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英
葫蘆島廣播電視臺,遼寧葫蘆島 125000
中華名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蘊含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根脈,汲取其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并很好地宣傳好它,是地方廣播電視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媒體認真宣揚中華傳統文化,對全社會踐行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具有推進作用。實踐證明,近年來各地推出的中華傳統文化類節目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傳播正能量探索了新途徑,給廣電節目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帶來了有益的啟示。本文將就地方廣播電視臺如何做好傳統文化的宣傳以推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做一些探討。
1)傳統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積淀的產物,而中華傳統文化是反映中華文明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代所繼承的傳統優良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作為一名中華兒女、炎黃子孫,了解并熱愛中華傳統文化是具備中華傳統美德的基礎;宣傳好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媒體的職責。
2)由于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價值觀建設,豐富人們精神世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都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要自覺肩負起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責任,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禮贊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激發崇德向善的正能量。這要求我們新聞人要在所生產的每一檔節目上下工夫,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節目制作的全過程,做好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宣傳。因為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例如我臺的古城系列報道節目,充分利用我們的家鄉—興城古城的歷史風貌,喚起了聽眾記住歷史、記住文脈的意識,是對傳統文化的一次良好宣傳,同時沉淀了優秀的民風民俗,從不同側面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性格,反映出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動寫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是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的有效途徑之一。
廣播電視節目必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厚營養,增強全社會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要想使節目更具中國韻味、更富民族特色,就要在節目中集中體現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元素,要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生產傳播更多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好節目,用優秀傳統文化凝魂聚氣。在節目制作過程中,要站在中國大多數老百姓的視覺角度上,做貼近百姓生活的節目,使百姓身臨其境,在廣播電視就節目中找到共鳴。如:前一階段我臺播出的“尋找遼寧好人、葫蘆島好人”、“家風、家訓”等類型節目,有新意、有特色,接地氣、抓人心,播出后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節目極具地方特色,因為它們就發生在百姓中間,深受社會各界好評,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傳播正能量探索了新途徑,給廣電節目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帶來了有益的啟示。由此可見,廣播電視節目應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多制作出具有中國韻味與民族特色的節目,才能順應發展的需要、符合群眾的期盼,節目才能更具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
在我國,新聞媒體所擔當的責任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傳授知識,弘揚文化,教化民眾,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然而,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與傳統媒體之間的激烈競爭,許多新聞媒體淡化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忽視了傳承文明的傳 統,節目逐漸走向了娛樂化、低俗化,這些都違背了媒體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作為地方主流媒體的廣播電視臺,在弘揚中華文化中具有獨特的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有責任宣傳中華文化,傳播中華文化。弘揚中華文化是適應新形勢的新任務,要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以創新精神做好弘揚中華文化的宣傳。近年來,葫蘆島廣播電視臺一直在尋找真正符合人民群眾需要的、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多種形式、運用多種手段,加大宣傳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力度,努力把中國傳統文化貫穿到日常宣傳報道之中。如:“遼寧好人”,“葫蘆島好人”,做了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報道,充分發揮了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深入宣傳了青年、婦女、少年兒童、科技工作者等重點群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及時報道了“最美家庭”和“好家風、好家訓”主題宣傳實踐活動,通過這些節目,可以讓百姓把自己的價值觀、倫理觀、待人接物做事的方法傳下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就貫穿于各類節目。
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地方廣播電視的宣傳工作要適應黨和國家事業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時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全社會的文化繁榮發展,對傳統文化的宣傳不可以丟棄或輕視,以更好地凝聚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優秀的傳統文化滋養了中華民族精神,擺在我們媒體面前的責任與義務是認真對待傳統文化,重視對文化的傳承,結合時代特點推動創新發展,不斷增強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在宣傳過程中,要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始終貼近群眾需求,充分發揮喉舌的旗艦作用。對待傳統文化節目,首先要找到百姓的最大共識,因為中華文化世代相傳,要抓到中國文化的核心,在節目中體現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不丟失文化根基,地方廣播電視臺就要發揮好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用,加強輿論引導工作,提高輿論引導水平,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多開辟、設置與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節目版塊,如:社教類、文學類、知識類節目等,真正做到以正確的導向引導全社會積極向上,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建設。
弘揚中華文化是宣傳輿論工作的時代責任,好的傳統文化節目能讓百姓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的認同都有新的提升,無疑會對當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推進作用。中華傳統文化是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歷史文明的延續,今天,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需要優秀傳統文化為其提供思想指導和精神動力;同時,通過文化傳承提高人們價值觀,對社會和諧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作為地方媒體,我們的任務是以平凡的生活為素材,抒發百姓情懷,承擔社會責任,宣傳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1]牛金香.地方媒體在新聞宣傳中的優勢和作用[J].新聞傳播,2014(3).