夠有重點地去把握文章內容,之后再通過課堂發言的形式檢測效果,這樣能夠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掌握。
三、小組活動——“交流互動”的主體
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不僅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知識上的交流,也能夠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同時,教師可以通過“任務型”的小組合作來加強教學效果,并且根據小組完成任務的情況來檢測教學效果,從而進一步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實現學生學習水平和教師教學水平的同步提高。
比如在教學“Lets celebrate”第二課時時,在學生掌握了關于favourite的一些基礎知識之后,筆者提出讓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制作一個關于favourite festival的PPT,要求學生介紹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節日,介紹的內容包括它的來源、它的內容、它存在的意義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小組活動時,這個“小組”成員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具體的情況不斷進行變動的。比如一個小組成員為5個,這個組合之中最好包含不同基礎的學生。筆者一般安排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一個,中等生三個,基礎薄弱的學生一個。這樣能夠保持各小組水平較為均衡。在小組成員的能力發生改變時,筆者又會重新調整成員名單。這樣能夠讓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都處在相對較為舒適的位置,從而發揮他們的潛力,激發他們自我超越的愿望,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課堂交流——“交流互動”的關鍵
這里所指的“課堂交流”,與第一點教師引導式的交流不同,這個交流的主體主要集中在學生,通常結合小組討論活動。通過讓學生匯報討論結果來促進各個小組之間的交流討論,即全班性的討論。這樣能夠將班級整體的意見、問題加以集中探討,提高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比如在教學“Lets celebrate”時,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活動之后,可以先請幾個小組來匯報一些具體問題的討論結果。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需要引導其他小組的成員傾聽發言的內容,找出自己所在小組討論的結果與發言小組的異同,提出疑問、評價或者補充。經過各個不同小組之間的激烈討論后,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深度。在這個時候,教師再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并根據討論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加深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印象。
五、練習評定——“交流互動”的檢測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忽略練習評定這個環節,卻不知練習評定是加強師生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教師可以通過練習來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也能夠通過評語的方式將學生的問題指出,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高和改進。可以說,練習評定是教學的一個重要反饋,是教師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保障。
總而言之,交流互動的教學方式貫穿教學的整個過程,它不容我們忽視。只有教師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以運用,傳統的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才能夠慢慢被改變,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提高。
(責任編輯 夏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