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鄉村”,提升農民生產生活質量,過上美好幸福日子,是當今農村科學發展的主題。近年來,海南省瓊海、澄邁、儋州、萬寧、瓊中等市縣,先后開展了“美麗鄉村”建設,取得可喜的成就,農村人居環境大為改善,農民收入不斷提高。但是,在農業生產中由于化肥、農藥、激素、地膜等的大量使用,使農村生活、生態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是提升農民生產生活質量。如何進一步推進海南“美麗鄉村”建設,努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文明、自然人文特色彰顯的“美麗鄉村”,筆者認為應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大力發展有機農業。
農業是海南的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是海南經濟十分重要的增長極和農民就業致富的主要渠道。近年來,海南農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初步建成了國家重要的冬季瓜菜、熱帶水果、熱帶作物、海洋漁業基地等,農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4%左右。農業生產每年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農業廢棄物品。據有關數據顯示,海南作為農業生產大省,大約種植300萬畝冬季瓜菜,250多萬畝熱帶水果、近70萬畝香約蕉,以及其他的農作物。每年使用農膜、套袋約2萬噸,農藥1萬噸,噴滴灌設施2000噸,化肥160萬噸,農田殘留廢棄物超過10萬噸,并以每年新增殘留約2萬噸的速度增加,由于大部分農業廢棄物品沒有回收循環利用,不僅浪費了可利用的再生資源,而且對農村的土壤環境、水源環境、空氣環境和衛生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影響了“美麗鄉村”的建設。近20多年,在農業生產中由于過度使用化肥、農藥及激素,帶來無法避免的傷害。海南耕地質量逐漸下降,近年海南省出現的綠橙黃龍病、檳榔黃花病、香蕉枯萎病等,使相關產業受到致命打擊,與耕地質量的下滑密切相關;嚴重的農藥殘留,使農產品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食品安全,從某種程度上講是“產”出來的,影響了海南省農產品的聲譽和危害人民身體健康;自然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兩棲動物減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布著眾多養殖場,畜牧養殖等面源污染威脅水源地飲用水安全。
有機農業是指根據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人工合成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不采用基因工程技術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而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種植業和畜牧業的關系,促進生態平衡、物種的多樣性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機農業是一種較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并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方式。是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為一體的農業生產體系。
“美麗鄉村”建設指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升統籌城鄉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水平,將農村建設成為生態宜居、生產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諧的美好家園。發展有機農業,促進城鄉居民從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及價值觀念向環境友好、資源高效、系統和諧、社會融洽的生態文化轉型,有助于“美麗鄉村”建設。
1.有利于農村人居環境改善
海南有200多個鄉鎮、2萬多個自然村,農村居民占總人口的64%左右,仍然處于欠發達階段。海南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從治理農村生活環境切入,通過開展整治臟亂差、改造危房、改水改廁、硬化道路、綠化美化等,經過14年的建設,農村落后的人居環境大為改觀。然而,文明生態村是依靠政府資金的大量投入實現自上而下創建的,由于政府財力有限無法保證持續投入,一些文明生態村在創建后不久,農村臟亂差現象時有反彈。很多村莊的道路、屋前屋后都是污水橫流、人畜糞便隨地,垃圾圍村現象日益嚴重。有機農業強調有機農業投入和生物措施,有機農業的耕作或養殖方式,是棄用化肥、農藥、激素等化學物質,將農業和人畜廢棄物資源化后再利用。引導農民轉變生產方式,開展有機農業生產,將各類農業有機廢棄物充分合理地利用起來,可以促進農村日常生活垃圾進入農業生產的有機化循環,實現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徹底改變當前臟、亂差的面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2.能促進農民增收和解決就業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倍受關注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餐桌上的食物是否安全,有機農產品安全、衛生、營養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發達國家和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以消費有機食品為時尚,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加,使有機農產品呈現供不應求狀態。海南有機蔬菜每年接到上海、北京、長沙等地的訂單有2萬多噸,而產量只能滿足其1/5左右。發展有機農業能創造不菲的經濟利潤。有機農產品價格比普通農產品的價格高出3-5倍,甚至10倍,價格波動小。海南澄邁藻花香豬每斤售價最高達268元,海南中海高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有機小南瓜20元一個,有機圣女果十元一斤。引導農民開展有機農業生產,可以提高“美麗鄉村”的觀賞性及旅游內容(觀光農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此外,有機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投入較多的勞動力,發展有機農業有助于提高農民的就業率,在城鎮化進程中無疑是就地城鎮化的最好方式。
