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清
摘要:高中體育班的語文教學需要打破常規的教學方法,嘗試運用“讀帖”式教學,從“印象”入手,循序漸進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他們認知形象,掌握模式,理解套路,感悟提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體育班 ?讀帖式 ?語文教學
高中體育班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文化課往往被他們看作是“副業”,而近幾年高考文化分的提高,讓這個特殊的群體逐漸意識到了文化課的重要性,尤其是語文,是他們在高考中“提分”的把手。但由于體育特長生基礎薄弱,再加上平時專業訓練時間緊,所以針對體育班的語文教學,教師不能走“尋常路”,應該結合體育特長生的特點,摸索一條“短、平、快”的語文教學之路。筆者在教學中受中國書法的啟發,摸索出一套“讀帖”式教學方法,從而逐漸改變了字不是寫的而是“畫”的,課文不是讀的而是“嚎”的,課堂不是“聽”的而是“傾倒一片”,作文不是作的而是“湊”的局面。
所謂“讀帖”式教學,是從古人練習書法中得到的啟示,古人學習書法,要靠臨摹,而比臨摹更重要的一個環節則是讀“讀帖”。不少學習書法者的經驗證明:臨不好帖的主要癥結不在手上,而在眼上。練好書法的第一步是“讀帖”,只有先知道了什么是“好字”才能走好“描紅”“臨摹”以至于“脫貼”,才可能成為書法大家。體育班的語文教學也應該如此,從“印象”入手,循序漸進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他們認知形象,掌握模式,理解套路,感悟提高。
一、讀“好字”的誘惑
體育特長生比普通學生更具有好奇心。抓住這個特點,第一步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好字”,尤其是要讓他們了解高考網上閱卷中什么字才是讓閱卷老師賞心悅目的“好字”,于是我把今年在參加省高考作文閱卷中高分作文的照片讓他們欣賞,并告訴他們,要想在高考中語文成績達到100分以上,必須保證高考作文得分在42分以上,這雖然較難,但只要把字寫好、寫漂亮了,即使有點偏題,閱卷老師也會酌情考慮給高分的。在“高分”的榜樣示范下,在“可以得高分”的誘惑下,他們開始尋找自己比較喜歡的字體,找來了龐中華、徐靜蕾等人的字帖,開始每天堅持200字正楷的集訓,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體育班的特長生逐漸擺脫了“畫”字的過程,寫出了既有個性又比較規范的字體。
二、詩歌鑒賞的“讀帖”式接觸
詩歌鑒賞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對于體育生來說,更是“一頭霧水”,如何讓體育生快速地掌握基本的得分點呢?在日常教學中,我以“讀帖”教學法為把手,淺入淺出,精講為輔,多練為主,從而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點和得分點。
如在講授詩歌形象時,我首先從學生熟悉的駱賓王的《鵝》入手,讓他們感受這首詩中作者是從幾個方面描寫“鵝”這一形象的。因為這首詩,他們倒背如流,所以異常活躍,紛紛回答,有的說從顏色,有的說從姿態,有的說從動作……基本能比較準確地回答出得分點,但沒有人注意到“鵝、鵝、鵝”這三個字是在寫什么。于是我啟發大家,“聽過鵝的叫聲嗎?”他們紛紛說:“聽過。”我接著啟發,“是不是像“鵝——鵝——鵝”啊?”學生恍然大悟,我告訴他們,這三個字是描摹鵝的叫聲的,接著又讓他們分析了毛澤東的七律《娃》,讓他們初步掌握了事物形象的描寫特點。循序漸漸,讓他們以這兩首詩中很常見的形象入手,“按葫蘆畫瓢”,進行“讀帖”式學習分析詩歌中的形象。此外,為了讓他們比較快速地嘗到提高詩歌鑒賞分數的甜頭,我也讓他們走一些捷徑:熟記得分點,景物描寫的作用,“先術語,后解釋”,先找修辭手法等。
三、作文從“填空”開始
體育班學生的作文大多連800字都湊不到,標點符號也經常是“一逗到底”。為了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我每周從結構上或者從內容上精選一篇優秀作文,示范讀,讓他們用規范的高考作文紙寫,在抄寫的過程中不斷啟發他們下一個句子或者下一個詞,逐漸訓練他們的作文思維。
在“填空”的過程中,學生發言踴躍,我適時點撥和點評,讓他們在被動抄作文的過程中不斷感悟語文的魅力,提高了對作文的興趣。比如,在抄一篇名為《掌好心靈之舵》的作文時,我故意板書“掌好心靈 ? ? ”,讓學生填空。經過啟發,有的學生說:“掌好心靈的方向盤。”我說:“有沒有比‘方向盤更‘雅點的說法呢?”一個學生說填“的舵”,我在夸他聰明之時,讓大家再換一個更有點文采的詞語時,另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把“的”換成“之”,我對他進行了充分的肯定。通過“讀帖式”的抄寫作文,他們變被動為主動,把抄作文變成一堂筆尖上的盛宴,順利地掌握了“并列式”“正反對比式”等結構,較熟練地掌握了過渡段的寫法,寫出了結構比較完整、語言比較通順的800字作文。
經過近一年的“讀帖”式教學,體育班的學生嘗到了語文成績提高的甜頭,語文單科優秀率逐月提高,平均分與普通班的成績逐漸拉近。我也在教學中得到了有益的嘗試,豐富了自己的教學經驗,同時體育班的教學實驗可以適時滲透到普通班的日常教學之中,相得益彰。其實,我知道,從“讀帖”而描紅、臨摹,達到“脫貼”的最終目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讀帖”,畢竟只是學習的初級階段,是教與學過程中不得已的“快餐”,如何全面提高體育特長生甚至其他特長生的語文成績,提高他們在高考中的競爭力,提高他們的整體素養,仍是語文教師乃至全體教育者面臨的不可逃避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