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敏
摘要: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盡快讓學生掌握一些有效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呢?這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課堂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閱讀情境
語文教材中的一些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散文以及小說等都具有很強的審美性。小學生受時代背景、生活經歷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的限制,對作品中的美感很難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將文章中的那種無聲抽象的語言文字所傳達的內容變成有聲有色且有動感的畫面圖式,然后再創設出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或是氛圍,激發學生的合理想象,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得學生與作品形成審美上的共鳴,幫助學生迅速而準確地理解教材內容。
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閱讀效果。如果學生在閱讀中沒有養成自覺、專心的思考習慣,這樣的閱讀就是毫無效果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不要一心多用,要靜下心來仔細地去閱讀文章,然后再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不斷地提出問題,這樣可以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和作者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
當然,閱讀時,還要培養學生勤動筆的好習慣,將一些優美的詞句、段子記錄下來。動筆的方法有很多種,諸如摘抄優美的詞句、段落,或者是在文章中作出相應的記號和批語,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寫一寫讀后感等。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則會在閱讀中更加省力、高效,而且還能夠達到預期學習效果。
三、聯系生活,激勵學習
語文是學生聽說讀寫的工具,以語言文字為表現形式的課文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因此,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是和人們的交際需要密切聯系著的。基于此,閱讀教學藝術的根本目的與出發點也應該是將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不斷地激發出來,讓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
閱讀教學不能只是為教課文而教課文,為教知識而教知識,需要緊密聯系日常的生活實踐,特別是聽說讀寫活動,把課文中蘊含著的一些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活化呈現在學生面前,把其活化為一盤盤美食甘味讓學生去品嘗,使學生真正地認識到“學屬所需”“學有所用”的目的,從而產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濃厚興趣,并且還能夠主動自覺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獲取知識,積極地使用所學的這些知識,發展自己的語文能力。例如,在教學作文時,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普遍感到作文選材難的這個問題,自始至終都圍繞著作文選材進行有效的講讀,讓學生意識到平時留心觀察和勤于閱讀積累一些優美的句子、段落等都是獲得寫作素材的主要來源,這樣教學會生動活潑,學生也會學得津津有味。
四、延伸語文閱讀課堂,認真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故事是每一個學生都愛聽的,聽到教師說要講故事,學生也都個個精神抖擻起來,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們也會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并茂地演講,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也早已經把學生的思緒帶到另一個境界當中。正當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之際,教師這個時候留下懸念,并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一些與之相關的讀物,然后再引導學生談自己的讀書感受,用現身說法的教學方式激起其他學生的情感共鳴,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此外,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將學生對讀書的渴望徹底地激發出來,這樣也便于學生在課余時間里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除此之外,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必須關注學生的閱讀方法是否得當,讓學生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五、讀寫結合,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能力
讀寫結合,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規律。讀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使學生積累寫作語言,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樣道理,寫也會對讀有促進作用,能提高讀的自覺性、積極性,還能提高讀的質量。為此,每學期,語文教師都要要求學生做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諸如摘錄一些課外閱讀中自己比較喜歡的詞、句、段,篇,同時,還要組織學生自己出黑板報、寫隨筆,要求主題要突出,內容要豐富,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學生就必須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廣泛地收集一些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只有這樣才能豐富自己的素材庫,進而才能更好地完成出黑板報的任務。
現代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每一個人都需要經過自己的創造、理解、構建以及情感體驗等,才能構成精神世界。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將教材中有利于學生體驗、感悟的內容挖掘出來,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究的環境,讓學生也能夠參與到對話中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探究過程的體驗。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珍惜學生的獨特體驗,尊重他們的多元理解等,把學生引向生活、引向社會,讓學生站在語文學習的最前沿,讓學生真正地去學習語文知識,進而愛上閱讀。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識字能力,還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打下堅實的基礎。總的來說,提高語文閱讀質量的嘗試僅僅是一個開始,閱讀教學要想煥發更大的生命力,還須教師不斷探索和努力,期待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能夠在閱讀中能找到更好、更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巖.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探究意識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0(2).
[2]張真.小學教師寫作教學策略及其對小學生寫作成績的預測[D].河南大學,2014.
[3]蔣碧野.“感受—升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建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11.
[4]王麗梅,張立云,趙玲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3(3).
[5]王愛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路[J].青年文學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