3.維護自然和諧,保護生態環境
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環境保護和農業生產的有機統一,海南堅持生態立省,綠色發展。有機農業非常符合海南生態省建設的要求。有機農業是針對傳統“石油農業的弊端而提倡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是一種不用化肥、合成農藥、生長調節劑和家畜飼料添加劑的生產體系。在這一農業體系中,盡可能依靠農作物輪作,秸桿返田,施用有機肥來保持土壤肥力,通過生物或物理方法消除雜草及病蟲害,以獲取相應健康的農副產品。如陵水番木瓜基地殺蟲則是用粘蟲紙板和燈箱等物理方式。發展有機農業可以消除常規農業的一些負面影響,極大緩解生態和環境的壓力,使農業的生產環境恢復到從前的狀態,對海南的生態環境起到保護和改善的作用。
有機農業對生產環境的空氣、水、土壤、有嚴格的要求。生產地大氣環境必須符合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一級標準;生產用水必須符合有機農業的水質標準要求;土壤環境必須符合有機農業對土壤質量要求。海南發展有機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海南長夏無冬,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61.5%,是全國三個沒有經過工業文明洗禮的地方之一,擁有全國一流的大氣、水體質量,耕地沒有重金屬等污染,土壤富含有機質,廣大農村腹地幾乎是未開發的處女之地,生態環境良好,海南地理單元相對獨立,是全國唯一一個在全省范圍內實施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省份,為理想的綠色、安全、健康農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海南生產的農產品純天然,無污染很容易為消費者所接受。
有機農業體系需要有大量生物有機肥作為物質支撐,有機農業生產中對肥料的要求是使用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嚴禁使用化肥,污水,污泥和未經堆制的腐敗性廢棄物,更不允許使用未經處理的人畜糞尿。海南熱帶農業生產中產生的大量農業廢棄物提供了充足有機質物料,采用堆肥發酵或沼化工程技術,制造有機肥,為發展海南有機農業,生產有機食品創造了巨大市場商機。
2008年海南第一例有機產品成功申請以來,海南有機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截至2010年海南有機農產品已涉及到瓜菜、畜牧、咖啡、茶葉、漁業等16個農產品。至2012年從事有機農產品種植自共有的企業30多家。至2014年已有17家企業獲得有機證書,共取得有機證書27張,總種植面積為10000畝左右,擁有海南五指山黎鄉野山雞養殖基地,萬寧市興隆農場有機咖啡基地,東方市感城鎮布磨村有機蔬菜基地等。
目前,海南省有機農產品已涉及到瓜菜、畜牧、咖啡、茶葉、漁業等農產品,總種植面積為10000畝左右,而大部分有機農產品產品是由小規模農戶組織生產與管理的,規模小,經營分散,各自為政等問題較突出。很多農戶對有機農業缺乏了解,在選擇合作公司時往往受經濟利益方面的吸引,忽視了自身差異化的需求,造成品質難以得到保證。海南要發展有機農業必須改變單家獨戶生產的格局,加強規模建設。只有生產上規模,才能保證有機農產品的品質和降低成本,形成商品優勢,提升產品競爭力。在種植業上,加快土地依法流轉,將分散的土地進行統一開發,建設一批規模較大的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把龍頭企業和農戶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的共同體和共生體。在養殖業上,強化規模養殖,重點發展專業大戶,促進農戶零星養殖向規模化、專業化養殖轉變,逐步擴大有機茶、有機蔬菜、有機茶葉漁業等有機有機農業種養實現農業的規模化經營。
海南省農村市場體系發展滯后,農村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物流產業缺乏,農產品銷售多為馬路集市,使農產品的價值大打折扣。有機農產品種養時間較長,生產成本高,銷路是制約有機農業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只有拓寬營銷渠道,減少流通環節,才能使有機農產品獲得長足發展并能夠賣出好價錢。加大渠道建設,應采取直營店、城鄉對接、電子商務等方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銷售。采用直營店來銷售生產的有機農產品,不但可以減少產業鏈的流通環節,減少中間流通的成本,而且可以把生產的農產品打造成當地的一個品牌;采取城鄉對接的模式,即城市消費者與鄉村生產者直接聯系,城市消費者可以在節假日下鄉旅游,參與并見證鄉村生產者的每一生產環節,比商業機構的有機認證可靠。借助電子商務的形式來進行有機農產品的宣傳和銷售,可以使消費者了解到有機農產品產品的各種信息,如產地在哪里,質量是如何進行控制的,使消費者對產品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從而增加信任度,擴大有機農產品銷量。
當今產品的競爭已發展到品牌競爭,品牌代表著產品的質量、信譽和美譽度,誰擁有品牌,就能占領市場。近年來,盡管海南省涌現出一批農產品品牌,但大多數產品的美譽度和忠誠度并不高。為此,在有機農產品品牌建設上,各級政府應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在資金、稅收、貸款、用地等方面給予扶持、傾斜,做大做強一批全國知名的大型龍頭企業。鼓勵和扶持企業開發有機食品,制定有機農業的補貼政策,對獲得認證的生產加工企業等給予補貼。加強農產品有機食品認證工作。以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為依托,確保有機農產品“認證一個、過硬一個、成功一個”。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利用國內外大型會展平臺,組織生產經營主體“走出去”,開拓綠色有機食品域外市場,提升海南省有機農產品知名度。
[參考資料]
[1]翁伯琦.發展現代循環農業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N].科學時報,2013-09-23.
[2]范傳貴.中國農業生態環境堪憂:長期發展須法制保駕[N].法制日報,2014-01-28.
[3]吳文良.有機農業發展的挑戰與對策建議[N].農民日報,2012-12-11.
[4]況昌勛.有機農業“調出”海南味道[N].海南日報,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